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年度好設計OKAPI Good Design Awards

【設計閱讀與閱讀設計|印製現場特別講座】從2D圖稿到3D書籍,那些你從未想過的印製眉角與意外

  • 字級

2018年的OKAPI好設計,以「手繪&插畫、實物轉化、解構字符、抽象表現、媒材整合」五種設計素材分類為主題,進行每季選書,並且希望針對各種設計素材發想進行更深一層討論,遂於2018年底規劃了「設計閱讀與閱讀設計——書輯好設計的概念、構成與展示」系列座談,邀請設計師、印務和書店店主分別從,設計概念、實物構成和空間展示三個階段,來展現書籍在與讀者相遇前經歷的設計過程。

一本書籍是不是能被稱為好設計,在設計交稿到書籍製作完成這段最後一哩路尚有許多決定性因素要注意,從打樣、校色、試做、上機,有多少眉角,還有多少調整空間?OKAPI編輯室特別整理了於2018年底舉辦的印刷講座紀錄,由資深印務富友文化陳註復與大塊文化塗思真為我們分享書籍製作最後一哩路的意外與眉角。



對談人=富友文化陳註復、大塊文化塗思真
座談場地、主持:薄霧書店 蔡南昇
策劃整理=OKAPI閱讀生活誌.攝影=陳怡絜

印刷裝幀的學問博大精深,沒有碰過的製作手法,再資深的設計師或是印務都可能遇上無法掌握的情況,一樣的設計需求,可能可以透過不同印製手法來達成,在設計師將抽象想法化為圖案稿件,協助將這些影像具體呈現在書籍裝幀物件上的重要幕後角色,就是負責印刷業務的「印務人員」。印務如何和設計師合作溝通,製作出 符合預期的效果?印務在製做過程中必須擔負哪些控管責任?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辛?就讓我們先認識「印務」的工作開始吧!

 

印務是什麼?印務做什麼?

蔡南昇(以下簡稱蔡):今天請到的兩位印務,塗是在知名出版公司體制內,註復則是之前待過出版社,後來獨立開公司,所以今天探討重點有二,一是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對照,到底在公司裡接案與獨立接案有何不同?二是這兩位一直以來專注於書設計的領域,如何可以把書印得更好,想必兩位有許多心得。首先想請兩位介紹一下:印務是什麼?印務做什麼?獨立印務跟綜合出版的印務工作現場有何差異?

資深印務 富友文化陳註復

陳註復(以下簡稱陳):我之前是在田園城市出版社工作,當時田園的核心在書籍企劃跟翻譯,老闆很重視設計,聘請了In House的設計師做了很多漂亮的書,但有時工廠覺得很難印、不接我們的單,我就被賦予去工廠協調的任務,把訊息帶回來給設計,調整成工廠能夠執行的工作。

所以說,印務的工作就是把設計給的印刷條件轉換成印刷廠聽得懂的語言,讓印刷廠能把我們要的東西正確執行。就像印表機的驅動程式,若你把印刷、裝訂廠想像成印表機,編輯或設計師不會接觸到機器裡的運作,只會看到成品,那麼在這當中溝通送紙、噴墨、出紙等的就是驅動程式(印務)。

我的印務一日流程是這樣的,早上進辦公室開始聯絡工廠,看前一天的案件有什麼進度,若有排看印就會去印刷廠,下午則是去燙金等加工廠看其他案件,告一段落就回去整理報表及安排明後天的工作。看印時間每個印務可能不太一樣,我自己是習慣早上看,因為在自然光底下看色,我覺得比在燈光下來得準。

資深印務 大塊文化塗思真

塗思真(以下簡稱塗):我進入印務這個領域的起源比較特別,大塊有三個品牌,我一開始是在大塊底下的「網路與書」做行政職,因為體制小,同時兼了總務、行政和印務,四年後轉到大塊文化專職當印務,至今從事印務工作已有15年。我覺得印務是一個修行的行業,因為每天面對的人事物五花八門,也需要面對各種外包或社內的編輯、美編等,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檔案製作方式與狀況。

因為我是在體制內,每個月的工作流程都差不多,大塊的印務除了書以外,贈品、文宣等都歸屬在印務工作範圍,處理的材質也不限於紙張,所以月初要做成本結算跟新書成本預估,月中是新書發稿期跟處理再版書,月底是工作強度最大的時候,因為所有東西要開始進行印製,比較有時間壓力,比如每個月25號書要入庫,但有些編輯只能給我五個工作天,這五天就必須把新書入庫。


體制內與體制外,哪種印務比較吃香?


