一起翻雜誌
【雜誌的故事】在馴化的文化樣態裡,做一個自主的異音──《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作者:李威儀 / 2016-01-21 瀏覽次數(7911)
雜誌不拘泥於既定的風格,總是隨著時代的脈動而改變。好的雜誌能夠表現出書本無法呈現,只有雜誌才有的時代性、時尚感、情報性、以及一種高亢感。
雜誌創刊──一群認真生活的人用心的經營生活的故事,我們邀請雜誌的靈魂,一共四位總編輯分享雜誌的生成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敘說每一期的核心與信仰,帶領讀者探索不一樣的生活與體驗。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創刊原由
影像發出的聲響 文/《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創辦人暨主編李威儀
因為試圖尋找辨思攝影而非解析攝影技巧的書,卻總在書店敗興而歸的經驗,四年前抱持著生活在島嶼上一個失落島民所需的自力救濟與衝勁,採取了在認識影像之路上看來有些不切實際的激進做法——獨立出版一本攝影雜誌,即是現在大家看到的《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一份關注攝影思考、影像文化與歷史的刊物。
作為一個游擊的攝影出版行動主義份子,《攝影之聲》發行之後,逐漸聚集了一群讀者伙伴,成為了這個出版行動的推進力量。在幾乎完全憑靠讀者購買與訂閱的支持下,我們努力維持著二到三個月左右的出刊頻率,嘗試一期期與大家一起探索攝影、爬梳台灣的影像脈絡,同時建立起與東亞乃至世界的連結。
每個睡在印刷廠的夜裡,偶爾也會懷疑起自己,但每當拿到新刊、寫下每個讀者的名字並迫不及待地將雜誌送到讀者手上時,許多工作中的勞苦又會馬上全然忘記。就這麼奇怪地,不斷著迷於這樣既痛又快的出版況味。
我們將創作視為持續探尋自我與世界的一種過程,是人對內在與外在的紀錄、思索與反應。於是每期我們與創作者對話,影像說些什麼?為什麼說?怎麼說?而我們又為何觀看?這些都是我們好奇的事情。在影像發出的聲響裡尋究它與自我和社會的各種關係,也是這本雜誌叫作「攝影之聲」的原因。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總編輯的話
試圖在馴化的文化樣態裡,做一個自主的異音 文/《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創辦人暨主編李威儀
常常被問及獨立出版刊物最困難的是什麼?事實上有限的經濟與資源條件固然艱難,但相較於言論出版的箝制與壓迫,就又不算什麼了。
2014年,我們製作了一期「抗議、行動與影像」專題,竟然造成了在中國上架《攝影之聲》的書店被官方全面查抄雜誌的狀況,一家網路書店甚至因此被迫歇業關門,這股壓力讓中國書店據點至今無法再進《攝影之聲》,以致許多讀者難以接觸這份刊物。而台灣會不會重回這樣的路呢?
因此,對於出版而言,也許抵抗思想管制才是最大的挑戰呢。這也使我們無法安份地做一本討好的刊物,難以真空地談論「純攝影」,我們試圖在馴化的文化樣態裡,做一個自主的異音。如今所面對的政治與資本市場的雙重支配,使我們更加珍惜製作這份刊物的每個過程。
《攝影之聲》正往它的第五年走去,而我們對於未來的期許,其實和攝影沒有太直接的關係。我認為,捍衛一個不受干預的、自由的聲音,才是一份獨立刊物在這一路上所要追尋的目標。帶著這樣有點頑固又怪異的編輯脾性,我們繼續匍匐,前進……。
李威儀
1982年生於台北,2011年創辦《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雜誌並擔任主編,2013年獲頒第37屆文化部金鼎獎雜誌類最佳主編獎。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精選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