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讀著讀著,開始第一次對「正念」(Mindfulness)的概念產生好奇,查閱了些網路資料,才知曉原來正念並非字面上所謂「正能量」、「正向思考」云云,而是一種自我覺察和思維模式,訓練以開放、接納、不帶評斷的方式,將注意力放在自身內在,客觀感知當下事件和體驗,尤其能夠幫助長期置身高壓工作環境,或慣性處於緊張、焦慮、失眠等狀態的現代人。
換言之,較容易理解的方式便是試著不要對衝突、塞車、失誤等所有足以影響情緒的衰事做出評斷,無論可控的過失或不可控的天災人禍,那這些衰事便無法對我們產生焦慮、不安、緊張、失望種種造成壓力的負面影響,進而能夠保持專注且冷靜地處理眼前困境。
但是,此部德國暢銷懸疑小說《正念殺機》,巧妙顛覆了人們對「正念」的認知,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正念的一念之差,亦足以成就近乎完美的犯罪模式。
卡斯登‧杜瑟的《正念殺機》自2020年於德國問世以來,不但翻譯成多國語言,在世界各地創下驚人銷量,並由 Netflix 改編為同名影集《Murder Mindfully》,預訂於不久後的十月三十一日上線。
有趣在於,《正念殺機》主角畢永的人物弧線,教我想起美國作家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創造出的經典人物:雷普利 —— 理性、聰明、殘忍、無關道德、每次皆可逃過法律制裁、非不得已時才會殺人,更重要的,能帶來一定程度的娛樂價值。而畢永性格上最大的不同,在於並未深藏無法與旁人道的欲望和暴力,因為唯有對自己誠實的人,方能適用正念準則。
「正念是不帶任何預設立場的一種生命觀,我們常在小孩身上看到這種令人驚奇的生命觀。孩子是活在當下的。一個沉浸在遊戲中的孩子,享受的是那個遊戲的瞬間。請您學著不帶任何預設立場,像個孩子般存在著。」
畢永頂著知名律師的光環,看似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但實際上,他那蠟燭兩頭燒的生活已近乎分崩離析,不分晝夜忙著替黑幫大老擦屁股,回家又得面對妻子的指責怨懟,說是中年危機也不為過。因此,動輒得咎的畢永姑且順從太太的建議,前去拜訪正念教練佑師卡‧白特納,展開為期十二週的正念課程,並研讀其著作《如何在快車道上減速慢行:給領導人的正念覺察練習》,卻沒料想到,此舉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正念殺機》每個章節,皆以《如何在快車道上減速慢行:給領導人的正念覺察練習》書中的段落做為開場,猶如同時帶領讀者和主角保持正念、迅速接納現實,無論面對客戶、上司、黑幫、縱火,抑或一樁因你「無所作為」而自然發生的謀殺案。
正念準則幫助我們訓練的無非是心理素質,例如,何謂「不帶評價的感受」?讓人感到不安的並非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將事情發展區分為好與壞,因而產生了恐懼。例如,應如何做到「放鬆」?當你察覺到處於緊張狀態時,請告訴自己:無須改變、無須解釋、無須評斷,只須接受自己的緊張,緊張情緒便會慢慢消失。例如,當狀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時,請將「任務單一化」,思考當務之急為何,一次專注於一件事情上,便能依序解決接踵而至的困難。例如,什麼是真正的「自由」?並非選擇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當你不情願時,能拒絕自己不想做的事。
上述諸如此類的內在練習,乍看之下相當受用,試圖排除早已僵化的社會經驗,強化人們的危機處理及應變能力,但,原來也能同等應用於初次殺人的犯罪行為,包括事前與事後。
卡斯登‧杜瑟諷刺地另闢蹊徑,為正念冥想覓得更貼近日常生活的實用性,奠定了《正念殺機》整部作品的調性,荒謬而不失幽默,驚悚而不失趣味,跳脫道德枷鎖也不失娛樂價值,已經可以預見改編影集必然會是精彩緊湊、風格獨具的類型影像作品,身為讀者和觀眾的各位,是否會因此重新定義你心中的「正念」?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
在探索人類情感的旅途中,以真摯且獨特的體悟、感知和目光解讀眼底那片文學與電影的星空,並給予讀者無比溫暖的答案,讓人們在負傷之際能片刻喘息,讓人們在愉悅之時能閒適自得。選擇鍾愛的文字作為媒介,溫柔感受生命的每一個瞬間,細膩品嘗虛實交錯的真實生命經驗。
FB: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IG:kristinswaltz
相關著作:《光影華爾滋:每部電影,都是一支擁抱內心的迴旋舞》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