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用幽默給生活一點光,這樣它才不會太艱難──專訪荷蘭作家《想飛的孩子》作者尤可・范・李文

  • 字級



荷蘭作家尤可.范.李文(Joke van Leeuwen)。(圖片來源 / wiki


想到荷蘭,台灣人常常會想到美麗的運河和行道樹、鬱金香、風車、完善的自行車道、尊重孩子的教育……但其實,荷蘭人也有他們的煩惱。在荷蘭小說《想飛的孩子》中,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有煩惱、有恐懼的人,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跌跌撞撞,有時候必須放手讓心愛的人事物離去。而看似可以自由飛翔的女孩妮妮,也並非一直都這麼自由自在,也會因為她的獨特而遭受到危險。而在現實生活中,《想飛的孩子》的作者尤可・范・李文也說,荷蘭的自然環境很多是人工造景,極右派勢力崛起讓她憂心,雖然荷蘭的孩子活得很自由,但可能會被人認為沒禮貌……

這一切可能令我們驚訝,但又如此熟悉。因為,每個地方的人(包括大人和小孩)都有自己的煩惱和艱難的生活,即使在外人眼中,他們根本沒什麼好煩惱的。但煩惱恐懼就是煩惱恐懼,不管別人怎麼說,這一切感覺都是真實的,也必須被同理。透過幽默和童趣,《想飛的孩子》給生活打了一點光,讓它沒有那麼艱難。同時,也可以讓處在困境中的人感到:他們不孤單。

《想飛的孩子》是如何被創作出來?尤可・范・李文又是如何看待荷蘭的自然、教育和社會?這些經驗可以如何和台灣的經驗對話?就讓我們來聽聽她怎麼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林蔚昀(本書譯者) │ A=尤可・范・李文(Joke van Leeuwen)


Q:您的作品中,有寫到很多人們和自然的互動(去看鳥,注意到腳下的路踩起來的聲音,聞空氣中的各種氣味),想請問,這是來自您的生活經驗嗎?在荷蘭,人們和自然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

A:是的,你可以說這來自我的生活經驗。我住在市中心(比利時的安特衛普),但是作為一個作家和詩人(我寫作給小孩,也給大人看),把你感受到的、聞到、聽到、看到的轉化為文字,是很重要的感知能力。現在我正忙著寫一本給大人看的歷史小說,我注意到,動物也在這個故事中扮演著某種角色,比如鳥在大樓築巢,地上有蟑螂,諸如此類。荷蘭沒有很多真正的、未經開墾的自然環境。它是個水鄉澤國,但是它的自然景觀大部分是人工規劃的。近年來,荷蘭也因為畜牧業(比如大型養豬場),受氮排放(注:氮排放也會污染環境,是歐盟環境議題討論的重點)所苦。就像台灣,荷蘭也人口密集。很多人喜歡散步、親近自然,但我記得一個來自澳洲的朋友對我說:「這裡的一切都井井有條,到處都有標誌告訴你要走哪條路,在這裡你沒辦法真正探索自然。」《想飛的孩子》曾改編成影片,是在比利時的法語區瓦隆區取景的。那裡有山脈連綿,比較像是真正的大自然。


Q:在這部作品中,有很細膩的親子互動描寫,有體諒、包容、放手,也有雖然彼此關心但無法互相理解的關係。不知道在荷蘭,父母和小孩子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

A:和許多其他國家相比,荷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比較寬鬆,沒那麼多嚴格的紀律。它有它的好處,大人和小孩的互動比較隨意,大人也在乎小孩如何感受、思考。但另一方面,因為孩子學的紀律比較少,可能會被認為是比較沒禮貌。另外,個人主義增加了(至少在歐洲是如此),也有受到過去幾十年來占主導地位的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但除此之外,在荷蘭有很棒的家庭,也有很糟糕的,就像在世界所有地方一樣,我猜。


Q:在這個故事中,妮妮看起來最「不一樣」,因為她有翅膀,可以飛。不過,故事中的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和別人不一樣」之處。想請問在荷蘭,當個不一樣的人、做自己,是一件容易的事嗎?

