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小歇3分鐘3-Minute Reading

馬尼尼為/這就是口說故事的生命力!鬼故事原來可以這樣畫──漫畫《琉球怪談》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幾年前我粗淺的「研究」過鬼故事,也實際採訪過人們「說鬼故事」,原本我想把收集到的寫成一本「鬼故事集」,但後來算是放棄了,原因是大部分的遇鬼經驗都非常的片斷,真正靈異的部分「只有一句話」,比如說,「我騎車時看到一個紅紅的人影。」比較會講故事的人,則會把前因後果講得繪聲繪影:我住在怎樣的地方、怎樣的房子……反倒是這些「鬼情節」之外的週邊情節更吸引我。當時,我對自己採集到的結果覺得乏善可陳、沒什麽可寫,好像「沒有什麽」。

但是,慢慢的,我隱約感覺到大部分的口說鬼故事,通常有種「不完整感」,我喜歡的是這種「缺口」、「沒講完」的部分,總覺得這樣的不清不楚,似乎才是「真正的、原始的」鬼故事的特質(而非像大部分的市場商品,經過杜撰加工,弄得很完整、誇張,滿足重口味的觀眾)。

這樣的想法受啟發於《今昔物語》,其中寫得最妙的是一篇《關東上京人路遇鬼怪》:有一旅人路上因找不到住宿,發現一間空房,別無選擇下還是住了進去,夜裡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也無法好好入眠,突然發現房裡的一個箱子先開了一道縫,慢慢越開越大。旅人不敢動,想說,也許自己不動就不會被發現;但接著又想,應該假裝沒看到趕緊逃走,就在他爬上馬背時,裡面出來一個東西,用極可怕的聲音說,「你打算跑到哪裡去,難道不知我在這裡嗎?」旅人策馬逃跑,回望時因在夜色中看不清,但總覺很可怕。接著到了一座橋,旅人料自己跑不過鬼怪,便丟了馬自己躲到橋柱下。追上來的鬼又用極可怕的聲音說,「你在什麽地方!你在什麽地方!」鬼喊了三五次,旅人正慶幸自己沒被發現。

不料就在這時,忽然從他的腳底有人搭話說,「在這裡。」接著走出一物,因為夜色黑暗,也看不清出來的究是何物。(以下缺文)
──摘自 《今昔物語》,新星出版社

今昔物語:浮世繪插圖珍藏版(上中下)

今昔物語:浮世繪插圖珍藏版(上中下)

重點是那句「以下缺文」原來可以如此膽敢就寫出來。而且正到高潮處就以「以下缺文」嘎然而止,卻又弔詭的成為本故事「精彩」之處。

看到《琉球怪談》漫畫時,我心裡又有種「原來這樣也可以」的啟發。也許是我的見聞不夠廣,是首次發現,穿插在單篇漫畫之間,保留了某些(沒畫的)文字篇,──這篇他沒有畫,為什麼?此書是從沖繩怪談採集專家小原猛的文字改編成漫畫,也就是說,集結成漫畫書時,一般全部都會是漫畫,但此書很特別,單篇漫畫之間卻穿插一兩篇純文字故事。

琉球怪談

琉球怪談

書中有略為說明這是「豪華版」,有漫畫、加上後來新寫的故事。我才發現,這一切的安排是編輯上的結果(不是漫畫家沒畫);但單純就一個讀者角度,當我在看漫畫看到「具體的畫面」,同時又要面對「必需自己腦補畫面的純文字故事」,兩者不同的閱讀方式,讓我忽然疊上了前文提到的「以下缺文」經驗。

這是「本篇缺圖」,但此事並不影響閱讀,反而弔詭的成了本書的特別之處。其實「鬼故事」有種矛盾,越可怕的故事,畫出來就不可怕、或是不好看了;讓它停留在文字裡,不是所有文字皆能圖像化(效果也不一定好)。一方面,在讀文字篇時,似乎能讀到「若是變成漫畫」時會省略的元素,令人更留意文字能承載的部分。

相反的,在畫成漫畫的篇章,以〈跳舞〉(第30篇)為例,因為畫出了「小小的東西」,是像花瓣一樣跳躍的東西,而不會把讀者帶去可怕的想像,於是讓本篇非常的美。此故事是說一個潛水人獨自來到一個無人海島,發現一處洞穴,聽見歌聲而被引入了洞中,看見一尊地藏,「周邊有小小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在舞動著」,不久後全部東西消失。潛水人的隊友找著他。洞中看似一晃神的感覺,外面已經是半夜了。


