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膽敢把「家醜」外揚,是女人鼓起勇氣,出清過去的第一步──專訪《賢妻良母失敗記》陳玉梅

  • 字級

賢妻良母失敗記:掙脫束縛,女人們自我覺醒的生命故事

賢妻良母失敗記:掙脫束縛,女人們自我覺醒的生命故事


「別以為這些故事只是婆婆媽媽的抱怨!」資深記者、作家陳玉梅今年年初出版《賢妻良母失敗記》一書,將被視為小道八卦的台灣女人故事集結成作。

「更年期後被丈夫背叛,為擺脫不堪婚姻,一輩子沒工作過的她開始培養第二專長,終於在職場覓得人生下半場的春天⋯⋯。」當陳玉梅率先說起書中雲秀的故事,其內容的耳熟能詳程度,幾乎讓我們驚覺自己的身邊是否都有這樣一個「雲秀」。可是當這些事情只被當作「八卦」來嫌棄,不被認真的帶入公眾討論和面對處理,「雲秀」和她的痛,就只能一直藏在視野的深處。

故事還沒說完,只見對坐的陳玉梅眼眶泛紅,話裡滿是心疼。「我親眼看到這些女人的痛苦有多深,太多傷痕仍黏在她們身上,到今天還是。」她強調,之所以寫下雲秀及書裡的其他女人的故事,並非這些女人比別人命苦,「我只是看見她們貌似平凡的故事裡,藏著的種種『不對勁』。」


她們需要傾訴、更必須出清這些難堪的過往,才能夠繼續往前。

痛苦之所以「深」,是因為不被提起,不容許它們為人看見。「像是書中外表光鮮亮麗的玉瑩,我們平常只看得到她是如何善於持家,婚姻如何幸福。」陳玉梅看見女人包裝、藏匿傷痛與不對勁,各形各色的樣態,「直到有一次,我意外得知她其實沒有結婚,伴侶在外面甚至還有其他女人,我才驚覺:這樣的女人心裡,也有不為外人道的糾結與難堪。」

當表面的和平裡閃現異樣,長年做人物報導的陳玉梅嗅到不對勁,走向她們,並邀她們直視傷痛的深處,台灣女人的故事遂在她筆下一一現身成形。《賢妻良母失敗記》收納的七則故事中,有貴婦,有高商畢業的鄉下女孩,有職場女強人,也有壓抑性向的女同志⋯⋯。身分各異的她們的經歷自然不同,但或受原生家庭影響,或在婚姻與愛情中載浮載沉、拉扯的踵事,卻又暗暗地共振交響,互為鏡像。

「個人的問題,從來都不是個人的。」例如在這許多女人的故事中,陳玉梅發現了私密故事具備的公共性,「一開始以為應該沒有辦法談『性』,沒想到她們都侃侃而談,而且非常坦誠、非常直白。」這些私密的性事,這些絕少在台灣公領域討論的「性」,在對伴侶與婚姻雙方的情愛和婚姻狀態中,往往是深度檢視的破口與關鍵,卻因禁忌避而不談。

膽敢把家醜外揚,是女人鼓起勇氣,出清過去的第一步。陳玉梅也曾擔心她們會自曝隱私,未料受訪者們都給予了堅定的回應:她們需要傾訴、更必須出清這些難堪的過往,才能夠繼續往前。


改變不是一路向上,往往是進兩步、退三步
取決於女人是否有經營與拓展自我的動力


「這些轉變不是沒有矛盾地一路往上。」陳玉梅說,「更多時候,她們是進兩步,就又後退三步,永遠處在起伏跌宕的過程。」因此,比起富有戲劇張力的情節,陳玉梅更關注每一個生活的細處,因為那裡往往隱伏著際遇的轉折。

雖無法預測發展的路徑,但陳玉梅也慢慢從故事中歸納出改變的關鍵,「改變往往取決於女人是否有經營與拓展自我的動力,找到能幫助自我成長的人際社群,展開新的交往與互動。」阿惠離婚後,重逢舊情人展開對性愛的真實理解與探索,而怡雯則是獨自撫養兩名女兒,一面積極參與社區大學的課程,一面鼓勵女兒學習父親不允接觸的才藝,及早展開自我的建構與追尋,「她們不再只是依附先生的女人,那便是她們往前一大步的開始。」

「我至今都還記得,自從我考上北一女以後,家中父執輩才開始重視我這個後生女輩的存在。」陳玉梅自己也不例外,她自言從小也曾身陷未被梳理,不能解惑的性平困局之中。長大後,雖漸漸於大學中接觸到女性主義,深受啟發,但理論與現實間仍存在距離,亟待彌合。

直到當上記者,陳玉梅說,她才在經年累月的田調、採訪與書寫之中,慢慢長出更貼合現實的性平觀點。「採訪、寫作到後來,我發現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成就一篇『人間異語』。」曾長期投入《蘋果日報》該專欄的她,漸漸發現故事往往就在近身之處,她的筆鋒落處開始趨向那些尚未被好好述說的,小人物心理與社會的晦暗角落,「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說不出口、難以言說的東西,而這就是故事的所在。」

事實上,誠如她書中示現的,無論是階級或教育程度,都不構成脫困的必然。如果不真正整理敘說自己的困境,理論仍毫無用處,就像在序言中她提及的一位任職出版界的文化菁英,即使在工作上高舉「女性主義大旗」,陳玉梅仍發現該友人因結不成婚而自我鞭笞,又將自己母親賢慧能幹、不放過一絲家務細節的角色框架,用力套在自己身上⋯⋯。


