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親愛的十七歲

凌性傑:青春是在逆風飛翔的路途中看見自己的尊貴

  • 字級

 

召喚日常變成詩的隊伍,詩是凌性傑的生命之花。( 照片由作者提供,攝影:賴小路 )召喚日常變成詩的隊伍,詩是凌性傑的生命之花。( 照片由作者提供,攝影:賴小路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寫作這件事,凌性傑邁入第三十年了,從十七歲的少作,到絕版的夢幻詩集,他在時間的格子淘金,堅定信仰。凌性傑說:「書名中的那個『你』是多義性的,可能是不同人物,或我私心指涉的誰,也或許不存在現實世界,是我信仰的神或其他,甚至一種概念,詩與美,或對文字的想像。真正艱難的,其實是『相信』。」接下來請看我們的訪問──



  

致十七歲的自己:生命並不虛妄,自己的意義自己找。
 

Q.還記得自己十七歲時的樣子(或心情)嗎?可以形容一下他是個怎麼樣的年輕人?

凌性傑:十七歲的自己,肥胖、自卑、苦悶,在陰鬱之中渴望陽光,想逃脫體制,想離家出走,想要讓自己活得更自由。在那段過度敏感的青春期,一方面迷戀孤獨,一方面又渴望群體的慰藉。常常一個人在城市漫遊,累的時候潛入書店閱讀。也常常報名文學、健走營隊,認識許多興趣相近的朋友。

 

Q.有沒有代表十七歲的物件和照片,並說明一下照片背景故事。

凌性傑:很珍惜自己得到的第一座文學獎,是明道文藝全國學生文學獎,名為金翼獎。拿到獎座的時候,在回家的公車上跟獎座一起拍照。很感謝這個獎帶我飛翔,拯救自卑又苦悶的自己。

十七歲的口琴。( 照片由作者提供 )十七歲的口琴。( 照片由作者提供 )

有一隻口琴,高一吹了一、兩個月,因為吹功不佳、嘴巴破皮,於是就放棄了。當時因為太喜歡賴英里吹長笛的樣子,請家裡開樂器行的同學幫我買了長笛,學了一陣子終於承認自己沒天分,將它轉賣出去。雖說對樂器沒天分,但我會一輩子喜愛音樂的。

十七歲擔任雄中青年(校刊社)社長,做出了自以為厲害的校刊,封底寫了假鬼假怪的詩。這本校刊讓我覺得很熱血。

還有,一直珍藏著教育部高中生文藝營的創作作品集,裡面的得獎作品讓我獲得保送中文系的門票,深深感謝!

 

(照片由作者提供)人生第一次獲得全國學生文學獎,在高雄客運五號公車放學途中凌性傑留下珍貴的影像。  (照片由作者提供)

 

敏感的青春期,一方面迷戀孤獨,一方面又渴望群體的慰藉,
讓凌性傑決定投入文學,並致力參加各類藝文活動。(照片由作者提供)敏感的青春期,一方面迷戀孤獨,一方面又渴望群體的慰藉,
讓凌性傑決定投入文學,並致力參加各類藝文活動。(照片由作者提供)



Q.倘若讓你談談你的十七歲,想問當時有沒有哪一本書/哪一首歌/哪一部電影或者(政治)新聞事件,是你十七歲的重要標記?或印象深刻甚至影響你深遠的?

凌性傑:在電影院看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自己的青春竟然與一九六〇年代的青春騷動相互呼應,覺得不可思議。買了電影原聲帶,晚上常常聽這個入睡。後來進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拍攝的校園任教,或許真的是命運帶我來的。

另外,跟同學借來大捲錄影帶《索多瑪一百二十天》《感官世界》,挑戰自己的思想界線,驚嚇多於感動。我戲稱這是一代人的高級娛樂。

一九九〇初期,我已經意識到,身體跟思想都要解嚴。

 

 

Q.當時的偶像明星是?

凌性傑:
周慧敏。
成年後的人生,才明白流言傳來傳去是怎麼一回事,殺傷力有多麼可怕。周慧敏唱的流言,一直都很有安慰的力量。音樂錄影帶裡,她的表情讓我看見,溫柔可以有如此強大的力量。

 



Q.當時你最困擾以及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麼?


