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熱門專欄

【詩詞扭蛋機】古人育兒法:女孩不呆,只是裝傻

  • 字級



陪小學生讀詩詞,有時候亂念,有時候認真教;
就像扭蛋機,下次念哪首詩,我自己也不知道。



「我女兒本來喜歡小夫,後來因為她的好朋友小花也喜歡小夫,所以女兒就在心裡跟他分手了。」
「哈哈哈,我女兒也說小花每天都會說她喜歡小夫。」
在校門口等小學生放學時,聽其他媽媽說起班上戀情進展,目前看來小夫是大眾情人了。而且小一生好可愛,說起自己喜歡誰,都不會害羞喔。

今天戀情又更新了:「小夫向靜香告白了,而且靜香也接受了。」
「哇,那小花會不會很傷心?」
「好像還好,我女兒就和小花一起祝福他們能在一起久一點。」
「還祝福咧……」少年不識愁滋味啊,分分合合,非常坦然。

後來,跟小學生回家路上,我問她:「聽說小夫跟靜香告白了,那靜香喜歡小夫嗎?」她對這種事似乎不太感興趣,回家後很少提,滿想知道她有沒有融入同學的生活。
「靜香對他沒有喜歡,也沒有不喜歡,所以覺得小夫喜歡她也沒關係啦。」她說得很淡定,但……這樣對嗎?小女生的世界愈來愈複雜,深不可測啊。

現代人特別早熟嗎?說是也是,說不是也不是。古人可能十三、四歲就準備結婚(李白〈長干行〉大家都讀過:「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但不會在七、八歲時出現這種告白戲碼。

不過古代小孩養成過程,男女孩的差異非常大,這篇先說女孩,而且先說一個接近神話的故事:徐惠。

據說(註1)徐惠五個月大就會說話(不是七坐八爬嗎?她還不會坐就會說話了),四歲通《論語》和《詩經》。八歲自己學會寫詩文,她父親是當朝大臣徐孝德,便要她學《楚辭‧離騷》寫一首詞,她因此寫了這首,嚇壞了老爸:

〈擬小山篇〉    徐惠
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

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詩中說,我仰望著幽谷山巖時美目流盼;手撫著桂樹枝椏時低頭凝想。一千年前,你說我們會再次相遇,你怎麼獨自離開了呢?

這種千年一遇的愛情,的確很像小女孩的幻想文。不過老爸會嚇壞,問題出在「荃」,這個字本來是指香草,但是在屈原〈離騷〉「香草美人」的含意中,「荃」是代指君王,例如「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就是說「君王為何不能體察我的內心」。所以,小徐惠這首詩,不就是說皇上忘了和她的約定,沒有來帶走她嗎?

皇上的事可不能亂說話,老爸知道徐惠寫了這首詩的事情遲早瞞不住的。果然,唐太宗李世民聽說後,就召徐惠入宮當才人了。據說她入宮後仍然手不釋卷地讀書,並且能寫出漂亮文章,長大之後升為充容(九嬪之一)。後來李世民四處調兵出征或大興土木蓋宮殿時,她還會上疏勸諫,果然是有讀書的好女孩。

不過我滿懷疑這件事是父親徐孝德一手安排、自導自演的。後來徐惠的妹妹則嫁給了唐太宗的兒子唐高宗李治,成為徐婕妤(註2)(唐朝倫理關係有點亂)。

離開皇宮來到人間,會發現古代文人筆下的小女孩都是呆子。這都要怪西晉時曾經造成「洛陽紙貴」的左思,因為他寫了這首詩:

〈嬌女詩〉(節錄)    晉・左思
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小字爲紈素,口齒自清歷。

鬢髮覆廣額,雙耳似連璧。明朝弄梳台,黛眉類掃跡。
濃朱衍丹唇,黃吻瀾漫赤。

左思的嬌嬌女字紈素,長得可愛白皙,說話口齒清晰。瀏海蓋著扣頭,兩耳白如玉璧。早上爬上媽媽的梳妝台,畫起眉毛像掃地。又偷拿口紅,把小嘴巴畫得又大又紅GIGI。

如果是今天,可能還會加上偷穿媽媽的高跟鞋吧。古代文人寫男孩時,主要寫他們如何聰明早慧,例如李商隱寫外甥的名句「十歲裁詩走馬成,雛鳳清於老鳳聲。(註3)」但從左思這首詩已經可以窺見,古人對女兒不期不待,只想記錄她呆呆的一面。後來的文人也繼承這個傳統,例如杜甫:

〈北征〉(節錄)    杜甫
瘦妻面復光,癡女頭自櫛。學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

移時施朱鉛,狼藉畫眉闊。生還對童稚,似欲忘飢渴。

安史之亂後,杜甫歷經千辛萬苦加恥辱,總算回到分隔一年多的家人身旁,只見妻子衣衫襤褸,兒女餓得面色慘白,床帳雖已拆下來補衣服,但女兒的裙子也只夠蓋過膝蓋。可能因為他回來了,妻女很高興,便拿出僅存的化妝品,瘦妻臉上重現光彩,癡女自己梳頭,臉上隨手亂抹,口紅和眉毛都畫得亂七八糟。自己歷劫歸來,看見稚嫩的小孩,簡直可以忘了飢渴。

看見女兒這一幕就可以忘了飢渴,我想是因為在更加飢渴的一年多裡,他一定每天想念:癡女是不是已經會學媽媽化妝了?小女孩的一年,可不是大人的一年啊!

