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靠黑暗
◎默溫(W. S. Merwin)作,曾虹 譯
時候到了,我跟隨那條黑狗
進入黑暗,黑暗是白天的腦海
我一無所見,除了那條黑狗
我知道牠走在我前面
不用回頭,哦是那條黑狗
我多年後已學會信賴牠
也得到牠完全的信賴
穿過一段明亮的歲月穿過陰影
走入那隻目盲的黑狗
已熟知的黑暗房間
我無所畏懼,那隻黑狗
領著我謹慎地走上盲目的階梯
威廉.史丹利.默溫(William Stanley Merwin, 1927-2019)
20世紀美國著名詩人,首部詩集《兩面神的面具》(A Mask of Janus)便被著名詩人奧登(W.H Auden)收入耶魯青年詩人叢書。曾獲得國家圖書獎,兩度獲得普利茲詩獎,2010年被任命為桂冠詩人。
生平也翻譯了大量法語、西班牙語和現代詩歌。2019年逝世於夏威夷毛伊島家中。
默溫生於紐約,母親早逝,父親是一位任職於偏鄉的長老會牧師。年幼的默溫曾在父親的教會創作讚美詩,但實際上默溫16歲進大學才開始閱讀詩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7歲的默溫加入海軍,但他拒絕參與任何暴力行動,被遣送進到軍醫院的精神病房待了7個月,直到戰爭結束。
過了不久,默溫在一次探訪中遇到另一位偉大的詩人龐德(Ezra Pound),龐德曾建議他每天寫75行的長詩,並且每天都要翻譯其他經典作品。默溫在《巴黎評論》的訪談中談到:「我沒有每天寫75行詩句,但是一連幾年我天天都會對著一張紙,凝視一會兒。這讓人變成了某種怪物。」
「你必須不斷地把其他事物推到一邊。寫作這種活動,本身並不包含諾言,卻被賦予類似專斷的特點,恆久堅持非常重要。」
憂鬱、絕望、黑暗與死亡常常是默溫詩歌的母題,但讀者在閱讀默溫的作品時,往往會感受到一股神祕,感覺那飽含日常經驗的抒情句行之中,總有一些更高層次的「境界」,往往需要反覆閱讀才得以進入。有趣的是,默溫40歲後的詩作大多都沒有標點符號,但依舊能藉由跨行與警句來呈現更高的秩序。
〈倚靠黑暗〉首段便以跟隨黑狗的事實敘述,開啟讀者對接下來事件的想像,讀者可以試想主述者是個盲人,或者是一個普通的遛狗者,藉由黑狗的領導,進入到某種類似於心靈狀態的「黑暗」,甚至是最直觀的感官──死亡。
進出黑暗是日常的課題,一無所見更是尋常的光景。但黑狗做為引領死亡的象徵,比起常人,卻是無所畏懼,儘管牠在黑暗中也屬於「目盲」,但也意味著更熟悉黑暗,更熟悉死亡,彷彿能將人們引領進入來世。人類能做的,就是信賴這位死亡的嚮導,藉由牠的引領體會歲月。
「走入那隻目盲的黑狗/已熟知的黑暗房間」這也意味著死亡並非駭人的結局,它冷靜、貧瘠,一切都早已為人所知。面對死亡,詩人早已從與黑狗的信賴關係中,也開始擁有無畏之心,唯一要做的,就是依循著黑狗,一起走上階梯。
〈倚靠黑暗〉出自詩人晚期詩集《天狼星的陰影》,這是一首關於面對消亡,但又從容應對的詩。人類對於死亡降臨時,都有直覺性的熟悉;一切複雜的心靈,一切斑駁的思想在死亡面前,就好比一隻黑狗進入了黑暗,黑暗取消了牠的視覺、聽覺、嗅覺,乃至於四肢和軀體,一切看似逝去,但也獲得了更多寧靜。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