書中每則故事都是2頁, 〈跳舞〉是潛客在無人海島的洞穴奇遇。(圖 / 〈跳舞〉,《琉球怪談》)


另一篇〈海妖〉(第37篇)也非常有超越文字的視覺效果。單就文字,會以為「海妖」是一張可怕的妖怪臉,但漫畫中卻是一個男孩臉。釣客看見遠處有一男孩的頭浮在水面,趕緊呼叫他「快游回來、危險!」而神速游回岸上的人頭,赫然飛出水面,沒有下半身!而且頭變超巨大的。以及,〈摸蛤蜊〉(第42篇)中的那個摸到一個小孩的手、對方也回握的畫面。


釣客看見男孩的頭浮在海面,趕緊呼叫他「快游回來、危險!」(圖 / 〈海妖〉,《琉球怪談》)


挖蛤蜊時,竟然在沙土裡握到一隻手......(圖 / 〈摸蛤蜊〉,《琉球怪談》)


另外,本書的所有鬼故事,長度統一、很短、很精要,有種「快、狠、準」的感覺,每篇僅佔一個跨頁(兩頁),文字篇的長度也是在一個跨頁內。似乎說明了「原始的」鬼故事,大部分就是「短的」。我不禁回想起那些被我塵封的鬼故事,那時候我不知道「短」、「不完整」是可以的(當然我這些還差得遠)。如果你看了《琉球怪談》就會明白,一個一個「短」的,收集起來,就是一座樹林,也不用去強求完整性,那才保有口說故事的生命力,把它修剪得太好,反而不像了。


琉球怪談 (電子書)

琉球怪談 (電子書)



作者簡介

面對他者的苦難,不要視而不見,不要旁觀,量力而為。

──
馬來西亞華人,苟生臺北逾二十年。美術系所出身卻反感美術系,三十歲後重拾創作。作品包括散文、詩、繪本,著有:《故鄉無用》、《多年後我憶起台北》、《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惹尼》、《我的美術系少年》、《馬來鬼圖鑑》等十餘冊。
2020年獲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2021年獲選香港浸會大學華語駐校作家、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灣書寫專案〉圖文創作類得主、鍾肇政文學獎散文正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散文優選、金鼎獎文學圖書獎;2022年《姐姐的空房子》獲選THE BRAW(波隆那拉加茲獎)100 Amazing Books、台北文學獎年金類入圍;2023年《如果你問我收容所做志工遇到過的死》獲鍾肇政文學獎報導文學獎;2024年《今生好好愛動物》入圍第48屆金鼎獎文學圖書類,曾任臺北詩歌節主視覺設計,作品三度入選臺灣年度詩選、散文選,獲國藝會文學與視覺藝術補助數次,現於博客來OKAPI、小典藏撰寫讀書筆記和繪本專欄。

Fb/ IG / website : maniniwei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不/宜讀指南】兒童不宜.有些繪本長大才懂

    我們對童話的想像往往是「從此王子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可你曾讀過「非正面結局」的童話故事嗎?暗黑、血腥、暴力、惡毒,接著我們往往就預設結局會「好起來」,但如果沒有呢?許多童話繪本便選擇了這樣的結局──好人最後死了、殺人者逍遙法外、親人之間互相傷害......等,真槍實彈在孩童面前上演──這世上「好心不一定有好報,惡人不一定會死掉」,看似「兒童不宜」,但以暗黑現實面來協助兒童建立成長過程中理解、接觸真實社會的秩序,或許反而是最好的「護身寶劍」。

    4003 2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不/宜讀指南】兒童不宜.有些繪本長大才懂

我們對童話的想像往往是「從此王子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可你曾讀過「非正面結局」的童話故事嗎?暗黑、血腥、暴力、惡毒,接著我們往往就預設結局會「好起來」,但如果沒有呢?許多童話繪本便選擇了這樣的結局──好人最後死了、殺人者逍遙法外、親人之間互相傷害......等,真槍實彈在孩童面前上演──這世上「好心不一定有好報,惡人不一定會死掉」,看似「兒童不宜」,但以暗黑現實面來協助兒童建立成長過程中理解、接觸真實社會的秩序,或許反而是最好的「護身寶劍」。

4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