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挖掘心裡的老派文具魂

【無可取代的書寫經驗】何曼莊:為了不讓故事被偷走,要把筆記寫得越凌亂越好。

  • 字級

書寫發生的同時必然伴隨著思考,不過,將耳中所聽、腦中所想輸入在電腦中,跟快速手寫在筆記本上,似乎還是有些不同。在紙上書寫的過程中,究竟是多了什麼程序,讓這種經驗無法被數位取代?風塵僕僕的旅途中,寫作靈感忽然降臨的瞬間,日理萬機的行程整理,腦袋裡開始運作計算方程式的當下……OKAPI特別邀請圖文作家壘摳Reiko、數學專家賴以威、小說家何曼莊和筆記女王Ada來跟我們分享各種情況下,獨一無二的書寫經驗。

收到了這次的命題作文邀請,答案可以很簡短,也可以講很多,先讓我請一位廣受全世界人民景仰的前輩告訴你,為什麼手寫筆記無法被鍵盤取代,簡短地。 

《搶救雷恩大兵》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搶救雷恩大兵》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米勒上尉(Tom Hanks飾演)奉命上前線尋找一位名叫雷恩的大兵,為此他集結了一個八人隊伍, 包括一位菜到不行、但是會講德語的文書官厄本,長官叫厄本速速整裝準備出發,笨手笨腳的厄本問:「可以帶打字機嗎?」米勒上尉用睿智的眼神看著這名菜鳥,默默地拿出一枝鉛筆。


鉛筆是多麼美好的發明,它不會斷水,沒有零件故障問題,如果寫禿了,只要有銳利的物品就能削尖它,要是人多筆少,還能把它折成兩枝來用。它還容易清除,不會造成永遠的遺憾,在各大博物館跟藝廊裡,鉛筆是唯一允許在內部使用的書寫工具。

大動物園

大動物園

我不是經常走在往動物園的路上嗎?雖然遠遠沒有打仗那麼辛苦,但一台最輕的筆電也要一公斤多,加上飲用水、食物、化妝包、禦寒衣物、雨具……這樣背著走上好幾天,對我的小肩膀負擔太重了,其實如果我在路上能文思泉湧一下子寫出千萬字,直接走進一間咖啡館上網交稿,回家路上宛然已經變成一名自由人,我也願意多揹一台電腦的。

但是這種好事情不會有的。

傳說中名字很好聽的「靈感」,以務實面來描述就是「小念頭」(這裡講的不是詠春初級拳套)。小念頭是隨時都會有的,但它經常以難以預期的順序,零星地、鬼祟地、莫名其妙地在好不方便的時候出現。說真的,在每一次出發的時候,我對於最終文章到底會長成什麼模樣真是一點概念也沒有,我連自己到底能不能寫出來都不知道。

因為幾萬字的稿子不會在路上從天而降,我能期待的只是幾發偶遇的荒漠甘霖,幾下突然打通任督二脈的閃電,那些時刻稍縱即逝,十萬火急,這時只需有勞我的背後靈米勒上尉遞過來一支幾乎要禿的鉛筆,我在三秒之內就能開始速記。

我以前的大學老師說,面對空白稿紙寫不出東西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眼前一片空白啊當然困難,你想要真的寫出什麼,找越破爛的紙張越好,最好上面還印了一些字,我聽了之後茅塞頓開,從此每一本新筆記本開張,都會想盡辦法把它弄舊,其中之一的方法是把所有的行李貼紙都貼上去,上面還印了名字,一舉兩得,十分方便。


小念頭剛誕生的模樣,十分潦草,而且毫無邏輯,念頭很快,手很慢,搖晃中寫出一個事後能辨識的漢字難度太高,還是寫英語整句串在一起容易,有時候英文寫一寫還會突然變回中文,這可能是我自以為是的一種保護機制,覺得為了不讓故事被偷走,筆記還是寫得越凌亂越好,不過幸虧從來沒有事後無法解碼的問題出現。


當你翻開一本書,你看見的已經是漫長旅程的終點。 

這是我正在翻譯中的《最危險的書:「尤利西斯」從禁書到世紀經典之路》序章的第一段話,他說盡了創作過程是多麼不可預料。喬伊斯老師花了十年寫出這本影響整個二十世紀的天書《尤利西斯》,他帶著幾乎半瞎的眼睛,過著赤貧的生活,在寒冷的蘇黎世寫作,他的筆記本上充滿了句中句,因為每當他寫完一句,就覺得不夠,想要在插入另外一句,插入的這一句也不夠,還想再加,於是整本筆記的左頁專門留給插句,都是要埋進右邊文章中的句中句。

我寫筆記沒有那麼剽悍,我在筆記本上的旅程,從小念頭開始,到書或專文的大綱出現為止。我很喜歡用鉛筆寫大綱,然後用不同顏色的筆修改,再用另一種顏色的筆畫箭頭調順序,等到覺得非常接近決定版的時候,我就用墨黑的黑色簽字筆再寫一次,寫好了拿起來看看,開心了幾秒,然後再度陷入崩潰。

因為這時,我想到了,真正的「書寫」,也就是寫書,這才正要開始啊。天哪。

 


  • 其他無可取代的書寫經驗


作者簡介

曾任《換日線》英語頻道Crossing.NYC 特約主筆。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曾居北京,短滯東京、柏林,現居紐約布魯克林。著有小說《即將失去的一切》、《給烏鴉的歌》,以及紀實文學作品《大動物園》和散文集《有時跳舞New York》。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待過飲食產業的人,是不是永遠有說不完的故事?

從法國、美國、英國到義大利,他們輾轉在不同的廚房裡求生,不管受過多少傷害與挫折,食物仍然是他們一生摯愛,邀請你看5位廚師的故事。

212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