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好的故事不會只給孩子單一的答案。」──專訪兒童文學作家王宇清

  • 字級



兒童文學作家王宇清推書新作《超感少年出任務》。


世界上有很多處於弱勢、辛苦生活著的孩子。我期待透過這些故事,讓讀者感受到在冥冥之中,他們依舊被珍惜、被守護著。

無論是《妖怪新聞社》裡運用敏銳觀察力辦案的貓妖雲八通、流落荒島的美味冒險故事《荒島食驗家》等暢銷又充滿想像力的作品,都出自王宇清之筆。寫作至今近二十年,他描寫細膩又飽含臺灣風土人情的《什麼都沒有雜貨店》更被小公視改編成老少咸宜的的兒少情境喜劇,亦有許多作品賣出國外版權。

他獲獎無數,不但能寫幻想架空的妖怪,寫人與人的情感也能寫進讀者的心,在新作《超感少年出任務》裡,特別突出了他關懷社會議題的想法,以及強調青春期孩子的力量。他為什麼想這麼做呢?藉由這次的專訪,一揭王宇清創作兒童文學的核心關懷。



Q:您執筆至今,出版過包含兒少小說、繪本等許多作品,好奇當初您開始兒童文學寫作的契機?

A:我從小嚮往和創作有關的工作,像是詞曲作者、作家等,但一直自認不夠有天分,總是一曝十寒。一直到了研究所,對文學理論研究和作品的分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是,光分析別人的作品,卻沒有太多實際經驗總感到空虛。剛好同窗好友是漸露頭角的童話作家,總鼓勵我參加比賽,而另一位學弟也努力投稿,慢慢累積不少文學獎項,兩人經常討論作品,這讓總在一旁聆聽的我非常羨慕。從兩位朋友的行動和熱情中,我受到極大的激勵,決定認真面對當作家的夢想,便開始不斷參加比賽,一直寫到了今天。

Q:請跟尚未讀過《超感少年出任務》的讀者分享這個書名的緣由,怎麼會起心動念創作這樣的故事?

A:當初和出版社想了許多不同的書名,最後我提出了「超感」這個詞,意思是「超感官知覺」,若用比較容易理解的說法,意思就是「第六感」。原因在於三個故事的主角隱約都有不自知的「第六感」,也都經歷了程度不同的「靈感體驗」。由於不是某種特定的、明確、可控的「超能力」,因此用較為廣義、模糊的「超感」,更加貼近。

過去我是十分相信理性和科學的人,後來經歷了一些不可思議的體驗,我認為要把自己的心打開,學習對不可知的事物抱持更開闊的態度,即便無法全然相信也不應過度否定。

在故事裡,我並非刻意模糊「神明顯靈」和「巧合」之間的關係。而我認為即便神明的護力存在,也大多非以具體明晰,而是以幽微隱匿的方式來顯現,因此也反應為故事裡中的「虛實難辨」。

而從自身的經驗中,我相信愛惜自己、心存正念、抱持希望、多做善事,是帶來更多保佑與祝福的不二法門。這也是我在故事裡想要傳達的信念。

世界上有很多處於弱勢,辛苦生活著的孩子。我期待透過這些故事,讓讀者感受到在冥冥之中,他們依舊被珍惜、被守護、被祝福。正因為邪惡、壞人、不幸真實存在,我們更要守護孩子的幸福和安全感。
超感少年出任務(《什麼都沒有雜貨店》原著作家王宇清最新創作)

超感少年出任務(《什麼都沒有雜貨店》原著作家王宇清最新創作)

Q:在讀《超感少年出任務》時,最刺激的部分之一,或許就是那種不知道故事走向的懸疑感,還有一一破解,甚至反轉既有認知的解謎過程。不只是您先前的作品《妖怪新聞社》、《小吃貨辦案》有本格推理情節,《彩虹谷的雲怪獸》系列表面上沒有大張旗鼓說是推理,卻也有一些精心安排的謎團。
要安排情節讓讀者一步步上鉤又不被識破,看似簡單卻非常不容易,不知道您在創作這類故事的時候,如何拿捏鋪陳和反轉之間的平衡?有可能以《超感少年出任務》中的情節舉例嗎?

