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林書帆:帶著那些死去的不斷成長──讀菲立普.克婁代《托拉雅之樹》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法國作家菲立普.克婁代的新作《托拉雅之樹》有這麼一個場景:敘事者偷偷帶著他罹患癌症的朋友歐傑離開醫院透透氣,在咖啡館巧遇米蘭.昆德拉,原本因疾病而逐漸萎靡的歐傑,開始滔滔不絕地對敘事者抒發昆德拉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細數他的每一本作品……

托拉雅之樹

托拉雅之樹

昆德拉曾在《小說的藝術》裡提及,或許所有小說家的作品,都是從某一種主題延伸出的「變奏」,克婁代也曾用音樂比喻自己的寫作:「就像音樂家喜歡嘗試各種不同的樂器,我則是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不同結構,不同的旋律,不同的聲音去詮釋同樣的主題。」這個主題對昆德拉而言是「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輕」,而克婁代呢?從他在台灣最為人所知的作品、被稱為「戰爭三部曲」的《灰色的靈魂》《林先生的小孫女》《波戴克報告》來看,也許可以說他的主題是關於悔恨時間死亡記憶。但對比前三部作品的沉重,《托拉雅之樹》可說是溫暖而充滿希望的小品,沒有接觸過克婁代的讀者,很適合將它做為入門書。

灰色的靈魂

灰色的靈魂

林先生的小孫女

林先生的小孫女

波戴克報告

波戴克報告



不像《灰色的靈魂》與《波戴克報告》充滿懸疑氛圍,《托拉雅之樹》的情節非常簡單:身為電影導演的敘事者,因為製片人兼摯友的罹癌、去世,開始了一連串的反思。此書就像是一本關於衰老、死亡的沉思錄。在小說開頭,克婁代用印尼蘇拉威西島原住民托拉雅族(Toraja)的習俗,做為思考的引子。托拉雅族會將早夭嬰兒的屍身置於大樹的穴洞中,「隨時間流逝,穴洞會慢慢癒合、將嬰兒的身軀包覆其中,就在新長出來的樹皮下,隨著大樹生長,慢慢接近天空。

氣味:菲立普.克婁代散文集(精裝版)

氣味:菲立普.克婁代散文集(精裝版)

托拉雅族令外界驚異的生命禮俗,還包括親人死後會停屍家中數年之久、將已下葬親人的遺體從墓中掘出,悉心清理並換上華麗衣飾等等。而現今死亡在文明世界裡又是以什麼樣貌出現呢?克婁代曾在散文集《氣味》裡描述父親的葬禮:「死亡不再發出有人死在臥房裡的味道」,而是被甲醛和蜜粉的氣味取代,死者被掩蓋在親人都認不出來的妝容下。克婁代發出疑問:「在我們的世界,死亡被抹去,但在托拉雅族的文化裡,死亡才是一切的聚焦……哪種觀念才是正確的呢?

死亡在當代華人文化的情境裡也是避之唯恐不及,醫院避開「四」這個樓層是最顯著的例子,彷彿如此就能延緩死亡的腳步。但克婁代在《托拉雅之樹》附錄的訪談中提到,我們越是對死亡視而不見,死亡就變得更加可怕。我曾在烏拉圭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Eduardo Galeano)的《鏡子:一部被隱藏的世界史》中,讀到居住於奧里諾科河上游地區的印地安人的習俗:「他們會和著香蕉湯或玉米酒吃死者的骨灰,此儀式結束後,就沒有人再呼喚死者的名字了:死者會在他們的軀體裡,用他們的名字,繼續走路、想望、說話。

或許,正是因為我們這些文明世界的人已不再有信仰,同時也喪失了如此有效的哀悼儀式,因此在面臨所愛之人的死亡時茫然失措。死亡帶來的哀傷是如此難以承受,因此人們總希望時間就此停滯、希望能迴避最終的結局,然而這樣的希望若真能實現,我們在取消死亡的同時也取消了生命。故事裡歐傑送給敘事者卡薩雷斯的小說《莫雷的發明》,可說是《托拉雅之樹》的反面:莫雷對永恆愛情的渴望超越了對生命的渴望,寧可活在自己發明的愛情機器製造的幻象中。

鏡子:一部被隱藏的世界史

鏡子:一部被隱藏的世界史

莫雷的發明

莫雷的發明


但托拉雅之樹的意象,是帶著那些死去的持續成長。我以為克婁代想要藉此傳達生命的反面並非死亡,而是「停滯」。
敘事者在故事中不斷摸索自己的哀悼方式,最終發現我們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培育自己的托拉雅之樹,就像他剛出生隨即夭折的女兒,在前妻心中不斷成長;而他則以文字與話語,讓歐傑活在自己的書寫中──「這部作品成了托拉雅之樹」。雖然失去所愛之人的痛苦永遠無法經由預先演練而緩解,至少文學能帶來些許慰藉。如同克婁代所言,它「能讓生命有朝氣並使之重生,在有限的時間裡,驅趕啃食、折磨和破壞生命的負能量。


林書帆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碩士班畢業。雜食閱讀者。
書評散見於泛科學、說書網站,現為豐年月刊採訪編輯。


 延伸閱讀 
1.【人物】文學有時必須是不快樂的──菲立普.克婁代的「謀殺」與「創造」之時
2.【人物】「當下的行動」,是我們成為一個人的方式──專訪人類學家、《依海之人》作者Rita Astuti
3.【致新世界|書評】吳乃德:一位報導人心刻痕的記者──讀亞歷塞維奇《二手時代》
4.【書評】吳曉樂:幽微人性與自然生態,天工般的榫卯對合──讀《拾貝人》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為什麼教主追隨者們深信不移,甚至不顧自身與他人安危?

Netflix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中講述四名韓國新興宗教領袖故事,播出後引發熱議,不僅是驚訝於這些「教主」們的行為,更多人驚訝的是──為什麼有人會相信?

106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