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閃進腦海的念頭是害怕,但很快地這個念頭被榮譽感取代,我想我可不要這樣死去啊,每一個山難都會被記載在美國登山協會出版的《北美山難事件簿》中。如果裡頭寫著:「易思婷在前往大便的途中,失足滑倒掉入冰川裂隙,不見蹤影。」我可是要遺臭萬年,讓家族蒙羞啊。第三個念頭才是:「啊,我應該想辦法趕快停下來。」——《睡在懸崖上的人》
她一定可以在飢餓遊戲勝出!
所有的夢想都是從不可能開始。易思婷(小Po)的求學路程一帆風順,北一女、台大、美國賓大電腦博士,優秀、典型、乖巧,成長階段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好好唸書。她跑得慢、不會游泳、最擅長的運動項目是撿球,在努力達成父母期望的同時,傾聽心裡抹不去的那個聲音,不斷嘗試,尋找夢想的方向。捨棄高薪職位、穩定工作,奔向她想投注熱情的地方,從弱雞到攀岩好手,她嘗試過跑步、游泳、滑雪、鐵人三項、激流汎舟,爬遍美國數十個著名攀岩地,新書《睡在懸崖上的人》分享了她一路走來的經驗歷程,熱血沸騰、有血有淚,還碰掉了一小塊門牙。
「如果我喜歡一件事就有很大的動力,好玩的喜悅會蓋過折磨,就不覺得訓練很苦。」小Po說,為了爬得快、移動快,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加上日光照射時間有限,戶外活動的「效率」變得很重要,有時候甚至要睡在岩壁旁,等太陽出來就開始攀爬,「有沒有興趣真的有差,我以前最大的興趣就是睡覺,但當你真的很想把一條路線爬完的時候,就會很認份的起床。」
念理工的她,凡事講求邏輯分析,這也成為她的強項,以技術補強體力,尤其爬天然岩壁,面對風化造成的小坑洞、地層的裂隙,「我會先想好怎麼爬最流暢,手放哪、腳放哪,爬之前先把動作想好,回到小時候看武俠小說的情況。」流程之外,也拆解到細節去思考,專心練習每個基礎動作、捨去多餘的,「如果每個動作能省下2分鐘,重複30次就能省下一小時;原本爬三天如果可以減成兩天,你就能少帶很多東西。」
戶外活動不是競技活動,沒有分數、沒有輸贏,攀岩更是隔絕外界干擾,沒有手機、不能上網,只有你,跟你面前的岩壁。「我很喜歡攀岩的原因是,讓我可以很專注地解決一個問題。」回歸到單純的山林,每個決定都是你自己的選擇,成敗都要自己負責,小Po認為,「從事戶外運動,判斷自己能力到哪裡非常重要,也能夠在過程中發現自己性格的優缺點。」
可能有三十天不能洗澡、下山之後沐浴乳要洗到第三次才有泡泡、可能偶爾要「跳垃圾箱」(dumpster diving)翻超市垃圾桶裡的乾淨食物,即使看起來辛苦克難,「因為在做真正想做的事,所以我每天都很快樂。」2012年初,她和同是攀岩好手的男友買了輛旅行拖車,不是在攀岩,就是往攀岩的路上。未來,小Po想自己開創路線,去以前沒有人爬過的地方,嘗試「首攀」。她說,「面對新的岩壁,沒人告訴你路線,全靠你去發展路線,實際執行。」又像是武俠小說,武功都融會貫通了,就開始創造自己的劍法。
「其實攀岩運動在國際上女生已經爬得愈來愈好,甚至比男生還好,它是力量跟體重比的運動,攀岩動作常常需要彈性、技巧、靠頭腦,很適合女生。」對於戶外運動,她想推廣兩個重要的觀念,「要注意安全,大家只注重體力,腦袋怎麼想也很重要;另一個是『無痕山林』,東西扛得出去,也要扛得回來。」
精力充沛的小Po,說起話來總是笑,想要的東西在這麼多年的焠鍊下可以濃縮成一句話「可以追求夢想又餓不死」,攀岩為她帶來自信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她說,「擁有這麼多特殊技能之後,得到的最大資產就是我自己。」
延伸閱讀
1.【專訪】走進山裡,人的聯繫更緊密──楊世泰、戴翊庭《LIVE WILD山知道》
2.【書評】偷看探險家的筆記素描本,同感他們的脆弱、恐懼與美妙感受──楊世泰讀《探險家們的寫生簿》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