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於人工智慧時代的青年,進入職場時,不僅要面臨人和人之間的競爭,還要面臨人和機器之間的競爭。
文/李文瑜(天下文化編輯)
介紹《李開復給青年的12封信》這本書之前,想和大家聊聊近來因為防疫,在日、韓引發熱議的話題人物──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由於各大媒體競相報導,每天拿手機滑臉書的時候,相關新聞、網友評論三不五時會出現在眼前,其中一則網友轉發韓國民眾的留言,讓我印象深刻:「中學輟學、駭客、跨性別者,成為官員,台灣的社會風氣真驚人」。
其實「中學輟學、跨性別者」這樣的身分,就算台灣社會風氣比起上個世代已經開放很多,仍有許多人不能接受,看到網友的議論,讓我思考:如果我是那個小孩,該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李開復給青年的12封信》這本書可以找到答案。
李開復建議:「直接去找你的父親和母親,誠懇地和他們溝通。」這個溝通,並不是無的放矢。李開復5歲念幼稚園時,覺得學校太無聊,決定跳級念小學,他請母親幫他報名私立小學入學考試,然後努力準備,最後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達成跳級讀書的心願,這就是本書要傳達的精神──培養思考的能力,學習必備的技能,靠自己爭取想要的未來。
在AI時代,青年朋友們除了要面對來自同儕的壓力,未來還要和機器人搶工作,如果沒有找到自己獨特的價值,很容易被淘汰、取代。怎麼找到獨特的價值?該學習哪些有用的技能?面對和父母的期待不同時,如何選擇?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如何擁有創新的能力?……,這本書從12個面向引導讀者,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
這12個面向分別是:人生意義、學習、工作、教育、讀書、創新、領導力、成功、選擇、愛、幽默與生命價值。如果你對於未來有一點點不確定,對生命價值、工作、學習有任何迷惘,應該好好閱讀這本書,當你能清楚地找到答案,你也能成為和唐鳳一樣獨特、有自信的人。
先透露一點點內容,告訴你AI時代學習哪些技能最有用,李開復說:「程式化、重複性、僅靠記憶與練習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將是最沒有價值的技能,反之,人對於複雜系統的綜合分析、決策能力,對於藝術和文化的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這些是人工智慧時代最有價值,最值得學習的技能。」
AI教父李開復X青年的問答實錄
李開復第一本寫給青年學子的人生建言,提出適存在AI時代12個關鍵思維。 (圖片:天化文化提供)
面對挫折:你的心態不應該再是悔恨或羞愧,而是看到教訓和經驗
Q.現在我遇到了一個特別大的挫折,讓我一蹶不振,感覺人生失去了意義。請問開復老師,您遇到過挫折嗎?您是如何面對挫折,從痛苦中站起來的?
李開復:如果你讀過我以前的一些文章,你就會了解到我過去遇到了不少挫折,以及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經驗教訓。我曾經是誤人子弟的老師,被學生嘲笑是糟糕的老師卻還渾然不知,後來無意中看到他們給我起的綽號才醒悟過來。這促使我開始學習溝通和演講的技巧。
後來,我每年會面對幾萬學生做幾十場演講。我曾經做過一個很酷但是沒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最終造成上百人失業的惡果。為了這件事,我至今仍然感覺無比歉疚,直到那件事過去一年以後,我才能夠完全正面面對我給他人帶來的不幸。
但是我從來沒有對任何人隱瞞這件事情,並經常用這個實例規勸學生:「重要的不是創新,是有用的創新。」這句話今天還刻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塊石板上。
在人生逆境中愈挫愈勇,從挫折中學到教訓,勇敢地面對、承認自己的挫折,甚至在挫折中找到出路、意義,這是我在你面對挫折時能給出的最好建議。通過下面這個例子,你或許能理解我的意思。
住在美國西雅圖附近的約翰.貝爾先生在他30歲的時候,突發心臟病,醫生宣布他只剩下3個月的壽命。這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大的挫折呀!當時束手無策的約翰,坐在自家附近的河邊,注視著流水,想起叔父曾說過,它曾經是一條美麗的河流,每年都可以在這裡看見鮭魚逆流而上,魚群數量龐大,似乎可以讓人踏著魚背渡河。
而今呈現在約翰面前的河流卻已經變成工廠傾倒廢棄物的場所,是一條死亡的河流。約翰看著眼前這條悲慘的河流,不禁聯想到自己的人生。
於是,他馬上開始整理這條河流:他做了柵欄將垃圾集中,將磁鐵沉入水中用來吸取金屬類的廢棄物,在河堤上栽種植物來淨化水源。約翰拚命地整治河流,他認為讓死亡的河流再生,就如同搶救自己的生命般重要。
醫生所宣布的3個月期限過去了,他依然健在。約翰的事蹟因此出名,美國各地有許多義工想訪問他。心靈受創的人也加入到清潔河川的工作中,很多人回家時創傷已經癒合。
一位越戰退伍後,多年來未發一語、得了憂鬱症的老兵,在和約翰一起工作5個小時後,突然坐下來大哭,開始吐露深藏心中的憤懣和不滿,也脫離了他的挫折心態。
在未來的某一天,當你能夠直接面對某個挫折時,你的心態不應該再是悔恨或羞愧,而是看到教訓和經驗,這就表示你已經達到了成熟的心態。
Q.我想多學兩種知識,但是現在時間上怎麼安排都不夠,我該怎麼辦?但是開復老師您除了繁忙的公事,同時也做到了一個好丈夫、好父親,而且還寫書、寫文章以及辦網站。您是怎麼做到這樣「分心」的?怎麼樣才能把一天24小時變成36小時?
