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常在日常對話中大喊「什麼鬼?」「很扯欸!」「太誇張了吧!」嗎?
我們對某些事物感到無法理解,多半是因為接收到的訊息並非事物的全貌,若把這些被遺漏的時代背景、人物關係、政府制度等因素考慮進去,你會發現大部分「什麼鬼?!」的行為其實相當合理。
《WTF(什麼鬼)?!一趟不可思議的經濟學之旅》一書的重點就在這裡,作者身為喜愛挖掘怪奇歷史的經濟學家,藉由七個從歐洲到非洲、九到十二世紀的不可思議真實事件,以經濟學的理論去解析它荒唐表象下的合理性,姑且不論經濟學的部分,光是這些歷史就夠驚奇,包括:
- 十九世紀的英國,丈夫會帶妻子到拍賣會拍賣,而且妻子是自願被拍賣的。
- 某個時期的神父會煮沸一口大釜,被指控的人要把手浸到滾水中,如果毫髮無傷就是無辜的,被燙傷則代表你有罪。
- 中世紀的義大利,大家會把蟋蟀或田鼠告上法院,因為牠們損害農民財產(而且牠們還會有辯護律師)。
個人覺得最幽默的,是十到十二世紀的法蘭西(現今法國)有「專精詛咒的僧侶」,如果你符合詛咒的條件,咒詞之惡毒簡直聽了耳朵都要滲血。像是:
……將他們的肉身丟給空中的飛禽和地上的走獸。願上帝令他們慘死,迅速被世界驅逐。願他們受到三位聖祖,亞伯拉罕、以薩和雅各的詛咒,以及四位福音傳道者,馬可;馬太、路家和約翰的詛咒。還有十二位使徒、十六位先知、二十四位長老,和尼西亞信經的三百一十八位神父。願他們受到十四萬四千位殉道者的詛咒……
算一下有幾位……有14萬4千380份詛咒那麼多!
針對以上這些乍看腦子進水的怪奇習俗,若作者只是單純講解就太無趣了,於是他在本書中化身為「怪奇博物館」的導遊,帶領他虛構出的團員走過一個又一個假想的展館,團員的用途在於「發出驚嘆」、「提出疑問」、「提出懷疑」、「嗆導遊」等等,此種對話的寫作方式讓人覺得作者很精神分裂,但樂趣倍增,而且每個團員顯然都一頭霧水,你不會覺得自己是最笨的那個。而作者藉由「先談一件自己的小故事」→「說明怪奇習俗」→「被團員質疑」→「解答」的節奏,讓說明過程輕快易懂,每一章節都讓你有層層深入事件核心、最後找出真相的推理破解成就感。
世界上讓人聽了大喊What The Fxxk的事實在太多,但看完這本書,你將學習到所有看似不合理的事物背後必有其「理性選擇理論」根據與「誘因」,而這些看似腦袋壞掉的做法,其實都是當下最聰明的解決方式。無論是想看經濟學的特殊應用,或是單純對這些怪奇現象有好奇心,本書都能帶給你相對應的樂趣。
#OKAPI 選書推薦 單元每週五為你選一本可能趣味、可能惡搞、可能美美、可能你會很喜歡的書,記得每週五回來逛逛(每天都來逛更好)。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