凌性傑:
最困擾的問題是,自己不夠愛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不夠愛自己。

最開心的是,即使自己不完美,還是能被人所愛。有一位同樣被留級的帥氣同學,趁著清明連假,帶我跟另一位同學搭船去澎湖玩。(當然,我們沒有在演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回來的航程,寫了一首詩,叫做黑夜的海上。

 

 

Q.十七歲的你,影響你重大的書有哪幾本?是否有一套自己奉行的哲學?至今仍沒有改變嗎?(或改變了)

凌性傑:
《沈從文自傳》(聯合文學版,附有小說《邊城》)、蕭麗紅《桂花巷》、鍾曉陽《哀歌、《瘂弦詩集》、蔣勳《多情應笑我》、《古詩十九首》……,這些作品有一個共同的特質,讀了可以讓心靈柔軟不僵硬。

用文學的、藝術的眼光去理解人生,讓我比較能夠在現實生活裡創造美感。有了文學閱讀經驗,讓我更加喜歡典雅的事物。庸俗是品味的大敵,這個想法從來沒有變過。

Q.現在的你,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想對十七歲的自己說什麼?

凌性傑:
謝謝你,忍受過許多無法忍受的事,始終相信有一種更好的人生。
謝謝你,那麼認真而且熱烈地愛過、生活過。
我想給你一個擁抱,告訴你,生命並不虛妄,自己的意義自己找。
不要怕,像格瓦拉說的那樣,「堅強起來,才不會丟失溫柔。」


Q.給現在十七歲的同學的一句話?

凌性傑:
親愛的十七歲,真正的勇敢不是不畏懼,是能承受。

Q.如果可以將青春下定義,你認為青春是什麼?

凌性傑青春是什麼?青春是在逆風飛翔的路途中看見自己的尊貴。

 



不要擔心孩子跌跌撞撞,
受過傷的人通常比較勇敢,也比較溫暖


Q.你同意讀詩是年輕人的專屬,讀詩的年齡是有「賞味期限」的嗎?

凌性傑:我希望我能夠一輩子讀詩,一輩子寫詩,穿透時空限制,告訴自己:「詩是失去,也是珍惜。惜之不盡,遂不斷回望。回望與想像,彷彿若有光。」

少年讀詩,使感覺靈敏。中年讀詩,則令人看見許多自身的局限。尤其中年記憶力的減退,更讓人懷念少年的強記之功。然而少年時體會不出的情味,非得要等時間過去了,受過傷吃過苦頭了,才能知曉文字背後的諸般感喟。

在任何年紀,只要願意,每天都可以送給自己一首詩。

 

Q.是什麼觸動你寫詩?你的寫作是否有受到哪些作品的啟發?

凌性傑:詩是一種迂迴傳遞的形式,某些心情是那麼曖昧不可明說,寫詩就是我最光明的祕密。寫詩常常是因為一時衝動,偶然與某些人事物相遇,覺得心裡的機栝被觸動了,然後想要訴說,像唱歌那樣地訴說出來。

回顧青春,遇到喜歡的對象,想要告白的時候,我就會衝動地大量寫詩。

我的文學技巧來自於幾位陪伴者:屈原、王維、杜甫、蘇軾、曹雪芹,他們都是有個性的人,也都是好人。此外,九〇年代的流行音樂影響我的聽覺,聽著聽著,常常有一些聲音呼喚著我,要我把心裡的想法或感情寫出來。

閱讀哲學作品的時候,腦中不時有電光火石,我喜歡把那些美麗的思想路徑變成詩。我的讀書筆記,偶爾會不經意迸出一兩句詩。

Q.有很多作家認為寫作是一種儀式,你認為寫作是什麼?

凌性傑:寫作是──跟自己對話,跟他人對話,跟世界對話。在對話的過程中,完成能量的傳遞,盡情觸碰愛、美、真實與永恆。

Q.你認為創作者的寫作目的應該要始終如一?還是常常改變?你屬於哪一種?

凌性傑:我常常覺得,寫作(創造)本身就是最主要的目的,其中有莫大的樂趣,無中生有的樂趣。關於寫作的目的,我似乎從來沒有動搖過。書寫的過程中,我很享受跟自己對話的狀態。當書寫完成了,每一篇作品都是機緣巧合帶來的禮物。

Q.創作這件事,對於一個年輕人的性格養成,有什麼影響?一個喜歡創作的人和一個不喜歡創作的人最大的差別是?

凌性傑:創作讓我獲得最絕對的自由,最能超越於現實的自由。一個熱衷創作的人,知覺會比較靈敏,有助於改造枯燥的日常生活。如果無法創作,欣賞他人的創作一樣也很美好。

 

凌性傑十七歲時主編雄中青年校刊封面 (照片由作者提供)。凌性傑十七歲時主編雄中青年校刊封面 (照片由作者提供)。

Q.很多「大人」會認為,寫作是浪費時間的,在你年輕時的創作經驗裡,曾遇過「大人」的阻撓嗎?若有,當時你是如何處理、克服的?