這本書就是想示範,有些女人即便沒有過著主流認可的生活方式,也還是活得很好。


「這不是一本覺醒之書。」陳玉梅不試圖理論化每一幀女人的故事,「我呈現的,只是當她們發現自己再也扛不住賢妻良母的招牌,驚覺一直過著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時,她們從貞節牌坊中出逃的故事,而且我也不想說出逃就一定能成功,因為我也看到太多人只逃到一半⋯⋯。」

「讀者在這本書裡將看到的,只是血淋淋的故事。」陳玉梅不把賢妻良母的「失敗」記,視為「成功」的同義詞,但仍肯定出逃可能帶來的轉機,「對書中女人們而言,通過這個過程,她們至少能漸漸放下過去,走進屬於自己的未來。」陳玉梅說,像是小蘇縱橫酒店的傳奇故事,就讓她成為很多讀者都想認識的書中人,這是小蘇過去不曾想像過的,原來自己故事具有這樣強大的吸引力與推進力。

當部分女性面對的不公平處境,在眼下一時半刻難以翻轉,陳玉梅説,「與其苦等實質平權來到的一天,不如就把賢妻良母的招牌拆了吧!」她舉書中女性離婚後,或投入戀愛享受性愛帶來的身心解放,或轉而潛心禮佛,尋求精神完滿的截然不同案例,試圖讓讀者看見解放後的多元自我實踐可能,「這本書就是想示範,有些女人即便沒有過著主流認可的生活方式,也還是活得很好。

「轉型正義推動以來,社會上有一股想要檢視自我的集體意識。」陳玉梅指出,事實上,如今的我們,不獨女性,每個人都應該試著將曾經壓迫個人的社會期待卸下,回到自己本身來獨立思考與伴侶、小孩、甚至和原生家庭間的關係。「大家應多嘗試、探索各種自我或關係實踐上的可能性,這些過程必然會因衝突、掙扎與磨合而帶來痛苦,但慢慢的,我們會找出適合彼此的模式。」

書中的七個女人,是台灣女性生命中的似曾相識 ,她們的故事集結在一起,早已超越個人生命史,可以說正是台灣版的,但更有血有肉,既呈現殊相也輝映共性的《82年生的金智英》。陳玉梅說,「當我們邊看書或電影,心裡邊轉著『金智英就是我,差別只在於我還沒瘋。』的念頭時,趕快做點什麼。」就像訪談開頭中提及的「雲秀」,她在長年扮演乖乖牌,丈夫外遇,被現實逼瘋之前,咬牙丟棄了原生家庭諄諄教誨的「溫良恭儉讓」緊箍咒,把自己給解救出來。

「一旦台灣社會能夠越來越開放、擁抱多元,大家便能逐步超克兩性差異、文化限制。」陳玉梅在訪談最終,還是交代出了這樣的結語。只是我們已然知道,此刻她語氣的雲淡風清,是從對眾多女人的傷痛故事的深度認知後一路走來的堅毅與淡定。訪談之初那雙泛紅的眼睛,在訪談最後已轉為一道投向遠方的視線。我看著陳玉梅,心想,此刻她眺看的,大概已不再是傷痛的深處,而是那隱隱約約地存在於未知彼岸,另一番尚且模糊,但異常遼闊的風景。





關於這個議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身為媳婦,我想說____:那些該為自己挺身而出的時刻,為什麼我說不出口?

身為媳婦,我想說____:那些該為自己挺身而出的時刻,為什麼我說不出口?

好散,也是一種幸福(二版)

好散,也是一種幸福(二版)

不當媽會怎樣?:無後生活的N種可能

不當媽會怎樣?:無後生活的N種可能

媳婦的辭職信:在婚姻裡我選擇不當媳婦,勇敢抛下婆家束縛後,奇蹟竟一一出現

媳婦的辭職信:在婚姻裡我選擇不當媳婦,勇敢抛下婆家束縛後,奇蹟竟一一出現


 延伸閱讀 



想了解更多嗎?



OKAPI 「性平專區」成立於2016年底,集中收錄OKAPI網站中關於性別角色、兩性平等、婚姻平權等相關議題的專欄、書評、專題,包含從歷史、文化、事件、心理、哲學等各種層面,或是透過小說、散文、紀實報導、繪本、詩集等文本表現的內容,目的是提供讀者思考不同性別光譜、取向的角度。

2019年中,我們開始觀察到在選舉氛圍催化下,政治人物接二連三的失言引發「性別歧視」、「厭女」等議題的討論,因而希望能在單篇收錄文章的形式之外,額外製作專題聚焦討論,並為此組成了「OKAPI性平健檢小組」,開始一連串的採訪和專題製作。截至目前已經完成了「台灣性平健檢」和「診斷職場性平力」(原名:診斷職場『厭女』度)兩階段專題。

若您長期關注相關議題,對於本次OKAPI推出的「台灣性平健檢」和「診斷職場性平力」兩階段專題有任何指教或是希望參與討論,歡迎填寫問卷給我們建議和回饋,一起參與這個性平健檢計畫!若您想進一步了解專題企劃的構想設計與我們欲傳達的主旨,歡迎繼續閱讀下方「編輯室報告」。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國際婦女節 | 穿裙子、結婚生子才是好女人?一起看圖文帶你看她們的故事

想初步認識女性主義,但不知道如何入門?國際婦女節這天,為你精選5篇相關圖文書導讀,從今天開始慢慢了解女性主義。

134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