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高中生讀什麼

該不會大家以為測qPCR跟驗孕的方式差不多快吧 ?

  • 字級

qPCR實驗操作程序繁多,檢驗速度要跟驗孕一樣快是不可能的。qPCR實驗操作程序繁多,檢驗速度要跟驗孕一樣快是不可能的。


撰文/楊姍樺│台大生命科學院漁業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生命科學大概有二十年沒有像現在這麼受到歡迎了吧?想想這些年,生科因為有那麼句「一日生科終生顆顆」,讓踏入這領域的學子越來越少,繼續探究的人也越來越卻步。誰知,疫情肆虐的這幾週,生科變成網路上的顯學,從病毒本身、傳染途徑、檢驗方式到疫苗研發,我的遠距教學對象除了本來的學生,還多了眾親友。也因為這樣,我才發現,原來諸多親友們以為qPCR檢測跟驗孕一樣快,所以不解檢測為什麼會塞車。

現在我們常在媒體聽到快篩陽性後要做的PCR,其實指的是qPCR。PCR跟qPCR基本技術都是要將看不到的核酸分子的量複製再複製,放大到方便我們觀察。因為應用的層面很廣,所以幾乎生命科學相關的學子都得學。而PCR跟qPCR的差別在前面那個“q”,這個“q”表示能清楚知道核酸分子的數量。有時定量的資訊比較有用,好比說有沒有台積電」跟「有一張還是一股台積電」,提供了不同程度的訊息。

而要被認定有沒有確診,知道病毒核酸分子的「量」是必要的,所以得靠qPCR檢測。qPCR檢測結果會用Ct值來表示。簡單說,Ct值就是病毒核酸分子需要被放大到可以看到的次數。如果原本病毒核酸分子的量比較多,需要放大次數就不用多,那麼Ct值就會小,所以數字越小就越不妙,Ct值低於34就被認定是陽性。

只是,qPCR機器雖然跑得快,但是上機之前,有很多很繁瑣的工作要做。

COVID-19是RNA病毒,也就是說它的核酸分子是RNA。RNA跟DNA都是遺傳物質,但RNA沒DNA穩定,這是為什麼犯罪影集講的都是DNA證據而不是RNA證據,因為RNA容易瓦解,不太可能留在環境當證據所以,從檢體中萃取病毒的RNA之後,要先將RNA做一個反轉錄的動作變成比較穩定的DNA型態(我們稱為cDNA),然後才能上機進行qPCR。

就是因為RNA的不穩定,qPCR定量檢測在操作過程需要很小心,普遍來說學生們聽到實驗作DNA或一般PCR都笑得出來,聽到RNA加上qPCR大家就會一片寂靜。畢竟,如果可以簡單,誰想要複雜呢?(只有老師吧?)

不過,看在前陣子明明大家還在瘋股票,這陣子大家都在討論生科了,而且一個比一個認真,相信之後生科學子面對RNA與qPCR也會充滿動力(吧)!




\\ 病毒科普Q&A//


 

Q.因疫情警戒,您最近最常被問的病毒問題是?

平平都是病毒,為什麼我們對COVID-19的態度跟對流感病毒的態度差這麼多?這是因為COVID-19的高傳染力。一般流感病毒也是有能力讓病人變成重症的,只是,它們傳染能力沒COVID-19這麼高,當感染總人數不會在短時間變得像COVID-19那樣多,也就比較不用擔心在短時間消耗掉醫療資源,重症的人也能受到完整的照顧,致死率也比較能夠被控制。


Q. 病毒留在紙上的時間大概多久?圖書館借回來的書,該怎麼消毒 ?

根據國外的研究,病毒在塑膠停留的時間是最久的,可以到三天;再來是不鏽鋼製品,大概可以待兩天;紙類的話,病毒可以停留一天;金屬的話,大概就是幾個小時。的確,也不好對著從圖書館借回來的書噴酒精啦!那怎麼做比較好呢?擔心的話,就忍住放個一天再翻閱吧。