凌性傑:我很幸運,即便在有升學壓力的情境下,周遭的家人師長朋友都很鼓勵我從事文學創作。更幸運的是,因為創作成果跟文學獎項的累積,我得以保送大學,進入師大國文系就讀。最要感謝的是我的媽媽,她一直不知道我在讀些什麼、寫些什麼,但給了我充分的選擇自由(加上豐厚的零用錢可以買書),不干擾就是最強大的溫柔。

 

Q.(承上) 如果你可以對「大人」喊話,你想說些什麼?

凌性傑:青少年的夢想是奢侈品,值得好好守護。

不要擔心孩子跌跌撞撞,受過傷的人通常比較勇敢,也比較溫暖。為自己的夢想負責,是青少年自己該學會的。

 

Q因為老師在第一線教學現場,面對目前大考試題強調素養導向,不僅需要在有限的考試時間內快速閱讀破萬字的長考題,平日更需大量閱讀各種類型的文本來提升閱讀理解能力,老師自己也編輯了很多文集,想請問老師有什麼建議學生的方式?

凌性傑:就我自己的經驗,創作最好的老師就是閱讀。

我從高中時期就很習慣抄讀,把喜歡的字句親筆抄寫在小卡片上、筆記本裡,那時記憶力好,反覆翻看幾次就會記住那些精彩的想法或感受,寫作文的時候就有強大的資料庫可供隨時取用。

蘇東坡說得好:「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讀得多、讀得廣,深厚累積,就會擁有辨識的品味,閱讀理解能力跟寫作能力同時都會有進展。如果真的不知從何入手,閱讀各類選集是一個不錯的起點。

想要精進閱讀能力,不妨以一本書作為基礎單位,進行長篇的、系統性的閱讀。一本接一本地讀下去,有助於培養長時間的專注力,也更能體會閱讀的樂趣。現在的測驗題,有時候考的是閱讀長文的耐性。

 

( 照片由作者提供,攝影:賴小路 )凌性傑認為:寫作者的責任是忠於自己、忠於藝術,一手觸摸真實,一手觸摸永恆。
( 照片由作者提供,攝影:賴小路 )

 


關於日常的小小逃亡
逃亡的心得也會是很美麗的詩。

 

Q.不論是發表在PTT,或是IG或FB或是紙本,發表介面的改變,使得讀者的閱讀習慣與作者的創作習慣也跟著變化。IG寫詩,也是新一代年輕作家普遍的現象,自媒體的力量足以撼動傳統紙媒。就你觀察年輕一代會因應社群軟體功能,形成新的敘事風格嗎?

凌性傑:社群網路上的詩,常常有「警句」的效果,穿透力很強。新的敘述風格產生,很可能來自於生活情境的變異。人與人、人與世界的關係變了,必須創造出新的句法、新的節奏才能寫出這個時代的心聲吧。不管風格怎麼變換,我想所有好詩都是最真誠的,心的聲音。

 

Q.就你自己的經驗,會因為「介面」改變,改變原創的初心嗎?

凌性傑:創作跟發表的介面改變,一點都不會影響到創作的初心啊。

創作者最大的幸福,應該是保有訴說的熱情。有話可說的時候,我有時從容地拿出紙筆書寫,有時則是迫不及待打開手機記下。為自己而寫的喜悅,一直都在。

 

Q.因為詩,衍生了更多的創作可能,你有特別追蹤的作者嗎?是否請你談談兩~三位你喜歡的詩創作者,以及喜歡的原因?

凌性傑:一直喜歡孫維民、羅智成、零雨、陳育虹、羅任玲這幾位成熟的詩人,他們的詩對我來說,是一種背對世界的聲音。或許詩就是他們隱逸的田園、山林,讀他們的作品常常可以感受到留白的力量。

也很喜歡崔舜華、陳柏煜、詹佳鑫、吳緯婷、曹馭博……(有好長一串名單),他們的作品中有熱愛、有信仰,氣質很迷人。

 

Q.你如何篩選日常變成你創作的素材?

凌性傑:最常見的日常是捷運車廂,以及不宜行走的顛簸人行道,城市的噪音、擁擠與不適。在這樣的日常裡,煩惱泥中可以種花。詩就是我的生命之花。

偶爾會選擇郊山行走,或是去海邊吹風看落日,那是對日常的小小逃亡。逃亡的心得也會是很美麗的詩。

更多時候,是在咖啡館啜飲能量黑水,無端地放恣想像,記憶裡、想像中充滿草木芳香、動物氣息,被我召喚來的生物、非生物,也可能變成詩意的隊伍。

Q.目前的大環境,你覺得對於詩創作者「友善」和「不友善」的部份,分別是什麼? 