塗:我覺得獨立與體制內印務差別在於,在體制內一定會有成本控管的問題,而成本跟美編堅持的點一定會有很多拉扯,如何在條件內完成他們想要的東西,就是印務的工作。

蔡:註復現在獨立接案,同時也是老闆,處理這些印製工作時跟塗每天面對的事一樣嗎?好比時間周期、處理的雜事有何不同?

陳:以一本書製作的程序來講,工作內容是一樣的,一樣要評估預算跟時程等。之前在田園城市,企劃的合作對象大多是建築師,因為他們工作忙碌又經常出國,又或是書要介紹的建築作品工期拉得很長,所以出版印製的時間沒有大塊那麼嚴苛。現在我自己接案,活動時間不定,這些事就會變得比較瑣碎而沒有統一性,工作流程還是一樣,只是案子會變得交錯重疊,也可能臨時被卡進更多事情。

之前在體制下時,不管是要求工廠加班,或因為廠商做的品質不好要重做,風險都是公司概括承擔,做為員工頂多寫寫報表去探討原因,現在自己做老闆,就會考慮更多。但其實要完全不出狀況很困難,因為大家給的時間跟預算都很低,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專門做印刷經紀的人遇到事情會想用簡單的方法來處理,或是直接跟委託人說這個效果做不到。我起初在評估案子時也都會小小掙扎,想著是不是要轉化成比較省力的方法來做,但往往最後還是鐵了心維持原本步調來做,我希望做出來的東西,是每次看到都能不抱遺憾的。

座談當天現場有24位來自出版社的編輯、企劃和平面設計師們共同參與交流。


了解了印務的權責、工作流程之後,讓我們趁這個難得的機會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印刷世界吧!主持人蔡南昇進一步將平日在書輯製作過程中累積的種種疑問統整出來,從編輯、企劃和設計師們的角度向兩位資深印務發問!


從分色、製作、打樣到印刷,中間變數知多少?


蔡:印刷其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對設計師來說,每次作品交出去,能不能順利印出來是亙古的謎。如何克服打樣顏色跟實際顏色落差的問題?以及為何印刷某些顏色,隔了一兩天之後,會變得完全不一樣?有時可能還必須重印,這是為什麼,該如何避免?

塗:打樣分成數位打樣跟傳統打樣,甚至仔細一點也有印刷機上打樣的選擇。數位樣顏色準確度是蠻高的,現在某些數位打樣的硬體已經可以發展到可以印出五、六色,傳統打樣是比較特殊的工法,隨著需求減少,現在台北市應該只剩一間傳統打樣。成本也會反映在打樣的效果上,如果你想要準確一點,印刷機打樣會是一個選擇。例如像幾米這種用原畫掃圖的作品,我們會選傳統打樣跟印刷機打樣。

與會者認真寫下筆記。

而印刷色彩方面,要注意紙張有適應性的問題,好比用在單色印刷時,有微塗的紙張差別會比較小,但用在彩色印刷時可能就會出問題,這主要因為紙張有毛細孔,油墨沉下去後就會出現色彩上的變化,要克服這個情況首先油墨要夠飽和,再來是四色裡的黃色要加重,乾掉後黃墨顯色度才會維持住,建議下次印刷時可以提醒廠商在黃版加重15%左右。

陳:我認為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是在不能選擇配合廠商的情況下,應該要把你的問題和加工鏈去討論,印務可以告訴你問題大概在哪裡,但若跟廠商合作過兩次他就出了兩次的包,你就要有警訊。你自己若有看印的經驗是「所見不一定及所得」,你就會知道什麼墨色要重或輕一點,看印時就要跟領機師父做討論,或更嚴格一點,帶之前不滿意的成品去跟印務討論印不好的原因,確定原因之後要求不要再有這樣的狀態,或是在修圖時做調整,如果不能改變加工鏈時,要有彈性去適應加工鏈。