A:荷蘭從很久以前就是一個相對自由的國家,尤其在1960年代後,人們可以和別人不一樣,不管是穿著,還是性傾向。現在,和許多其他國家比起來,荷蘭依然是個自由的國家,但是現在極右派政黨執政了,他們的想法改變了環境,我們可以看到更多反移民和反同的言論,尤其是在社群媒體。荷蘭不再是那個非常包容、開放的國家,在以前進步的時代,荷蘭被視為其他國家的領頭羊。但在右派執政後,許多事改變了。


Q:您的作品中寫到很多孩子的恐懼(怕踩到石頭跌到地下室、在窗邊看到幽靈),但也有寫到大人的恐懼(救援隊員怕自己沒救到人、提娜怕失去妮妮、表演特技的年輕人怕嘗試新事物),然後也有比較黑暗的橋段(誤入精神病院),這在一般的兒童文學中比較少看到。想知道您為何寫這些恐懼?也想知道,荷蘭的孩子看了這些恐懼有什麼反應?是會害怕,還是覺得被同理?

A:是的,我認為孩子和大人都有自己的恐懼。很多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事,孩子並不了解,但他們彷彿有一個「天線」可以靈敏的察覺。他們可以指認他們的恐懼,像是床底下的幽靈(但對大人來說這些幽靈只是隱喻)。孩子很脆弱,他們必須依賴大人。一方面,我認為讓孩子在書中能辨認這些恐懼,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這可以為他們打開新的體驗。我所有的書都在處理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但我會給它們一點光,用幽默的方式寫下,這對我來說也是生活方式。沒有幽默、童趣,人生會比較艱難。我會和孩子們說話,和他們見面。書中那彷彿精神病院的地方,也有一些有趣的事。

老實說,這本書是關於放手。鳥女孩妮妮有她自己的翅膀,但每個遇見她的人,都在她身上看到一些他們缺少的事物。華倫和提娜看見了他們缺少的孩子,寂寞的女孩羅蒂看見了她缺少的玩伴,其他人看見守護他們的天使。我有時候會和孩子談這些,他們也有一些「必須對某些事物放手」的經驗,他們也在網路上、在成人世界看到許多事。除了讓孩子辨識這些情感,這本書也可以讓孩子覺得,他們不孤單,也有別人有同樣的感覺。


Q:看您的作品,會覺得您的作品文圖完美交融,圖不是只是插圖而已,而是作品的一部分,和文字一樣。想請問您創作的時候,是文圖同時創作的嗎?還是先想好文字,然後再去想要放什麼圖?

A:你說出了我想說的話。文字和圖像一起訴說這個故事。因為圖像必須在很精確的位置,所以我會在我的手稿中寫哪一張圖要在哪裡,然後根據這次的第一稿,我會開始布局,決定圖要長什麼樣子。我現在也會在電腦上做這樣的布局。我可以用這種方式結合文字與圖像,因為我是文字作者,也是圖像作者。


Q:您不只寫兒童書,也寫給成人看的書,也寫詩、作表演,真的非常多元。想請問,對您來說,寫作品給大人和小孩有什麼不同或相同之處?

A:我寫給大人看的小說和詩比較複雜,處理的也是大人的典型問題。我也在我的詩集中畫圖,它們不是配合文字的插圖,而是地位和文字一樣。當我寫書給孩子看,我用孩子的角度出發,但兩者寫作的過程是一樣的。所以我寫給大人的書不一定所有小孩都能看,但我寫給小孩的書大人也可以看。(而且你不會讀一本無聊的書給孩子聽,對不對?)


Q:您的作品即將在台灣出版,而且2024年荷蘭是台北書展的主題國。不知道您有沒有想要對台灣讀者說的話呢?

A:我很榮幸我的書會在台灣出版(真希望我可以在場)。我想要向小讀者和大讀者致上我最深的祝福和問候。

 

想飛的孩子

想飛的孩子

想飛的孩子 (電子書)

想飛的孩子 (電子書)



作者簡介

1982年生,台北人。長年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台灣人。著有《我媽媽的寄生蟲》《易鄉人》《自己和不是自己的房間》等書,譯有《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布魯卡的日記: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孤兒之家故事》、《當我再次是個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選集》等作。

OKAPI專訪:倖存者的自白──林蔚昀《我媽媽的寄生蟲》



 延伸推薦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2024博客來年度選書(一):打開視野、變得柔軟,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閱讀讓你看見世界,還是發現自己?推你5本博客來2024選書,跨越世代、種族、職業的豐富角度,帶你挖掘暗藏許久的潛能,也看到生活更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2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