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馬尼尼為 / 究竟何方神聖可以擊退死神?──讀薩拉馬戈《死神放長假》

  • 字級



我是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 1922-2010)的書迷,從誤打誤撞買入他的The Tale of the Unknown Island 開始(中譯本《未知島傳說》)。我馬上被他那喋喋不休沒有句號一長串一長串能言善道的口吻吸引,對話完全不用引號及分段。英文版薄薄小小一本,我沒詳細看完,已經覺得開了眼界——

故事大意是一個男人向國王要一條船,要去一個無人知曉的島......最後,他的船隻長成森林,成了一座島。國王說,胡扯,哪有什麽沒人知道的島,先生,誰告訴你的,什麽沒人知道的島,世界上沒有沒人知道的島,全部都在地圖上,我可以告訴你,不會有沒人知道的島.....結尾不遠,不知道哪位角色說了:「無人知曉的島」並不存在,只存在於你的大腦中。

The Tale of the Unknown Island

《未知島傳說》英文版
The Tale of the Unknown Island

後來疫情三年,除了卡謬的《鼠疫》、薩拉馬戈的《盲目》(簡中版譯《失明症漫記》,更能理解主題是一種會傳染的「失明症」),和疫情有關的書再度風行。一開始我不敢看,覺得講一大堆突然瞎眼的人也太沉重了,不過看了後馬上愛不釋手,那簡直是世界上最好的小說(以我尚淺的閱歷說的真心話)。接著看了《盲目》的「續集」《投票記》,那位在盲眼群中唯一沒被傳染的醫生太太,在續集裡被政治污蔑,最後作者讓她被暗殺了。這要命的沉重,雖然也是真實世界的沉重,可我實在無法自情感抽身。可能是《投票記》中沒有太多像是《盲目》有其他人性溫暖的情節來平衡,像醫生太太教盲人小孩辨識事物的那段、戴墨鏡女人回到她老家回想父母可能會回來的那段、當然還有那隻舔醫生太太眼淚的狗,簡稱「眼淚狗」;眼淚狗在續集裡還在、警辦和醫生太太也是有人性情節的;不過相較之下,因為《盲目》寫得太好了,再沒有其他可以超越它。於是讀到死神放長假時,我也知道不會比《盲目》更好,但還是滿懷好心情地讀了。

盲目(世紀新版)

盲目(世紀新版)

投票記

投票記

死神放長假

死神放長假


書名已經很直白,是「死神放長假」,死神突然宣告不讓這座城市的人死了。行文又是薩拉馬戈專屬天才的洋洋灑灑、喋喋不休風格。就算有些是想當然爾的情節,比如,那些卧床的人死不了、更多年輕人必須投入照護行業,或殯葬業的寒冬來臨等等;當中永遠不乏精彩的描寫與金句,比如——沒有死,一切就變得百無禁忌了

或是他描繪的死神的房間:

一個人死了,不用誰來拿走,他的卡片自動會送到這個房間下面的房間,更確切地說,卡片會在地下一層一層的房間裡找到自己的位置,房間越往下越深,越靠近熾熱的地心,這些文件總有一天會在那裡燒毁。

往往在比較之下,我們活太久的人才會赫然察覺這些是「活」,比如,死神不用睡覺、死神不會覺得餓、不會覺得渴......。要說這三本(《盲目》、《投票記》、《死神放長假》)共同都有的,就是,那「人類朋友」。

死神第一次知道腿上有狗是什麽感覺。

下半部有了一個轉折,死神復工了。但死神突然變出新花樣,會以信件一周前通知死期。接著死神遇上一封三寄三退的信。這情節讓我想起格林童話中那些三次沒有被魔鬼帶走的人,因為試了三次不成,惡魔只好放棄,雖然原因是什麽無可考。但《死神放長假》的死神並沒有放棄,她決定親自把信送到那人手裡。

這就是本書的高潮了,究竟是何方神聖可以擊退死神呢?老實說看到這裡我就愛上這本書了。雖說也許、也許情節會有點牽強,可是就精神層面而言,藝術創作/行為確實(算是、有時候)能夠超越死亡,在那一段大提琴家為死神演奏巴赫的曲時,作者這樣寫大提琴家的內心獨白:

他心中有數,他並沒有羅斯托波維奇的才情,只有配合樂團演出的需要,他才有獨奏的機會,但此刻,夜深了,坐在這個女人的對面,狗躺在腳邊,在書籍、樂譜、樂曲的包圍下,他就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本人……

我看了這段好幾次,這就是活著!能戰勝死神的人不是家財萬貫、不是大藝術家,而是一個養狗的小音樂家,請原諒我畫了動物重點。

謊言的年代:薩拉馬戈雜文集

謊言的年代:薩拉馬戈雜文集

盲目(世紀新版) (電子書)

盲目(世紀新版) (電子書)

投票記 (電子書)

投票記 (電子書)



作者簡介

馬來西亞華人,苟生台北逾二十年。美術系所出身卻反感美術系,三十歲後重拾創作。作品包括散文、詩、繪本。著有《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馬惹尼》《我的美術系少年》《馬來鬼圖鑑》等十餘冊。最新作品為《多年後我憶起台北》

2020 年獲OPENBOOK 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桃園市立美術館展出和駐館藝術家;2021 年獲選香港浸會大學華語駐校作家、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灣書寫專案〉圖文創作類得主、鍾肇政文學獎散文正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散文優選、金鼎獎文學圖書獎;2022年獲台北文學獎年金類入圍。
 
曾任臺北詩歌節主視覺設計,作品三度入選臺灣年度詩選、散文選,獲國藝會文學與視覺藝術補助數次,現於博客來OKAPI、小典藏撰寫讀書筆記和繪本專欄。同事有貓三隻:阿美、來福、巧巧,每天最愛和阿美鬼混;也是動物收容所小小志工。

Fb/ IG / website : maniniwei

✎作家金句:「愛,就是去知道你所不知道的其他生命。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談「台灣新電影」,一定要提到無限的「愛、勇氣、希望」?

    既然我們都愛新電影,那為何我聽到新電影40,就像聽到民歌50一樣,只覺得有完沒完?我後來才搞懂,我真正厭倦的,從來不是新電影,而是後來的我們,怎麼「老是這樣討論」新電影的那種舊方式。新電影還可以怎麼談、怎麼理解後產生新的嘗試與解讀?

    845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談「台灣新電影」,一定要提到無限的「愛、勇氣、希望」?

既然我們都愛新電影,那為何我聽到新電影40,就像聽到民歌50一樣,只覺得有完沒完?我後來才搞懂,我真正厭倦的,從來不是新電影,而是後來的我們,怎麼「老是這樣討論」新電影的那種舊方式。新電影還可以怎麼談、怎麼理解後產生新的嘗試與解讀?

84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