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詩人╱私人.讀詩

詩的直角座標系:到底什麼是詩呢?

  • 字級



這不是個比喻,讓我們真的來畫個直角座標系:X軸代表作者對待詩的態度,Y軸則是讀者對待詩的態度。在這裡,把「詩」替換成「文學」或「藝術」也是可以的。


接著我們會有兩個確定無疑的象限:首先是第三象限,它代表的是作者不將自己寫的東西看待成詩,讀者也不將這樣的東西看待為詩,很好,那它就不是詩。再來是第一象限,代表了作者將自己寫的東西看待成詩,讀者也把這樣的東西看待為詩,幾乎也沒什麼爭議,它就是詩。但是另兩個象限就非常有趣了。

最特別的是第二象限,作者不認為自己寫的是詩,但讀者卻把它讀成了詩。事實上,這也許是最常見的狀況。想想國文課本裡一堆莫名其妙的東西吧,有哲學作品(比如荀子的〈勸學〉篇),有歷史作品(司馬遷的〈鴻門宴〉),有書信(〈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甚至還有公文(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可能作者都並沒有特別想把它寫成文學作品,但我們都把它讀成了文學作品。其實只要你願意發揮想像力,甚至可以把一切文字都讀成具有詩意。

最尷尬的是第四象限,作者自認為在寫詩,但沒有人認為那是詩。一般人可能較少遇見這種狀況,但身為一個國文老師,這是我的日常。學生經常滿懷「真誠」與「熱情」地寫作,但效果並不好。畢竟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無法展現出語言的美學效果,具備再多「我要成為一個詩人」的信念都沒有用。這時你可能還是需要經典作品的指引,來告訴你大概什麼樣的東西,可以被稱為是詩;而不只是關起門來自嗨就可以。

有時第二與第三象限、或者第一與第四象限,會有垂直性的移動。也就是不管作者自認為那是不是詩,讀者都可能重新將它拋棄或者拾回。於是我們感知到,在詩、文學與藝術這件事上,讀者多麼重要。作家與作品就像是股票,漲跌是常見的事,陶淵明在魏晉南北朝並不特別受到注意,但一路竄升,到了唐宋已經變成了飆股,並一路漲停至今。相反的,每個時代也都有當下紅火的作家,後來卻被掃進了歷史的角落。讀者的品味、歷史的評斷,從來就很難捉摸。「經典」如果是個型男,你跟長輩兩代之間的眼光通常會不太一樣,我們只能期待更久遠的時間,做公正的裁判。

我們也注意到,在第一與第二、第三與第四象限之間的平行移動,不太會發生,那是因為作者應該是個清醒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更可能的原因是,沒有人是作者,可以真正確定作者的意圖,也就是說,X軸可能無法完全脫離Y軸的影響。

最後,什麼是詩、文學、藝術呢?第一象限絕對沒問題,但往往擴及第二與第四象限,因此從四分之一到四分之三都是候選範圍;而且象限之間是流動的,某些「文學作品」最後被打入了第三象限,變得什麼也不是,另外一些第三象限的東西後來竟被拔升成為「文學」……。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作者的心」與「讀者的心」之間,我們尋找著也等待著,各種偶然的交會,綻放出寂寞的光亮。


作者簡介

1979年生,高師大國文所碩士,現任高雄女中教師。

曾獲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詩首獎、台灣文學獎、吳濁流文藝獎、打狗文學獎、大武山文學獎、花蓮文學獎、詩路年度網路詩人、優秀青年詩人等。作品發表於各報紙副刊與雜誌,並被收入許多詩選中。

出版作品──
詩集:《此刻是多麼值得放棄》《連陽光也無法偷聽》
絕版作品:《面對》、《等待沒收》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當生活有點厭世、覺得自己有點邊緣,這些文章比心靈小語更療癒

腦中冒出「不想努力了」「人生怎麼這麼難」的時候,你需要的是一點負能量。一起來看看這些人的人生如何比你難。

507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