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歐.李奧尼以《小藍和小黃》展開兒童圖畫書的創作旅程,這本用抽象色塊來形塑角色的神奇之書,因其大膽又富有創意的表現手法,被譽為「現代圖畫書的出發點」,開啟了1960年代之後,結合設計和新媒材的風潮,讓圖畫書展現出更多元的風貌。
就像《田鼠阿佛》一樣,李奧尼把他收集的陽光、顏色和文字,用拼貼的手法在許多作品中呈現。看似單純的構圖,實際上是精心使用了豐富的媒材和不同的筆觸,如《一吋蟲》來自押印不同紙張的紋路,《自己的顏色》中飽滿絢爛的水彩拓印,都使得圖畫細緻且充滿豐富的變化。
從未正式讀過美術學校的李奧尼,因為家庭背景而培育了深厚的藝術素養,有機會縱覽從古典到現代的畫作。1930年代,他結識了曾發表《未來主義宣言》的義大利詩人馬里內蒂,未來主義的思潮對後續的裝飾藝術和超現實主義等流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的畫作備受「未來派」成員的欣賞,甚至宣稱李奧尼是該派的繼承人。然而重視理性的李奧尼,認為自己更接近「包浩斯流派」追求知性與秩序的理念。經歷各種現代藝術的洗禮,日後都表現在李奧尼的設計工作和童書作品中。
李歐.李奧尼(1910-1999)生於荷蘭,12歲隨家人四處遷徙,在比利時、瑞士、義大利等國度過他的青少年時光。1928年就讀蘇黎世大學。1939年移民美國,並開始從事平面設計工作。(圖 / wiki)
「馬賽克鑲嵌」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建築都留下了精采的遺跡。李奧尼對這門古老的藝術極感興趣,卻能以現代的思維表現成不同的形式。這個小小方塊,在他變化尺寸和材料之後,展現了寬廣的運用範圍,如1958年的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最終未完成的美國館,其立體的馬賽克外觀,就是由他設計。
1958布魯塞爾世博會美國館設計。(圖 / 莊世瑩提供)
1958布魯塞爾世博會美國館入口設。(圖 / 莊世瑩提供)
李奧尼活用馬賽克藝術的另一個標誌性案例,是於1955年為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The Family of Man」攝影大展,設計展覽目錄的封面,封面正中的照片被一圈如馬賽克的鮮明色塊圍繞,不僅凝聚視覺焦點,也營造出「世界一家」的意象。
「The Family of Man」攝影大展目錄封面。(圖 / 莊世瑩提供)
1956年,在一次穿越印度的旅行中,李奧尼拍攝了許多織物染色後,放在沙地上晾乾的照片,在這些非凡的照片中,每件織物似乎都變身為大地上的一塊塊馬賽克,拼繪成獨一無二的景色。
李奧尼在各種馬賽克藝術的實驗中不斷蛻變,最終凝鍊成美麗且詩意的《小塊》。這個像馬賽克一樣的小生物,急於尋找自身的歸屬,當他漫長的探索結束時,才意識到自己雖然很微小,但就是一直在尋找中的完整自我。故事最後,他開心得大叫:「我是我自己!」這無疑是童書中最響亮的存在主義[1]宣言。
書裡陸續現身的跑者、強者、游水者、爬山者和飛行者,都是由蠟筆上色後的剪紙方塊組成,非常貼近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拿起蠟筆塗鴉色塊作畫的習性。而那些隱約讓人聯想到鳥類和動物形狀的角色,卻又非典型的生物,因而創造了讀圖時獨特而有趣的視角。
小讀者隨著小塊進入這個如巨人國的世界,小塊的疑問、挫折、冒險,以及打碎後的重整,多麼像是孩子身處於成人世界中,被責備、分類和貼標籤的現實處境。這個小小的橘色方塊因此讓孩子產生共情和共感,縱然微渺如我,只要像小塊不斷提問,勇敢踏出追尋的腳步,一定可以找到真正的自己。
橘色的「小塊」以為自己是某個傢伙身上的一小塊,直到他發現「我是我自己」。
「我是誰?」是人生永恆的大哉問,在現世中,文化的差異、種族的偏見和國家的爭鬥,都會讓人對「我屬於哪裡?」、「為什麼我和別人不同?」發出懷疑。李奧尼由繁複的事物中淬煉出極簡的本質,以充滿魅力的圖像和敘事淺近的故事,提出了寓意深遠的解答。
在婆娑世界中,即便是微塵眾,李奧尼祝願人人都能找到安心立命之處。
__________
[1]註釋(出自維基百科):
存在主義(英語:Existentialism,德語:Existentialismus),又可翻譯為實存主義、我存主義,指的是研究生命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並且以「我」為中心去探索、追求、解決和改善其生命一切的一門哲學。
作者簡介
從小喜歡聽故事、說故事和寫故事,現致力於推廣兒童圖畫書與親子共讀,上山下海四處和小朋友說故事,也和大朋友分享賞析繪本的樂趣,並從事兒童文學創作、評論書寫及翻譯、書系策畫。出版繪本《貪睡的穿山甲》、《穿山甲的故事地圖》、《回家.回部落》、《晃晃老師的禮物》、《石滬股份有限公司》、《小石獅的大發現》,曾兩度獲得「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