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深讀10分鐘10-Minute Reading

廖梅璇/凝視人在極限前的躑躅──讀是枝裕和《雲沒有回答:高級官僚的生與死》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寫作《雲沒有回答:高級官僚的生與死》時,是枝裕和還不是電影大導,柳樂優彌尚未因《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躍為最年輕的坎城影帝,樹木希林還不是枝永恆母親的化身。

是枝裕和認為,《雲沒有回答》這本報導文學是他創作生涯的起點,但這也是一本非常不典型的紀實報導。主人翁官僚山內豐德在處理水俁病(汞中毒)賠償時,疑似因壓力過大自縊,一般報導通常會聚焦在官僚體系人事傾軋,引發了這起悲劇,是枝裕和卻由山內童年寫起,橫跨山內一生時間幅度。他不把自縊當成單一事件,而是個人生命經驗積累的意志總結。死亡如濃霧後的沉船燈火,是亡者對生者最後的訊息,也是詰難,彷彿質問這世界為何無法留住他。

巧合的是,是枝裕和電影處女作《幻之光》和本書一樣,都是妻子面對丈夫自盡的故事。《幻之光》充滿是枝偶像侯孝賢的電影美學痕跡,詮釋死亡時散發出神祕天啟的意味,與自然融合為一。然而,是枝裕和的導演生涯發展下去,相較於侯難以再與台灣當代社會對話,遁入對想像中國的執戀,是枝始終保持對社會現實的敏銳感受,尤其著重觀察個人與群體間的扞格。

雲沒有回答:高級官僚的生與死

雲沒有回答:高級官僚的生與死

幻之光:精緻文庫版

電影《幻之光》改編自宮本輝同名小說

日本近代強調將個體鎔鑄至集體組織,煉成硬梆梆一塊鐵餅,而官僚體系便是組織中框架最為堅固的。山內豐德的自盡,原可簡單用他已經無法在這體系升遷解釋,但山內的妻子知子,給是枝裕和看了山內過世前不久,重抄15歲詩作的稿紙:「『但是……』∕面對著人們∕我只是一個人佇立著∕即便夕陽即將落下∕我依然強力地叫出口的那份自信∕沒錯∕再還給我一次吧。

50 多歲生活平穩如死水的公務員,是以何種心情重抄如此熾烈的詩作?這首詩觸動了是枝裕和,他開始從日記和書信還原山內少年時期的肖像,攫住當時作品裡雲的意象。雲暗示著仰望,對少年山內而言,父親在中國死前望見的純白雲朵,隱含著死亡似遠實近的弔詭意義。是枝特別點出山內在作品裡,常將自身置於室內,透過窗戶遠眺雲朵,突顯觀看者與雲之間無法消弭的距離,透露出他追思早逝父親的焦慮。焦慮一直伴隨著山內,從他發奮成為作家失敗,考入厚生省致力從事社服工作,直到對國家政策失望。山內慣於將視線投向嚮往的他方,同時又固著於體制內,不時度量著落差。雲,凝聚了山內個性的所有矛盾。

可以想見,這樣的性格在官僚體系裡走得坎坷。山內雖在外調地方時表現優異,回到厚生省卻仕途受阻,轉往不受重視的環境廳任職。邁入中年,他本可放下繁重的案牘工作,與妻子共度半歸隱的田園生活,卻在處理水俁病受害者賠償事宜時遭逢難題。夾在司法機構的和解勸告判決、受害者血淚控訴與長官壓力間,山內陷入極端沮喪。是枝裕和由妻子的視角描述山內生命最後一天,筆端隨著精疲力竭的山內回家,將自己關在房間內,直到妻子開門,發現屍體,完全是紀錄片的冷靜凝視。

導演是枝裕和訪問多位與山內共事過的人,將山內的自盡放在日本福利政策變遷脈絡下,給出了第一層解釋。山內做為理想主義者,曾化名在報紙批評政府對社會福利認知有誤,而公務機構派閥林立,嚴重妨礙了行政效率。山內空有抱負而無法施展,也不慣向妻子吐露心聲,想必積鬱深重。山內曾有一則筆記,寫心中的雲發問,自己為何如此迷茫,「我」說是因著絕望引發了痛苦,但雲沒有回答,片面中止了對話。