李開復:人的一生兩個最大的財富是:你的才華和你的時間。才華愈來愈多,但是時間愈來愈少,我們的一生可以說是用時間來換取才華。
如果一天天過去了,我們的時間少了,而才華沒有增加,那就是虛度了時光。所以,我們必須節省時間,有效率地使用時間。如何有效率地利用時間呢?我有下面幾個建議:
(1)知道你的時間是如何花掉的。挑一個星期,每天記錄下每30分鐘做的事情,然後做一個分類,例如:讀書、和朋友聊天、社團活動等,統計下看看自己什麼方面花了太多的時間。凡事想要進步,必須先理解現狀。
(2)學會使用時間碎片和「死時間」。如果你做了上面的時間統計,你一定發現每天有很多時間流失掉了,例如等車、排隊、走路、搭車的時間,可以用來背單字、打電話、溫習功課等。
我前一陣和同事一起出差,他們都很驚訝為什麼我和他們整天在一起,但是我的電子郵件都可以及時回答?後來,他們發現,當他們在飛機、汽車上聊天,看雜誌和發呆的時候,我就把電子郵件全回了。
重點是,無論自己忙還是不忙,你要把那些可以利用瑣碎時間做的事先準備好,到你有空閒的時候有計劃地拿出來做。
(3)每天一大早把一天該做的事排好優先次序,按照這個次序來做,並要求自己這天把最重要的3件事做完。我感到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有幹不完的事,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分清輕重緩急。
有的同學會說自己「沒有時間學習」,其實,換個說法就是「學習沒有被排上優先順序」。曾經有一個教學生做時間管理的老師,他上課時帶來2個大玻璃缸和一堆大小不一的石頭。他做了一個實驗,在其中一個玻璃缸中先把小石、沙倒進去,最後大石頭就放不下了。
而另一個玻璃缸中先放大石頭,其他小石和沙卻可以慢慢滲入。他以此為比喻說:「時間管理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優先順序,若顛倒順序,一堆瑣事占滿了時間,重要的事情就沒有空位了。」
(4)運用80% ∼ 20%原則。人如果利用最高效的時間,只要20%的投入就能產生80%的效率。相對來說,如果使用最低效的時間,80%的時間投入只能產生20%的效率。
一天頭腦最清楚的時候,應該放在最需要專心的工作上。你們可以把一天中20%的最高效時間,專門用於最困難的科目和最需要思考的學習上。許多同學喜歡熬夜,但是晚睡會傷身,所以還是盡量早睡早起。
關於內向:應當慶幸自己擁有這樣的個性,並透過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獲得能量
不想在AI時代成為「無用」的人!李開復新書提點新世代求生心法。
(圖片:天下文化提供)
Q:開復老師,我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談的人,感覺這樣的性格不利於與人交往,平時和人閒聊的時候常會不知道要說些什麼,冷場是常有的事。
因此身邊的人認為我很難相處,沒人願意跟我交朋友,這使我感覺愈來愈孤單,學習也不能集中精神,讓我的生活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我想改變這種性格,做一個很會說話的人,有什麼方法可以改變嗎?
