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年度百大

【2010年度之最│書籍館】和愛我們的親友共享生命旅程中最後的「圓滿」──《死亡的臉》

  • 字級

「夢想的可貴,就是能夠牽引出更多的夢想。」這是廣告教父孫大偉生前所說的一句話,而這句話也道盡孫大偉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不忘初衷。正如他所言:「人的死亡是自然的、必然的,如果沒有死亡就沒有未來。」也因為透澈死亡,讓他更加的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分鐘、珍惜每一個可能的機會。

「死亡」是我們難以面的的課題,雖然我們無意識拒絕死亡的力量,但早在生命誕生的同時,就已被宣告生命終末將以死亡作為結束。《死亡的臉》作者努蘭曾說:「除非我們真正知道我們的生命即將結束,而且盡可能知道死亡的各種情況,否則是無法和愛我們的親友共享生命旅程中最後的『圓滿』。」

死亡真正的面貌為何?我們又應該如何面對死亡?

《死亡的臉》作者努蘭透過六種常見的致命疾病:心臟病、中風、老化、阿茲海默症、愛滋病與癌症,來描述人類經歷死亡的共通過程。努蘭醫師在老化的篇章中提到在他青少年早期目睹摯愛祖母逐漸衰老的過程,當時並不瞭解祖母異常變化,在多年後才明瞭祖母因腦細胞的退化,使得她像多數老年人一般健忘、易怒、無耐性甚至沉默不語,而她身體的零件也在歲月的侵蝕下,損耗殆盡,漸漸地邁向死亡。我們總是會注意到別人的老化,但卻忘記我們的身體也是持續老化當中,雖然我們無法避免「老化」,但醫學的成就卻能改善生命品質,讓老年人盡可能過著獨立而有尊嚴的生活。

另一種考驗人類心靈巨變的疾病是「阿茲海默症」。努蘭說:「因為每一個失智症的患者都用他不同的方式,給那些愛他的人帶來痛苦,而這些深受其害的人,也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來支持下去。」發現親人罹患失智症時,家屬往往會毫不猶豫地扛起照顧病患的重擔,但隨著病患病情不斷的惡化、心智混亂日益嚴重時,看護的人只要稍有鬆懈,有可能造成患者或他人身體上的傷害,當家屬焦慮想盡全力照顧患者,卻發現屢屢受挫,包括情緒受創、個人的目標與職責被忽略、親人關係受損、經濟來源困頓等,往往照顧病患家屬,更需要親友的支持與關注。

蒙田說:「生命的用處,不在於壽命的長短,而在於時間的運用;一個人可能有慢長的一生,卻只真正活了一點點。」透過努蘭端看生命與死亡,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讓我們曉得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