A:的確非常不容易!我採用的方式大抵有兩種。第一個是「藏底牌」──隱藏最重要的關鍵事件不說。所有故事中的事件都是時間線性邏輯的結果,刻意隱藏重要環節,就會讓讀者陷入迷惘。最後,這些環節被當成底牌揭開,所有的邏輯又被還原,讀者就會恍然大悟,產生驚奇的結果。

第二個是「障眼法」,利用人性先入為主和刻板印象的慣性,盡力將讀者引導到錯誤的方向去,藉此掩蓋真實。比如說〈幽寓〉中衛生棉和女性的關係、生理性別和外觀的關係、又或者是保全─警衛─守護之間的關係等。用得越緊密複雜,就越能達成誤導的效果。

至於拿捏鋪陳和反轉之間的平衡,我倒沒有什麼固定的比例。一般來說反轉通常是製造劇情高潮的方法,會放在故事結構比較尾端的地方。然而過度使用反而容易失控,讓讀者覺得荒謬,因此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否則沒有必要刻意營造多重反轉。

另外,破案通常需要某種程度的「幸運」,但過多的運氣成分卻會讓故事變得荒謬,因此「巧合」的發生,是最必須仔細斟酌與設計的。

妖怪新聞社:月光恐慌事件

妖怪新聞社:月光恐慌事件

彩虹谷的雲怪獸

彩虹谷的雲怪獸

Q:《超感少年出任務》之中,您最喜歡或是最有感的情節是什麼?

A:與其說有特別喜歡的情節,不如說我很投入在營造角色的「不安感」。孩子是很敏感的,對父母的關係、別人的言語態度、評價、對環境的變化……我想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在各種不安的狀態下慢慢成長的吧。

〈鬼聲〉裡,對社會現實面未有太多體會的小玄,面對殘破髒亂的鐵皮屋,和看起來「不正常的老人」,心裡滋生關懷的念頭,卻又疑惑不安。

〈怨靈〉裡,不善人際互動的心念,只能裝作不以為意,活在自我否定的邊緣狀態。

〈幽寓〉高敏感的凱芸抱著旁人難以理解的獨特人格特質,獨自面對陌生環境的焦慮、父母不在身邊的不安、對姐姐網路交友的擔憂……

真實生活中,許多事情即便知道了,也無力去對抗。這就是身為兒童、青少年格外弱勢之處。我想去表現這樣的弱勢。

Q:承上,您有最喜歡/最有代入感的角色嗎?

A:最有代入感自然是幽寓的主角凱芸。因為本身就是高敏感的性格,角色的個性和心情和我有高度的重合。雖然略有差異,但基本上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相似度吧!不過與其說是喜歡,不如說我帶著同情和疼惜的心情在看待這個角色呢。

Q:在讀《超感少年出任務》裡〈幽寓〉這一篇的時候,我讀到主角認為「營養午餐吃起來反而有種回家的感覺」覺得很新鮮。原本以為,內向敏感的人,身處人多的環境會覺得不自在,但和在超商孤單的吃飯比起來,營養午餐更有一種「和人在一起」的「家」的錯覺。沒想過原來用餐這件事,還可以用這樣的角度切入。
您先前的作品,像是《荒島食驗家》、《什麼都沒有雜貨店》和《小吃貨辦案》也有許多關於食物的獨到描寫。這樣的情節安排,是否與您個人對食物的特殊情感或記憶有關?可以跟讀者分享嗎?

A:我是蠻享受孤獨的人,而食物最能直接撫慰人心,效果即刻。隨著年紀越大,越發現食物對人類有重要的社會意義。無論一個人吃飯是不是很享受,都無法否認有人同桌吃飯產生的幸福感。在〈幽寓〉中,比起面對陌生陰森的新環境、經常必須自理晚餐,內向敏感的主角更喜歡安全溫暖的學校。在明亮的環境裡和熟悉的同學共享熱騰騰的午餐,更有家的歸屬感。

現實生活中,我聽說過有孩子因為家境問題,家中無法正常供餐,還會從學校特意打包營養午餐回家。而現在許多孩子也因為各種條件,經常自己應付三餐、獨自進食。我認為這些孩子的狀況,是很令人擔心和同情的。

荒島食驗家1:過貓泡麵

荒島食驗家1:過貓泡麵

什麼都沒有雜貨店1:暗夜奇遇 (電子書)

什麼都沒有雜貨店1:暗夜奇遇 (電子書)

小吃貨辦案:地獄鬼椒事件(上下合集不分售)

小吃貨辦案:地獄鬼椒事件(上下合集不分售)

Q:無論是《超感少年出任務》或是您先前的作品,時常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您對於兒少的細緻觀察及關懷。不知您怎麼看待自己和讀者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在兒童文學這樣特殊的創作類型之下,您是懷抱著怎樣的意識進行創作?

