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閱讀時光|《老海人洛馬比克》】鄭有傑:小說是瞭解歷史的最好方式

  • 字級



透過影像能讓經典文學中的畫面深植腦內,是認識文學經典的絕佳途徑,文化部委託王小棣導演,召集了鄭文堂、沈可尚、鄭有傑、王明台、廖士涵、安哲 毅等六位 導演,將楊逵、朱天文、張惠菁、駱以軍、柯裕棻、季季、劉大任、夏曼.藍波安、廖玉蕙、王登鈺等十位作者的作品,拍成每部25分鐘的「閱讀時光」系列影 片。OKAPI特別專訪了參與拍攝的七位導演,讓他們帶領我們一探文本轉化為影像的神奇過程。


〔導演|07〕鄭有傑
1977年生,台南人。於大學時期開始拍攝16釐米短片《私顏》《石碇的夏天》,其中《石》片獲金馬最佳短片、獲邀國際影展,開啟電影之路。退伍後執導電影長片《一年之初》《陽陽》,獲國內外影展肯定;短片集《10+10》中之「潛規則」;電視劇《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野蓮香》,並執導多位知名歌手的MV。另有參與幕前演出,如《波麗士大人》《流氓蛋糕店》《下一站,幸福》等。最新導演作品為電影長片《太陽的孩子》

(攝影/趙豫中)(攝影/趙豫中)




老海人

老海人

鄭有傑是這次「閱讀時光」文學改編計劃裡第一個選定的導演,拍攝的是夏曼.藍波安的小說《老海人》。從大學時期就很喜歡夏曼作品的鄭有傑,開始創作也跟閱讀夏曼的另一部小說《冷海情深》有關;後來,他有機會去蘭嶼拍MV,認識了夏曼的侄子,年齡相近的他們成為朋友。「我其實跟夏曼老師有很多見面的機會,但是不好意思去打擾,單純地保持自己在讀者的狀態。這次有個很好的機會去完成心願,是蠻必然的選擇。」他補充,「這次『閱讀時光』導演群裡並沒有原住民導演,不然我覺得應該要給原住民導演去拍。」

《老海人洛馬比克》故事背景是1960年代的蘭嶼,15歲的少年洛馬比克如同大部分的達悟青年,想到台灣本島求學,但他的父親因為族人飽受漢人欺壓,禁止他到台灣,洛馬比克與已赴台工作的初戀女友就此分隔兩地。讀夏曼.藍波安的小說,總會給鄭有傑帶來一些畫面,他寫好分場大綱,在腦中完成片子的雛形,與作家的第一次見面,立刻就談到非常核心的部分。第二次見面就比較輕鬆,夏曼跟他講了很多故事,提到當年在台北半工半讀的回憶,讓鄭有傑看手上的刺青。

「我從夏曼身上學到最大的一個東西,是他用身體、用生命去創作,他到現在還是常常下海抓魚,還是會去芋頭田,上山砍樹,持續寫作,還要參加演講,這些對他來講都是同一件事,他說如果不勞動就寫不出東西。」鄭有傑說,「一樣是創作者,我的生活跟創作就離得蠻遠的。這個距離感有時候是好的,但我也會想試試看那麼貼近真實的創作方式。」

(圖/稻田電影工作室)(圖/稻田電影工作室)


拍攝期間,因為不想打擾這座安靜的小島,鄭有傑將工作人員的人數降至最低,只帶領9位工作人員前往,在蘭嶼徵求人力跟演員,盡量跟當地人合作。他期望避免純粹的外來觀點,更與劇組成員分享話語權。鄭有傑說,「我們這樣去找演員,夏曼看到,覺得就是洛馬比克年輕的樣子。我是個非常仰賴直覺的人,人家說氣味相投可能就是這樣,我覺得那些是相近的。」鄭有傑說,順其自然的拍攝方式,可能會帶來比較多風險,但鄭有傑對此保持正面態度,認為一定會有好的東西被留下來。

(攝影/趙豫中)(攝影/趙豫中)


