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多村惠(Satoshi Kitamura, 1956-)出生於東京,現居神戶。深受漫畫影響長大的一代,19歲起在廣告界工作,1979年時已是日本商業廣告及雜誌插圖的專業藝術家,同年移居倫敦。重要作品有《生氣的亞瑟》、《米莉的新帽子》、《小羊睡不著》、Igor、A Boy Wants A Dinosaur、以及與妻子松田素子合作的《最愛繪封筒:彩繪手感信封》。
藝術家喜多村惠(攝影/賴嘉綾)
從一開始就在英國出書的喜多村惠,就像在Once Upon an Ordinary School Day 裡的男孩,他說自己是個愛畫畫的年輕人,充滿想像;雖然未受藝術科班訓練,卻對視覺世界異常敏感,小自沙丁魚罐內的排列,大至東西方的藝術表現,都受到影響。19歲就在日本的廣告公司上班,原來只是想要去倫敦玩玩學英文,在倫敦時因為送了一些作品到出版社面談,又到藝廊展覽而受到注意,尤其是安徒生出版社(Andersen Press)的創辦人弗陸格(Klaus Flugge)。那是一個除了面談,所有交流都要倚賴信件往返的時代,國際電話又貴又說不清,他終於在得到兩本書的合約後直接搬到倫敦創作。1983年,他的第一本書《生氣的亞瑟》(Angry Arthur)得到專為新進童書作家而設的「鵝媽媽獎」(Mother Goose Award,1999年已停辦),同時也得到日本繪本賞,如此殊榮讓他就此住在英國,時間一久,許多人都以為他是在地英國人,不知道他來自日本。
他的第一本書《生氣的亞瑟》就得到「鵝媽媽獎」與日本繪本賞。(圖/《生氣的亞瑟》內頁)
他以幽默具張力的畫面與細緻的水彩線條為Hiawyn Oram的《生氣的亞瑟》、Ned and the Joybaloo、A Boy Wants a Dinosaur、In the Attic 留下無可取代的精彩作品。充滿奇想的男孩Arthur、Ned、Alex,作者文字裡所表現的情緒與需求,都在喜多村惠的詮釋下,成為一段理所當然的兒童成長。現在的他表示,如果自己有孩子的話,一定會花很多時間陪小孩,因為他看著社區裡的家長一大早送小孩去上學,直到天黑才接孩子回家,非常疲憊的大人和小孩,顯然玩樂的時間不夠。
其他如自寫自畫的Sheep in Wolves Clothing、UFO Diary、Lily Takes a Walk、《小羊睡不著》,他在故事裡總是放進許多孩子的想像,擴展這些想像的無限可能,又賦予故事裡的成人以包容的態度相對,觀看的角度以畫面的多種取角表現,翻看這些舊作,較許多當下流行的故事繪本仍略勝一籌,尤其是篇幅的布局,他善用漫畫式分格,也熟稔日式的橫幅,很自然地運用多格、水平或垂直條狀的布局。還有單畫面中以多個動作表現同一個角色的移動,這也是繪本中少有的傑作。有一個例子出現在Ned and the Joybaloo,男孩為了找Joybaloo,在各處翻找,垃圾桶、花瓶、地下室、吸塵器、狗屋、沙發下……共出現了10個Ned在一幅跨頁裡;《生氣的亞瑟》裡也出現了同時有20個亞瑟在一個跨頁中。
Ned and the Joybaloo裡,一個跨頁中出現10個Ned。
他表示,對於創作者來說,在書店看不到自己的舊作並不是作品滯銷,往往因為出版社結束營業,作品也跟著消失了,或是出版社專注做流行的書,而漸漸大者更大,小者下市,聽起來有些感慨。幸好這幾年也流行復刻,有些好書會再重返。在英國發展多年的他,在2008年回到日本東京定居,311大地震時,他正好在離家不遠的工作室,將剛畫好的圖傳到報社,一瞬間搖晃到他馬上衝到門邊打開通往陽台的玻璃門,這是一幢水泥建造三層樓的屋頂,大家都知道地震時要先打開門以防房子變形門打不開,等了一兩分鐘才漸漸停下來,眼見一個層板掉下來了,CD滿地都是,剛用完的水彩罐裡的水噴得桌上都是,他記得關上瓦斯開關,急急忙忙騎車回到家裡,路上放學的孩子好像不知道發生什麼事,路上的人看起來受到驚嚇但是鎮靜。