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就算是獨自在家看書工作,不管摸了什麼,觸碰眼口鼻之前,都先洗手最保險了


Q. 理想的外出著裝應該是?穿長袖會比較安全嗎?

通常我出門會加一件長袖薄外套,除了可以防曬,也是方便一進室內就能馬上脫下。最近外出的時間很少,多半是下樓接收物品,或是出門倒垃圾,儘管如此,也建議只要是有機會和外人接觸到,而且進入屋內不會馬上洗澡換衣服的話,那就加件外套吧。我比較建議,不用戴手套,摸完東西之後就洗手,戴了手套,通常不會馬上洗,所以難保沾到上面的病毒和細菌不會在家裡待一陣子。

Q. 生食(如生魚片)會比較受COVID-19病毒的汙染嗎?煮熟的食物會比較安全?

病毒是要在活的生物上才能生存,理論上在生食上是存活不了太久,但如果剛剛好就沾在上面而被吃下去了,就像沒洗手就拿東西吃一樣有風險。加上,生食跟我們一般碰觸的物品不同,我們不會拿酒精去消毒,所以,對生食來說最好的消毒方式就是加熱囉!其實吃生食比較需要擔心的是細菌的感染,細菌能在非活體上增生,保險起見,煮熟比較安全喔!

Q.家中寵物聞到網購的紙箱會有染病的風險嗎?

目前沒有例子是貓咪聞了紙箱而確診的案例。國外寵物確診的例子,也是因為飼主確診而傳給動物的,所以飼主先確保自己不要感染比較重要喔!如果真的擔心紙箱上面有沒有病毒,建議收到紙箱的時候先噴酒精,然後放在貓咪不會接觸的地方放個一天,這樣比較保險。只是,家裡紙箱還是不要累積太多,因為,紙箱也是蟑螂的溫床啊,蟑螂會吃紙箱的一些黏膠,加上紙箱縫隙多 而且又保暖,建議不要在家中囤積紙箱。(雖然貓看到可能會很興奮啦!)

※ ※ ※

以上的解答,是一般生科系大二到大三的等級的科普知識如果還想更關注這個議題,可以選讀這些作品:

這本是幾本瘟疫疾病相關的科普書中,我最常拿出來翻閱再翻閱的。閱讀一本書對我來說最困難的就是從頭開始看到尾,而這本裡面的每個章節都相當完整獨立,像是短篇小說,閱讀起來就沒有壓力,而且情節緊湊到被置入科學常識也沒什麼負擔。

雖然書名很長(《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但內文不囉唆,它深入淺出漂亮地將基本微生物學的概念引導到相關的應用。這本在國內環境微生物學界引起了不小的話題,因為裡頭參考資料整理得非常好,專題討論課直接拿這本上都可以,學生可能還會比較投入。

如果疫情的新聞讓你覺得焦慮,病毒資訊看多了覺得很膩,但又想再深入了解一點生命科學的話,建議可以讀這本。本書的主角是病毒無法具有的粒線體,所以可以放心,不會讓你讀到跟病毒相關的資訊。內容有點難度,卻又不艱澀,非常適合待在家中追劇以外的時光。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

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

我擁群像

能量、性、死亡:粒線體與我們的生命(15周年新版)

能量、性、死亡

 



  延伸閱讀   

1.【高中生讀什麼✈】會「中二」不只是人類 ——《動物們的青春》
2.【高中生讀什麼✈】她在十六歲時生物課上的小疑惑,揭發人類醫病關係最模糊與隱諱的一頁──《改變人類醫療史的海拉》
3.【親愛的十七歲】台灣資奧金牌少年何達睿「從零到一」的逐夢之路
4.【高中生讀什麼✈ 】融入生活情境的生物課──野鳥就是距離最近的野生動物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中秋連假懶得出門提案:好好計畫下一次的旅行

假期只有三天,去那裡都覺得時間太短,不如趁這個機會好好安排下一次長假的旅行!

107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