杜甫的經歷有點太淒慘(他的人生太難)。看一下承平時期,詩人一樣喜歡記錄小女孩的「癡」:

〈幼女詞〉    施肩吾
幼女纔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古人習俗在七夕拜月「乞巧」,但小女孩兒才六歲,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巧、什麼是拙,竟然也在堂前學人拜起新月來了。

這首詩雖然寫得很可愛,但我覺得施肩吾這位把拔也太不了解小女孩了,六歲已經幼兒園大班要上小學了,她當然知道什麼是巧什麼是拙啊!我小一的女兒就應該比我還會縫衣服……小女孩拿口紅、眉筆亂塗一通,只是覺得好玩,根本不是因為她們不懂。所以,將自己的女兒寫得又癡又呆,只是反應這些爸爸自己主觀的期待吧。

這麼一說,只能佩服李商隱,他比較懂女孩的成長經歷:

〈無題二首〉其一    李商隱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

左思、杜甫請瞧瞧,八歲已經很會畫眉囉!亂畫只是逗你們開心啊。再來十歲去踏青,想用蓮花(芙蓉)做成裙子,這裡字面上雖然用了屈原〈離騷〉的「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但是別管屈原,請參考我之前〈聞採蓮歌〉那篇,李商隱寫到蓮花都沒好事,這裡不說蓮花而說「芙蓉」,也是故意諧音「夫容」,心中已經「憐偶」、「憐子」、「偶斷思連」地思春了。十二歲學彈箏,非常認真喔,連手指上的銀甲都不曾卸下,是想彈給誰聽呢?十四歲開始過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六親不認,只等著嫁人的生活。此時,她已經什麼都懂了,不然怎麼可能十五歲突然就會傷春哭泣了?

看過李商隱這首詩再看歐陽脩這首詞,就知道,古代的小女孩啊,一點都不呆,只是在裝傻,這是她們保護自己的方式:

〈玉樓春〉    歐陽脩
金雀雙鬟年紀小。學畫蛾眉紅淡掃。盡人言語盡人憐,不解此情唯解笑。

穩著舞衣行動俏。走向綺筵呈曲妙。劉郎大有惜花心,只恨尋花來較早。

歐陽脩在酒席上看見這位小舞女,頭戴金雀、髮結雙寰,年紀雖然還小,但已經能畫淡淡蛾眉。揪と媽て等一下,歐陽脩你是不是想到張祜的「淡掃蛾眉朝至尊(註4)」?那是形容楊貴妃姊姊刻意淡妝以爭寵啊!警察叔叔,歐陽脩有點居心不良。這個小舞女知道嗎?似乎每個人都很憐惜她,不過她看來還不懂愛情,只懂得陪著大家笑,「不解此情唯解笑」,幸好這些男人不懂,這只是裝傻,「不解此情」的絕對是男人。

看著她的舞姿曼妙,座上嘉賓也大起憐香惜玉之心,只恨她的年紀還太小,自己太早來尋花了。「劉郎」典故出自劉晨、阮肇入山遇仙女,留宿半年的故事;「尋花來較早」反用了杜牧的典故,杜牧曾與一小女孩的母親約定,十年內一定來娶她,不過他十四年後才回來,女孩已嫁人,因此惆悵感嘆「自是尋春去校(較)遲(註5)」,自己太晚來。歐陽脩這首詞則是感嘆自己太早來了。警察警察,就是這個人!

希望這個「不解此情唯解笑」的女孩可以裝傻裝得久一點。如果不懂得裝傻呢?據說(註6)唐代著名的「掃眉才子」薛濤,九歲時父親出了一個上聯「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要她寫出下聯,而薛濤對了「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結果父親聽了憂心忡忡,唉唉,小女孩怎麼可以說這種「送往迎來」的話?後來父親過世,她當了樂伎(沒看到史料說她擅長什麼樂器,那應該是唱歌吧),幸運遇到賞識她的西川節度使,她也脫離樂伎身分,並以其才華成為「萬里橋邊女校書」(校書是古代官職)。文名和豔名遠播,元稹、白居易、劉禹錫等當代大詩人都和她有詩文唱和。

「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這故事我總覺得有點「自驗預言」的味道。後來她當了女道士,在那個動亂頻仍的年代,安然歷經十一任西川節度史「皆以詩名受知」,而且能自製十色書箋喔,就是有名的「薛濤箋」。

唐代著名的「掃眉才子」薛濤 (圖/wiki


有些事,到底是早點懂比較好,還是不要太早懂呢?人生如果再來一次,小徐惠會不會裝傻?據史書說,李世民死後,她「哀慕成疾,不肯進藥」,或許那真的是愛情吧,她於隔年過世,得年24歲,死後加贈「賢妃」。

然後我突然發現,或許左思和杜甫寫到女兒時,是故意將她們寫得又呆又癡的。

還好我們是活在現代。

────────────
註1:《新唐書‧后妃列傳》:「太宗賢妃徐惠,湖州長城人。生五月能言,四歲通《論語》、《詩》,八歲自曉屬文。父孝德,嘗試使擬〈離騷〉為〈小山篇〉曰:『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孝德大驚,知不可掩,於是所論著遂盛傳。太宗聞之,召為才人。」 back 
註2:《舊唐書‧徐堅傳》:「堅長姑為太宗充容,次姑為高宗婕妤,並有文藻。」  back 
註3:〈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二首〉其一:「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back 
註4:張祜〈集靈臺二首〉其二:「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back 
註5: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  back 
註6:見明鍾惺《名媛詩歸》卷十三。  back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同樣是媽媽,你想說的我都懂

媽媽心事只有體會過的人才能理解,那些痛苦、困惑、喜悅的時刻無人可訴說,這些作品能夠替你說出口

192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