導演是枝裕和。2013年《我的意外爸爸》獲第66屆坎城影展評審團獎,2018年《小偷家族》獲第71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攝影/ 陳昭旨,OKAPI資料照)

是枝巧妙銜接這篇短文與上述山內死前抄錄的『但是……』短詩,推論山內人至中年,回顧年少時的熱情,無法繼續用「但是」的託辭,替長官敷衍受害者。雲象徵的矛盾,將山內的抉擇發酵出意義。對中年的山內豐德,生是滯留於現狀腐爛,死卻是一種超越,可以掠過現世的醜惡,觸碰純白的雲,這是一個不願妥協的理想主義官僚之死。

但山內的妻子知子需要更深層的心理解釋,她有太多的疑問:為何丈夫已向家人表明想辭職,最後依然自盡?為何丈夫不在辦公室跳樓,卻回家上吊自殺?

知子被罪疚的問號縈繞著,自責是否從未瞭解過丈夫。自戕者踏上死亡岔口之際,到底想著什麼,這也是是枝裕和亟欲在作品釐清的謎題。電影《幻之光》裡,是枝藉女主角第二任丈夫之口,道出死亡就像捕魚時偶見的海面瑰異光波,吸引人奮不顧身,一探究竟。可以想像對山內而言,晴空裡發亮的雲朵,也如海潮幻光,令他萌生投身的欲望。知子曾想過,山內明明在辦公室高樓便可一躍而下,卻選擇回家赴死,或許丈夫終究是信任她的。透過訴說山內的生平,知子讓是枝裕和還原了一個血肉飽滿,不被官僚身分框限的丈夫。

而是枝裕和對死亡的態度,在《幻之光》後的一系列作品裡,也呈現出不同於侯孝賢對死亡的意涵。侯的電影常以山或天空等風景空鏡闡連死亡,蒼莽天地間,生滅只是如天光變幻的自然存在。但在是枝裕和電影,角色的逝去卻沒有被神祕化,反而指向關係結構缺口,或牽動人與人之間更複雜的際遇。《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裡妹妹過世,讓這幾個被成人世界漠視的孩子相聚尋找出路;《橫山家之味》哥哥即使已溺斃十多年,忌日仍曳扯出家族成員的情感亂麻;《小偷家族》的奶奶之死更是瓦解了無血緣的群體羈絆,暴露出每個人的孤獨。一個人的死亡在廣袤時空裡是雲,是海,如涓滴沒入渾沌,化為烏有,是枝裕和卻仍堅持凝視人們在極限前的躑躅,來抵抗遺忘。

幻之光 DVD(Maborosi)

幻之光 DVD(Maborosi)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DVD(Nobody Knows)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DVD(Nobody Knows)

橫山家之味 DVD(Still Walking)

橫山家之味 DVD(Still Walking)

小偷家族(藍光精裝版)BD(Shoplifter)

小偷家族(藍光精裝版)BD(Shoplifter)







在報導文學書寫上,是枝裕和這本處女作證明他有堅實功力,但在營造意象與敘事結構搭撐上,他的技法更接近電影,而他對人與群體微妙牽繫的洞悉,與對電影凍結生死特質的敏感,一路由本書延伸至日後的電影作品,成為他的創作母題。

而雲無法回答的問題,是枝裕和試著替山內遺孀知子回答了,或許這就是藝術所能做到最好的事──跨越人類無法凌度的距離,觸碰遠方


作者簡介

1978生,台灣嘉義人,台大歷史系雙修外文系畢。善於失眠,喜陰溼,背對鏡子面朝苔綠,在詩、散文和小說間切換電頻,曾獲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2015年於法國出版中法對照詩集《雙耳的對話Dialogue des oreilles》。另著有散文集《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

 延伸閱讀 

是枝裕和經典套裝組 DVD(Hirokazu Kore-eda DVD Collection)

是枝裕和經典套裝組 DVD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宛如走路的速度:我的日常、創作與世界

宛如走路的速度:我的日常、創作與世界

小偷家族【電影書衣版】

小偷家族【電影書衣版】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有情的機器人與無情的人類,誰才是真正的人?

我們創造人工智慧,讓他們與人類有著相似的外貌與學習的能力,但又怕他們太聰明、太像人類。當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共同生活的那一天到來,你會感到安心或害怕?

296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