在鄭有傑眼中,《老海人洛馬比克》已經完整了,影像無法超越。所以,他選擇拍出自己最有感覺的東西,才能讓觀眾也有感覺,書中洛馬比克跟初戀情人在富崗漁港重逢的畫面,雖不是小說的核心所在,但濃厚的情感一直在鄭有傑腦海裡,從文字到影像的轉換,他憑直覺去揀選。影片的最後,鄭有傑放入一些蘭嶼此刻的畫面,那是很客觀的鏡頭,但接續在那些歷史事件之後,不管是核廢料、儲存槽、那麼多觀光客、破舊的司令台,意義就不一樣了,「我希望觀眾可以去閱讀小說,小說是瞭解歷史的最好方式。放在歷史的脈絡裡,你現在去看,感覺就不同,至於怎麼判斷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我留給觀眾。」

相逢(圖/稻田電影工作室)

(圖/稻田電影工作室)
(圖/稻田電影工作室)


拍片無法給出正確答案,鄭有傑只能在片中呈現當年漢人與達悟人的關係,讓觀眾去思考這一路走來,遺失了些什麼,又留下了什麼。即使一部片子沒辦法改變政策,但可以改變觀眾心裡的想法,也許就能夠在將來做出不一樣的決定。「可能要花很多年的時間,但創作者就是這樣,我們拍的、寫的就是在散播種子。就像夏曼寫的東西影響了我,現在換我拍他的作品,這樣一個國家的文化與生命才可以延續下去。」他說。

(圖/稻田電影工作室)

(圖/稻田電影工作室)(圖/稻田電影工作室)

 

似乎是某種呼喚,時機到了就一起發生,近年鄭有傑拍攝《老海人洛馬比克》外,還有即將在九月上映的長片《太陽的孩子》,與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導演勒嘎.舒米(Lekal Sumi)共同執導,想探討人與土地的關係。這兩部片有著相似的工作方式,盡量在當地找工作團隊,拍攝過程盡量分享發語權和資源。「如果價值觀相同,就可以跨越族群的藩籬,就像要蓋飯店這件事,利益在那裡,也是會跨越族群;當然如果我們共同想去保護同樣的價值,也是可以跨越的。」鄭有傑來認為,「當你的身體移動到了部落,如果沒有移動你的觀點,那你不會真正認識這個地方,只是身體去了再回來。如何做到觀點上的移動,我覺得最有效率的是閱讀,大家看書吧。」

鄭有傑的工作室有面玻璃白板,上頭密密麻麻寫著工作進度,旁邊還寫了一行紅字「勿心存僥倖,別期待觀眾原諒你」。問起這句子,鄭有傑說那是對自己的提醒,因為創作時常常有很多種心存僥倖,以為劇本的問題可以在拍攝時解決,以為觀眾不會那麼計較,以為觀眾會原諒你,他停頓了一下說,「但是你逃不掉,最後受苦的還是自己。不只寫劇本,人生的很多事都是如此。」



即日起,公視頻道每週五晚間23:30,播出「閱讀時光」文學改編戲劇計畫。


 



從南到北,從港都到離島,從沙灘奔跑到迎風追浪,夏天正是時候進一步了解海洋。請看OKAPI 七月的主題閱讀推薦。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你有多久沒說母語了?莫讓母語成為「第三外語」

    你的母語是什麼?在臺灣,以華語為主要溝通語言的環境再配合長年英文作為競爭指標的風氣下,人們若還對語言學習有興趣,多半會考慮影視大夯的日韓文或浪漫的歐洲語系,那何時才會理所當然地談起母語呢?難道母語得排到「第三外語」?甚或更後?來看如何找回母語力

    2687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有多久沒說母語了?莫讓母語成為「第三外語」

你的母語是什麼?在臺灣,以華語為主要溝通語言的環境再配合長年英文作為競爭指標的風氣下,人們若還對語言學習有興趣,多半會考慮影視大夯的日韓文或浪漫的歐洲語系,那何時才會理所當然地談起母語呢?難道母語得排到「第三外語」?甚或更後?來看如何找回母語力

26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