塗:如果印刷廠經驗夠豐富,他會知道紙張適應性的問題而去調整,好比我剛建議加黃墨,但假設紙張本身帶灰黃色,人臉的部分就會變黑,有經驗的印刷廠就會再加特色調整。但這牽涉到你跟印刷廠關係,他是否願意幫你做這個服務。

另外關於掃圖分色,掃圖機器分滾筒式掃描和平台式掃描,滾筒式的濃度或光學表現會比平台式好很多,但隨著硬體更新,滾筒式機器逐漸減少,現在是以平台為主,缺點是細節會出不來。例如幾米的作品早期使用大量螢光色油墨或壓克力油墨,以平台式掃描機處理時,壓克力凹陷的部分就掃不出來。我會利用掃完後的數位樣去檢視有哪些地方消失,再回到印刷、製版端去做溝通,把層次提出來後再依照色調曲線去做單張圖像的調整。這些問題如果能在前製時就先作調整,會減少很多印刷時的問題。


為什麼好紙難遇、遇上了又常缺紙?


蔡:設計師在選紙的時候,因為在意設計品質,都會想選好一點的紙張,對有大量出版品的出版社來說,會是好事嗎?有哪些要考慮的事情?

塗:最重要的是印製成本考量,有些外包美編會開印製條件,我們會依照書籍頁數、售價等去估算可以用哪些紙材,基本上是在成本的限制下,選出最符合美編需求的紙張,我的原則是盡量選擇跟美編設定差異性最小的。

蔡:像幾米這類型的彩色圖文書,紙張顯色要好,有時會選高價的紙,如果書很暢銷、或是做成套書,之後又可能會發生書要再版但紙缺貨的狀況,面對這樣的情況,塗的經驗是如何?

塗:主要是因為現在不景氣,紙廠在進口紙張的態度變得保守,所以常會出現用了某種紙,半年後要再版卻叫不到紙的狀況,我們的因應方法是,一開始就考量紙廠供貨的穩定性,使用貨量穩定的紙張,真的不行會選相近的紙替代,但再怎麼相近還是會有差異,有時微小的厚薄會影響到書背厚度,封面就必須重製版、印刷,這也會造成成本的增加


紙張絲向正不正,決定你的書美不美

蔡:做書盒等外部包裝,也有一些要注意的眉角,塗在這方面很有經驗,請塗與我們分享。

塗:紙張絲向會影響很多問題,以現場的兩個書盒為例,當紙張流向跟書背平行,盒型才會好看,若紙張流向跟書背垂直,因為絲向不對,開口就會膨脹往外擴。盒子只要是裱貼,絲向都是很重要的問題,絲向對了裱貼起來就會比較平整。
比較困擾的問題是,台灣32開的紙要選正確絲向的機率比較低,所以有時你會發現做好的書不好翻,就是紙張絲向的問題。好比要做32開的書,31X43的紙張應該要用橫絲,或是菊八開的紙張也應該要橫絲(選擇35X25的紙),但台灣紙廠不見得會如你要求,就要在裝訂上去做調整,比如選用PUR膠裝或廣開膠,膠比較軟、展開度就會比較好,或是做穿線的裝訂。

延伸閱讀:【好設計的理由01|裝訂】設計如何引導讀者的翻閱體驗?

若是紙張在裝訂邊有起皺的狀況,是因為紙張折太多折,在裝訂過程中會有空氣,這種情況在製作前端就要確定紙的厚薄度,如果紙張太厚就要考慮剖半折,但成本會比較高,這些都要靠經驗去變通。

陳:基本上專頁的印務應該都會注意到絲向這件事,只是如果編輯要更保險,在交付工作時可以跟印務提醒你是用哪一家紙廠的紙、磅數多少、顏色,更詳細會說紙有紋路、要平行哪個方向、希望裝訂好是好翻的等,有這些加註印務會更意識到要幫你顧到絲向這件事,或是若有設計做產品包裝,考慮到紋路跟絲向,可以在紙上畫出包裝加註,把註記連同產品圖交給印務,印務也會幫你多注意。

陳註復手拿範本,讓塗思真說明紙張絲向,對紙盒開口角度的影響。

 

書籍設計的江湖在走,這些印刷知識要有

蔡:接下來想跟大家聊聊「先知道比較好的印刷知識」,在兩位印務職涯中,遇到新手最常犯的錯誤是什麼?

