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了解逆光時,整個畫面不是很亮嗎?為何人物會變黑?
相機裡的測光系統是依據反射式測光而設計的。也就是說,當你透過觀景器(窗)決定好要拍攝的構圖,這時相機裡的測光系統會依據畫面中反射出多少光量到達相機裡的感光體,經過運算,會得出一個EV值,或稱曝光量(值),相機會再轉換成多少光圈跟多少快門的組合告訴你,根據這個參考數值再來決定最後的曝光。
例如,拍攝女生時,常常會刻意將曝光量提高大概半格到一格,讓被拍攝的女主角皮膚比較明亮一些,凸顯女性柔美的特質。而拍攝男性時,為了表現剛強堅毅,有時甚至會故意曝光不足一些,皮膚就會顯得黝黑一點。不管是得到白皙的皮膚,或者是黝黑的外表,都不見得是測光錶告訴你的曝光,就得照單全收。這邊一定要建立一個觀念:測光錶給你的EV值(exposure value)並不叫做標準曝光量,它只是個參考值,拍攝者才是最後決定曝光的決策者。要有這個氣魄:曝光!我說了算數。(前提當然是得先認真學習攝影基本概念之後,才能如此放心大膽地嗆聲)
回到剛才討論的地方,整個畫面不是很亮嗎?為何人物會變黑?
就是因為當逆光畫面時,相機測光系統會誤以為畫面已經很亮了,所以它會自動降低曝光量,原本被攝人物就已經是背光了,當曝光一降下來,人物就相對更暗,甚至變成完全沒細節的剪影,黑成一塊了!常見的場景如:雪地、豔陽高照的海灘、室內的窗台前……等。弄清楚了為何會變黑,事情就好解決。
答案就是:以被攝人物臉部亮度為曝光基準拍攝。
專業解決方法如下:
1.在人物前方打反光板,將臉部曝光量提升。一般而言,反光板分白色、金色、銀色。
2.人物打閃光燈補光。如果你用的是相機上的小閃燈甚至是外接閃光燈,毫無掩飾地直接打向被攝人物,人物身旁常會出現一道緊貼著身子的陰影,而且,閃光燈與環境光線的比例掌控,是亟需要經過相當時間的經驗學習才能夠得心應手的。這對專業而言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但是,數位相機的即拍即看特性,也使得閃光燈的使用輕鬆多了。有許多攝影同好會利用同步連接線(sync cord)或電子式的無線感應器,將小閃光燈離開機身上的熱靴插座,在攝影棚以外拍攝時,模擬攝影棚裡的人像燈光技法,若是懂得小閃燈的使用方法,配合上回所談的小白傘,那就更無敵了。
上述兩項比較屬於專業上會使用的手法,下面提供一個專業攝影常常使用的常識,而且你也該要會運用的方法。
3.以臉部維曝光基準點測光。
• 如果是以M 模式拍攝,請盡量靠近被攝人臉測光,切記不可在被攝人物臉上留下你的影子,如果被攝人物臉上有攝影師的影子出現,那代表你遮到它臉上的光了。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讓曝光盡量全部以臉部為主。
• 如果是Av模式(光圈先決),同樣運用上述方法靠近測光;或者是整體測完光,再將曝光量調亮一格,+1Ev(光圈開大或快門放慢一格)。再透過相機預覽調整所需的曝光量。
原則上,逆光、斜逆光、或是背光只要掌握上述原則,你會發現,逆光拍人像別有一番風味。逆光拍攝時,人物正面屬擴散光的照射,反差下降,如果曝光掌握得宜,膚質會顯得較柔和,而頭髮外圍的光因為曝光過度的關係而變得光亮。這也就是為何許多拍美女寫真的攝影師喜歡在光斜射時拍攝逆光人像。
這個方法可運用在任何種類的拍攝,風景、靜物、人物皆適用。現在就清楚了為何碰到雪地要加開曝光量;附帶一提,反之,若是站在一片黑色布幕前拍人物,相機會以為畫面太黑,而自動增加曝光量,妳如果聽相機的,拍出來的人物就會曝光過度,因此,反而需要將曝光量降低下來,以得到合理的曝光。記住這個原則:曝光量──遇亮則加,遇暗則降。
曝光量的控制,多試試,多看好圖片,更要多看看順光以外的圖片,慢慢地就會上手了。開心地拍照吧!
圖1:以臉部的暗處當成曝光基準點拍攝,臉部曝光就會亮了起來,髮絲也因斜逆光照射而閃耀。
圖2:背景原本無趣的鋁門,利用銀色反光板將局部打亮,造成一個有趣的背景元素。反光板也順便稍微將頸部陰影消除了一些。讓人看起來更清透。
圖3:模特兒坐在室內窗台前,屬於背光的條件,若用自動模式,模特兒將成剪影,於是用Av 模式針對臉部測光,背景因為曝光過度而只剩模糊不清的庭園景象,使人物更加凸顯。身旁的聖誕裝飾品提供了冬日早晨的時間訊息。
黃仁益
自由攝影師(Lukefoto Studio),世新大學、台藝大、學學文創講師。世新圖傳所碩士、美國羅徹斯特理工(RIT)專業攝影系BFA。曾任《Bazaar》《Cosmopolitan》《Esquire》《雅砌》等時尚雜誌攝影總監、《蘋果日報》副刊攝影主任、《Marie Claire》攝影師。最近期攝影作品《安心亞寫真集:魔境夢遊》。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