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張健芳:在旅途的餐桌上,鍛鍊自我的心靈

  • 字級


張健芳-1
(攝影/但以理)

是什麼樣的旅行,可以讓莊祖宜張國立楊雅喆等藝文名人推薦讚賞;是什麼樣的遊走方式,能夠在現今多如繁星的旅記書寫中脫穎而出,獲取讀者的青睞目光?

一個旅人,16張餐桌:沒和當地人吃頓飯,就不算去過那裡
一個旅人,16張餐桌:沒和當地人吃頓飯,就不算去過那裡
走遍世界也吃遍天下的作家張國立在為《一個旅人,16張餐桌》撰寫的推薦序中寫道,「旅行就是一個人走到陌生的地方,認識一些人,然後用盡力氣找餐溫暖的飯吃。」而作者張健芳自己則說,在旅行的時候,「沒有什麼比和當地人吃頓飯,更能『芝麻開門』般走入另一個國度。」

「旅行時被陌生人撿回家、去陌生人家裡吃飯,還蠻常見的啊。」張健芳說著說著,卻又不太確定地停頓了下,「是吧?還是我看起來很餓嗎?」話語才落,自己忍不住放聲大笑,展現她性格中爽朗的一面。

年方三十出頭,張健芳卻已走過許多國家。大三那年前往日本念書,開啟了她的旅遊之窗;之後去到拉丁美洲遊歷了半年、因工作關係而在印度、尼泊爾待上一年,也陸續遊歷了歐洲、東南亞等其他地方。政大新聞系畢業的她,雖然有枝流暢的好筆,卻從未想過要把自己的旅遊經驗記錄下來。及至2012年初,她因緣際會地開始為NGO網站「上下游News&Market 新聞市集」撰稿,將自己前前後後七、八年來的腳步,或以食物、或以餐桌為角度化為文字,進而集結成書。

為什麼會特別以「與當地人共餐」為旅行主題?張健芳說倒也不是刻意設定,「旅遊習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畢竟吃東西是非常自然的生理反應,餓了就要吃,而一旦出了門,吃的當然就是當地食物。」特別是身為貧窮的背包客,路邊攤或小餐館也就成了省錢覓食的首選,在那樣的場域,便會遇到比較多與當地人交流的機會。「最好就是給當地朋友撿到你,就把你帶回家吃飯啦。」一切就是如此順理成章,「但前提是自己要有相對開放的態度,讓遇到的人覺得你是個可以交流,可以一起吃頓飯、聊個天的人。」雖說單身旅行的女孩子本就可能予人侵略性低的印象,較易獲得關照、進而去到人家家裡,但基本態度還是很重要。「其實人家對你也沒有什麼索求,只不過就是一段時間、一頓飯。但你卻能在這樣的互動裡,聽到一些有趣的故事。」

不設限的心懷,讓張健芳吃上世界各國人家的餐桌,從日本、西班牙、巴拿馬、印度,一路吃到哥倫比亞、峇里島……不只嘗遍各地最家常的味道,還以主人最精彩的人生故事佐餐,既享口福又大飽耳福;趁著在印度的時候,更好生學習了一番「以手取食」的訣竅,「要先用手指把食物攏成一口大小,捏起來、翻過來,送進嘴裡時,要用大拇指把食物推入口中。」張健芳邊說邊示範,「之前我不知道要用大拇指推,結果就一直掉,吃得很狼狽。」等到學會後,其實發現很是方便,而且一點也不髒。

張健芳-2
(攝影/但以理)
「有些人去到異文化的國度時,會出現一些習慣或想法上的不適應,例如覺得印度人用手吃飯不乾淨,或去到歐洲抱怨為什麼食物都是冷的。但我想這與好壞無關,就是當地的風俗習慣而已。」張健芳總認為,身為一個初來乍到的旅者,就算不是很喜歡,但可不可以去嘗試看看?「有時候就先放下自己的習慣與喜好,先試試看,反正也不會怎樣,頂多就是回到原點,知道自己不喜歡。」放開一些先入為主的既有防備,跨出第一步,就會產生交流,旅遊的趣味與珍貴便油然而生。

「我想,旅行帶給我很多觀看不同生活方式的入口。」許多人總在對現實不滿或失望時企求一趟出走,覺得自己需要一個出口,但張健芳表示,其實不該預期旅行能夠帶來什麼實質的回饋,「旅行會為生命帶來豐富的層次,但這是無形的。」如果時間允許,最好的旅行是不規劃的旅行,「我個人的經驗是:最有趣、最有梗、讓你最印象深刻的事情,通常是事先無法安排的,甚至是如果有計畫就會錯過的。」

也因此,她格外珍惜每一回在路上或長或短的相遇,並從中一再淘洗、調整自己在成長經驗中累積的價值觀。「我會透過旅行一直回頭來看自己,看自己從小到大累積、信奉遵循的原則,在旅途過程中,和當地發生什麼衝擊與碰撞。」來來回回拉扯過幾次後,整個人會變得比較柔軟,接受度也變得更大。「這是很可以讓人自我反省的時刻。」於是,一次次的旅行,便也成了一回又一回自我鍛鍊的機會。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我們都是許涼涼,我們都是徐錦文,謝謝李維菁帶給我們的每一位女主角

作家李維菁於今日(11/13)病逝。「你幻想唱歌的人是只用喉嚨嗎?不是,是全身,只是用聲音表達,難道做雕塑的人只用手創作?不是,是用全身。寫字的人也是用全身,每一個創作都是全身。」讓我們一起回顧李維菁談創作時的神采。

2409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