陳:我曾遇到一位設計師要做活動海報輸出,他問我:「打樣會打在我要的紙張上嗎?」「現場看色之後,如果不改字但要改色,需要重新打樣、要另外付費用嗎?」會問這些問題表示在他的認知裡,獨立製版印刷應該可以服務合板沒辦法服務的部分,以為想怎麼改就可以怎麼改,但其實是不行的

塗:有時候美編給出很有創意的設計,但在前製期就會遇到很多問題,這幾年比較常遇到一些檔案格式問題,好比使用外文字型或是特殊字,到了製版廠檔案可能會打不開或是抓不到字型、亂碼等,這種狀況其實要在InDesign裡做封包壓縮上傳比較能避免。

或是一些設定上的問題,比如單色黑、兩色黑的差別在電腦上看起來都一樣,到了印刷階段才會發現差異,以及當檔案中顏色設定K100%,製版時機器會自動設定為直壓,造成疊印的問題,這通常可以將顏色設為K99.9%來避開等,這類細節其實相當多。

延伸閱讀:【好設計的理由03|印刷】超越眼見為憑,透過色彩激發的無限感受力

設計技法上的不成熟,在印刷工務會有比較多問題,但有經驗的印務或廠商通常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去處理,避免在設計與廠商間來回溝通的時間浪費。

活動當天更同場加映「印務小學堂」,當場說明印刷工單如何填寫,以及透過現場折紙了解書籍的台數、落板等知識。


 好設計建立在好溝通上,這些印務的大雷不要踩!


蔡:最後,因為我們事前有請今天與會的編輯、企劃和設計向兩位印務提問,有人很好奇兩位最痛恨哪種設計和編輯?

陳:我比較不喜歡講話藏頭藏尾、不告訴我他到底想要什麼的設計,有時候不知道是他設計沒做完,還是我跟他的互動激發了他對設計的熱情,會一直有額外的設計長出來,又或是等我做到某個關卡了,他才告訴我他其實要的是什麼,這樣會讓製程跟成本失控。

另一種是編輯或企劃不讓我直接跟設計對話,因為有時稿子有執行上的困難,當我沒把握做出他們的要求,我就會要求跟設計當面討論,但有些企劃不讓我跟設計接觸。我後來發現企劃隔開我們是為了在雙方面前有不同說詞,讓自己好做事,但對我來說這樣的企劃我不行。

塗:我比較常遇到社內美編問我「為什麼別人做得到,你做不到?」其實我工作這幾年遇到過各種個性的設計跟編輯,有時因為立場不同,難免會有衝突,所以我沒有特別討厭的類型,只要有善意的溝通跟良好態度,就事論事就可以。

左起:對談人富友文化陳註復、大塊文化塗思真,主持人蔡南昇。



看更多
書設計與印刷裝幀案例





看更多
2018OKAPI年度106本書籍好設計×好設計現場特別企劃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你有多久沒說母語了?莫讓母語成為「第三外語」

    你的母語是什麼?在臺灣,以華語為主要溝通語言的環境再配合長年英文作為競爭指標的風氣下,人們若還對語言學習有興趣,多半會考慮影視大夯的日韓文或浪漫的歐洲語系,那何時才會理所當然地談起母語呢?難道母語得排到「第三外語」?甚或更後?來看如何找回母語力

    2418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有多久沒說母語了?莫讓母語成為「第三外語」

你的母語是什麼?在臺灣,以華語為主要溝通語言的環境再配合長年英文作為競爭指標的風氣下,人們若還對語言學習有興趣,多半會考慮影視大夯的日韓文或浪漫的歐洲語系,那何時才會理所當然地談起母語呢?難道母語得排到「第三外語」?甚或更後?來看如何找回母語力

24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