凌性傑:可以自由自在地表達,不被成規束縛,是這個大環境最讓人開心的地方。
但有時候我發現,社群網路的惡意、圍觀、出征,很可能會扼殺一個創作者的天份。我必須背對這些惡意紛擾,才能護持一顆原本乾淨純淨的創作之心。

 

Q.你會因為時事的牽引而進行創作嗎?在這個世代,你認為寫作者的責任該是什麼?

凌性傑:某些時事衝擊力道太大,會讓我花好幾年的時間回顧,找適切的方式回應這樣的事。美麗島事件、解嚴、九二一大地震、九一一攻擊事件,都刺激我寫過不少詩。寫作者的責任是忠於自己、忠於藝術,一手觸摸真實,一手觸摸永恆。

( 照片由作者提供,攝影:賴小路 )( 照片由作者提供,攝影:賴小路 )

 

坦然接受十七、十八歲的少作,
每一次選擇增刪都是障礙賽。

 

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凌性傑詩文選

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凌性傑詩文選

Q.《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做到超越自己或別人的是?

凌性傑:我想我已經超越了自己的龜毛。編精選集是龜毛中的龜毛,每一次選擇增刪都是令自己難堪的障礙賽。能夠坦然接受十七、十八歲的少作,堪稱恥度破表。猶豫要不要收這些作品時,我做了一次能量清理,邀請十七歲的自己坐在我面前,對他說話。最後我告訴他:「我接受你了,我也開始喜歡你了,謝謝你幫我留住美好的記憶,請你留在這本書裡。」

 

Q.關於新作《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是否有為誰而寫?

凌性傑:書裡有不少詩文是有特定對象的,寫給親人、情人、朋友、同事、學生……。當然,一切都是寫給自己的。不論寫給誰,都充滿跟自己對話的痕跡。
比較感傷的是,年紀漸長以後,傷逝悼亡的作品也會變多。幸好可以藉著書寫,把想念的形狀保留下來。

Q.為什麼會選擇「信仰」當這本書的命題?

凌性傑:
因為相信是有力量的。相信變成信仰,力量就會更強大。
我想在書裡封印幸福能量,送給讀到這本書的每一位讀者。

 

Q.請用一句話形容《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這本書?

凌性傑:人生實難,難的是珍惜每個當下,讓每個當下都閃閃發亮。

 


 

凌性傑作品系列 

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凌性傑詩文選【博客來獨家親簽版】

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凌性傑詩文選【博客來獨家親簽版】

文學少年遊:蔣勳老師教我的事

文學少年遊:蔣勳老師教我的事

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二版)

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二版)

男孩路

男孩路




關於│凌性傑 

1974年生,天蠍座O型,校刊社,高雄人。

中學就讀於高雄縣鳳西國中、高雄市立高雄中學。臺灣師大國文系、中正中文碩士班畢業,東華中文博士班肄業。曾獲台灣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

中學時期喜歡蘇慧倫、林憶蓮、萬芳、張國榮、張雨生。一直喜歡文學,喜歡唱歌、看電影、吃美食、旅遊、欣賞好看的人事物。

高中體重最重達到七十八公斤,升大學的暑假減重二十公斤。謹記瘂弦老師在文藝營的教導,他說肥胖是詩人的恥辱。為了遠離恥辱,持續練瑜珈、有氧運動、重量訓練。

 



 延伸閱讀  

1.【青春一起讀】怪獸:Think like a master, Play like a monster
2.【青春一起讀】鄭宜農:潛藏在成長片段裡的孤獨,各式各樣,就像在培養皿滋長的菌物
3.【青春一起讀】林予晞 :技術是通往自由的道路
4.【親愛的十七歲】國際美人鍾明軒:「不要問自己要不要,請問自己想不想。」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懷念吳岱穎】「詩像是一扇玻璃窗,透過窗你會看到作者的表達,但有時也看到自己的倒影。」

詩人吳岱穎於2021年6月19日離世。「我睡在世界的呼吸裡 夢著世界的夢,在夢中 高速旋轉的星雲小如鴿卵 包容無數狂奔的星辰 這是我最初的居所 最安靜的宇宙」(引自吳岱穎〈夢遊者〉)一同回顧詩人與OKAPI分享過的閱讀與詩。

255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