李開復:首先,內向並不是缺點。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其心理學理論中指出:「人可以從不同事物中汲取能量——外向的人可以從和他人的相處中得到能量,而內向的人可以從獨自的思考中得到能量。」
內外向的性格都有各自的優點,不必太刻意去改變什麼,內向在某些方面也是有利的,所以內向的人不用想著徹底改變自己,應當慶幸自己擁有這樣的個性,並透過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獲得能量。
讓一個很外向的人整天獨自思考,他會覺得壓力很大;同樣的,讓一個內向的人去參加大派對或面對數千人發表演講,他也會覺得壓力很大。因此,我們應當善於發揮自己的特長,以自己擅長的方法獲得成功。
其次,內向和外向之間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有一個可以動態調整的範圍。比方說,用1到10共十個數位來標記人的性格,1為極端內向,10為極端外向,那麼,要一個人從內向的2跳到外向的9顯然是不現實的,但要讓他從2跳到4,就不會很困難。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動態範圍。例如,我做過兩次「Myers Briggs 性格測試」,在我做經理之前,我的「內向外向」指數是4,在做了十多年經理後,我的「內向外向」指數是6。也就是說,我可以在較為內向和較為外向的範圍內,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性格。
所以,內向的人可以在不給自己太大壓力的前提下,盡量往外向的方向發展。我給你一些實踐性較強的建議:
(1)接受並為你擁有的內向性格感到欣慰,從自己的性格中獲取能量。外向者喜歡從執行中學習,而內向者喜歡從思考中學習;外向者喜歡透過討論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內向者希望經過靜思達到創新的目的;外向者善於組織人和事,而內向者善於組織思想;外向者善於表達,而內向者善於感悟。
(2)給自己設定一些「較外向但又不帶來太大壓力」的目標。例如,要求自己開會時發言,或一個月主動交一個朋友等等。這些計畫最好有可以衡量的目標,以督促自己執行。內向的人有時會怕丟面子所以放不開,或者有太重的防備心理,這就需要多練習,每天做一件想做但是又有一點「社交恐懼」的事情。
(3)以誠待人。人的感情都具有反射性。你若希望別人對你和善,你首先要對別人和善;你若想別人對你付出真心,你首先要對他人付出真心。
如果你能待人更真誠一點、主動一點、熱心一點,隨時隨地以誠待人、將心比心,你就更容易被人接受和信任。你最終的目標是要更好地與人相處,但這並不代表你必須改變自己的性格。
(4)利用你擅長的興趣、愛好去認識有共同興趣的朋友,打開話題。或者,針對一些你想認識的人,找一些共同話題。
與人交流時,專注地聽對方講話,讓對方知道你在聽;在適當時間表達自己的意見。不過,注意朋友是終身的支柱,寧缺毋濫,千萬不要交一些所謂的「酒肉朋友」,或與那些不是真心和你交往的人做朋友。
(5)練習和陌生人搭話的能力。主動找人講話時,不要那麼在乎「面子」。如果一個人不理睬你,那就繼續找下一個朋友,你不會有任何的損失。
(6)參加一些社團,透過社團活動認識別人。在你所屬的團體內去找朋友,如找同班同學一起讀書、複習,向他們誠懇地求助,找一些共同進餐的朋友,有時我們會驚訝地發現,一旦我們願意開口,身邊願意伸出幫助之手的人遠遠超過想像。
(7)主動、開朗一點。要想結識有趣的人,必須先成為有趣的人;想成為有趣的人,就要主動和別人談有趣的事,不要老是等著別人講話。總是喜歡和人分享有趣事物的人,他的身旁必定有許多願意傾聽的朋友。不必刻意去搞好人際關係,能尊重他人,使人心情輕鬆,自然會受人歡迎。
(8)要讓自己更平易近人,學會微笑很重要。在所有的溝通方式中,笑的感染力是最大的。
(9)主動向別人釋放善意,對幫助過你的人致謝,告訴對方他們在什麼地方幫了你的忙。或許這樣主動向外求助,然後以感謝回饋的方式可以開啟一個交友的良性循環。
(10)與人交流時,多聽少說,傾聽時要專注於對方所說的每一句話,讓對方知道你在認真傾聽,並且表現出你的確在乎對方的想法,在適當的時候坦誠地表達你的意見,漸漸地你就會發現很多人都會非常喜歡與你交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