A:我希望故事能不落俗套、有創意的讓孩子喜歡。我喜歡有深度的娛樂文學,想為孩子寫出讓他們著迷、忘憂的作品,對故事裡的角色產生認同感。

但最近更深刻體會到,很多偉大的作品未必能第一時間取悅大多數兒童讀者,可是在未來卻可能啟發更多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例如電影、動漫、電視劇的改編……變成是「為未來的創作者埋下靈感的礦藏」。這些礦藏,未來會被提煉、轉化為讀者的寶貝。

絕不把作品當成特定議題、科目的教育工具,是身為兒童文學作者的我,最核心的意識。或許老派,但我還是相信,好的文學、好的故事不會只給孩子單一的答案和道路。可惜台灣的環境對兒童讀物依舊崇尚議題鮮明、能夠帶來某些確定教育益處的作品,變得越來越呆板、單一。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我認為對兒童文學作者來說至關重要。成為大人後,我們很快就忘記當孩子、青少年的感受。我認為兒童文學作家的使命之一,就是能夠透過孩子的眼光來展現世界,說出他們的心情。這件事情看似簡單,其實非常困難。

身為一個作者,我也認為在作品中表達社會關懷,是責任也是義務。身為兒童文學作者,對孩子的關懷更是首要。

Q: 您熱血投入兒童文學寫作近二十年,您認為創作兒童文學最重要的是什麼?要如何維持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呢?

A:把兒童、青少年放在心上。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從他們的視野來呈現世界、呈現故事。他們的生活、經驗、心理、情緒、反應、喜好、委屈、脆弱、驕傲和成就感等等。

真切的關心孩子。想著讓孩子們快樂,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續航力,想方設法的尋找鮮活、有創意的題材和寫法。

再來就是不斷的思考、壓榨腦袋、付出大量的時間,完整的完成一部作品。每次完成一部作品,總會感受到無比的喜悅和充實感,慢慢地就會上癮似的不斷繼續往下寫。

Q:好奇您未來想要挑戰的作品題材、類型,或是對自己的期許?

A:長久以來我最想嘗試的就是武俠,不管是寫實的武俠或者玄幻武俠都很想投入。另外,能帶來深刻思維與社會關懷的寫實小說、奇幻小說也很想嘗試看看。

無論如何,都希望能夠寫出跨越國界、跨越語言,受到肯定的作品,讓台灣的讀者、後來的兒童文學創作者受到鼓舞啟發的作品。但心底最深切的期盼,還是自己的作品能深受台灣孩子的認同與喜愛,成為一個世代兒童的共同記憶。

Q:最後,您希望讀者在閱讀《超感少年出任務》之後,能夠帶走什麼樣的感受或思考呢?

A:我希望我的故事是流暢易讀,帶有高度娛樂性的,也希望讀者讀完,會覺得靈異和偵探故事很有趣!而在娛樂的前提之下,我也期待能帶給讀者更深、更豐富,具有層次的感動。每個人都能在故事裡得到屬於自己的感動,是我的理想。

而就《超感少年出任務》這本作品,對兒童讀者來說,我希望讀者能體會、相信自己有幫助他人、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並且感覺到被這個世界所愛;對成人來說,我期待讀者多關注孩子的生活、多理解孩子的困境,並給予更多、更真實的陪伴。同時也能以身作則,以善良作為價值的準則,讓孩子保有安全感、對他人有愛。

最後我還是要再次強調,單一、絕對的教育主旨和議題從來不是我寫故事的目的和前提(嚴肅認真貌)。


超感少年出任務(《什麼都沒有雜貨店》原著作家王宇清最新創作) (電子書)

超感少年出任務(《什麼都沒有雜貨店》原著作家王宇清最新創作) (電子書)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童話新讀法:政治正確、性別倒置、劇情改編!

童話寓言流傳幾個世紀,大家早已對這些故事滾瓜爛熟,但隨著社會價值觀的轉變,故事也能有多元的切入方式,讓讀者讀出更多新滋味。如果童話完全講求政治正確會怎麼樣呢?如果主角們改變種族與性別又會如何?透過以下文章看看各種超乎你想像的童話新讀法。

215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