他提到他過往的書一定都要有笑點,但經歷過大地震後,他很懷疑是否還能創作出有笑點的書。這讓我很擔憂,好擔憂那個會耍寶又會逗笑還能提振孩子心聲的作者可能要消沉一陣子。這篇報導的最後他語重心長地說:「尋常、無趣的生活本就是奇蹟,也因此能夠發現幸福。」
這幾年,喜多村先生用了很多時間專注在發展「紙芝居」,這是舊時日本人講故事的道具,經由一張張疊放的圖稿,說書人一邊講故事,孩子們一邊看圖畫,一直是許多長輩念念不忘的愉快童年時光。沒想到喜多村惠還擅長木工,他的工具滿滿,工作台位於畫室光線最好的角落,木條與木板交錯放著,刀、鋸、磨、剪、板手都直接掛在側牆上,有的是使用於木板,有的還可以接電路、鑽洞、轉螺絲,的確,他也將貝殼、紙黏土、鏡片、金屬等各種材質應用在作品上。
喜多村惠的工具滿滿,工作台位於畫室光線最好的角落。(攝影/賴嘉綾)
除了抽取式的紙芝居,他的紙芝居還可以換成轉軸式的,兩側裝上自己製作的轉軸和轉棒,畫圖時也採用轉軸的紙張,完成時才能是一整捲。他在側邊和後面各擺放一盞檯燈,搭配朋友做的音樂,演了一場The Bird of Passage。這由英國Tanglin出版部配合Comic Art主辦的湖區國際漫畫節(The Lakes International Comic Art Festival)出版的小書,內容將轉軸的畫面印成兩面,以風琴折法裝訂。故事是一隻遠離家園的鳥,在越過海洋、山脈、城鎮之後,遇到另外一隻鳥;牠們養了小鳥、教小鳥飛行、又看著小鳥離去……
除了紙芝居,喜多村惠還嘗試圖像小說,《外套》靈感來自俄國作家果戈里著名的同名短篇小說,原文是個收入微薄的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件外套,卻因為外套不見了,反倒引來更哀傷的結局;在喜多村惠的改編裡,他讓這件外套找到其他好幾個外套朋友,在暗夜裡一起取暖。這樣的作品刊登在日本雜誌上,雖然受眾跟以往的繪本讀者不同,也像他為那些小時候讀繪本長大的讀者所做的進階版。
其他眾多作品中,2009年出版的《米莉的新帽子》(Millie's Marvellous Hat)被翻譯了多種語言,想要買頂漂亮帽子的米莉,挑了一頂其貴無比的帽子,打開錢包卻什麼也沒有,不過賣帽子的人很配合,他拿出一個盒子,裡面的帽子超級厲害,適合有想像力的人戴,他們也做了如買賣交易的程序,譬如從錢包裡掏出空氣交給賣帽人,賣帽人為米莉戴上有想像的帽子。米莉回家後,爸爸媽媽同意她取得帽子的方式,因此也各自擁有了新帽子,只要有想像就能擁有。在喜多村惠的創作世界裡,想像是一扇任意門呢!
作者簡介
著有《與圖畫書創作者有約》《動物們的讀書會: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童書遊歷:跨越時間與國界的繪本行旅》《是真的嗎?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2》《什麼這麼好笑?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3》《賴嘉綾的繪本報一報》《懂得欣賞,是件快樂的事!》,參與《大人也喜歡的繪本》企劃,並策劃11位台灣繪本創作者「停 聽 看 他們做繪本」展覽。最新作品為《神奇的32頁:探訪世界繪本名家創作祕辛》。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