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劉克襄:我,往東去找水井

  • 字級


劉克襄於甘肅省敦煌市月牙泉(圖:未來書城提供)劉克襄於甘肅省敦煌市月牙泉(圖/未來書城提供)


「那是我23歲時的夢想,希望能一輩子留在絲路,」劉克襄說。

1980年五月,當時他還在海軍服役,有次放假回家看NHK的《絲路之旅》錄影帶,在喜多郎的配樂下,聽作家井上靖朗讀「西出陽關無故人……」他也因此認識中國探險家彭加木,「自己沒有背景、沒有知識,很適合去闖蕩冒險。」他想寫信給彭加木,希望跟他一起去絲路探險,不過前一年才發生美麗島事件,警備總部會檢查信件,「因此我透過香港朋友轉寄一封信到中國科學院給彭加木,但沒有收到回音。」

後來看到新聞,彭加木當時應該已再次出發探險,車隊在當年六月穿越羅布泊時遭遇沙塵暴,缺水缺油,身為隊長,他只留下一張紙條:「我,往東去找水井,彭,6/17,10:30」,從此失蹤。

小蜥蜴的回憶
小蜥蜴的回憶

三十年過後,劉克襄將這句遺言當成《小蜥蜴的回憶》開頭,在瀰漫哀愁氣氛的小說中,小蜥蜴陪著彭加木走了最後一段路,途中遇到沙塵暴、老鷹、狐狸、蠍子,最後隱約看到綠洲……他藉由小說與彭加木對話,「因為沒跟他去過絲路不甘心,也想讓彭加木不要再當民族英雄,回復到一名探險家的身分。」

劉克襄在2009年去了嘉峪關做過研究,而且是研究野菜,「我才知道『蘭州拉麵』那麼好吃,是因為裡面加入當地駱駝草燒成的灰。胡楊木的葉子也可以做成食物,當年玄奘取經的路上,一定是吃胡楊木做成的食物。」

在嘉峪關,他也看到張騫、班超、玄奘、林則徐、左宗棠的雕像,最後一位就是彭加木。1980年代,中國的民族主義高漲,但對羅布泊的了解,卻遠不如瑞典、日本、英國的探險家,因此當彭加木首次成功穿越羅布泊之後,被譽為「科學界的雷鋒」。但最後,在數次大規模搜索之下,仍沒有人發現他的任何蹤跡,各種傳說都有,捲入流沙、因知悉核能機密而被俄國人抓走、被外星人抓走、穿過沙漠抵達俄國……

小蜥蜴的回憶  
或許只有蜥蜴知道。「因為蜥蜴只要一滴晨露就能活三四天。小說中的蜥蜴應該是馬駝子蜥蜴,當地的小朋友常抓來當寵物。」 這部小說的創作緣由,是因為出版社請史明輝導演製作動畫【小水滴的奇幻旅程】,動畫不僅重現古樓蘭的美麗,也同時呼籲環保,因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問題不是貧窮,而是沙漠化;此動畫入選2011義大利國際電視暨多媒體影展國際館摹短片。劉克襄看過動畫之後,才勾起年輕時的回憶,很順利地就寫完這部小說,並與動畫結合出版成一部多媒體書。

他以前喜歡去淡水河口的沙崙,那裡有絲路砂丘的感覺,「但現在變成悲哀的漁人碼頭。」另外,「建六輕、國光石化,一定讓台灣水資源問題更嚴重!」他說。

探險故事或許很淒美、很浪漫,但回到現實世界,沙漠化、水資源匱乏則是54歲的作家最關心的問題。

【小水滴的奇幻旅程】預告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第14屆金漫獎公布!又有好多漫畫書單待看啦~

恭喜《一個人的巴黎江湖:炸蝦人在法國》入圍漫畫新人獎;《綠之歌 -收集群風-》《守娘(下)》《閻鐵花3》入圍年度漫畫獎,還有更多入圍作品請見文化部官網

70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