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不知道!
【博客來選書|5月】《記憶傳承人》|顧玉玲:尋找無以言傳的力量
作者:顧玉玲 / 2013-05-15 瀏覽次數(7318)
2013年5月選書///
《記憶傳承人》
作者|露薏絲.勞瑞(Lois Lowry)
譯者|鄭榮珍
出版社|台灣東方
〔博客來推薦理由〕
如果你能替全社區的人保管記憶,好、還是不好?你願意嗎?
〔專業推薦人觀點〕
奇異旅程中的深沉掛念
文/ 顧玉玲(人民火大行動聯盟)
社運工作者,「人民火大行動聯盟」成員。輔大英文系、交大社文所畢,著有《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
1994年美國紐伯瑞兒童文學金牌獎《記憶傳承人》,是一則未來寓言,也是一部成長小說,啟蒙、挫折、追尋的元素一應俱全。不過,十二歲少年喬納思逃離的,不是危險與追殺的險境,恰好相反,他主動選擇從安全無憂的、被過度保護的生活出走,投入未知的生命冒險,生死未卜。
「同化社區」是個由長老們護衛的烏托邦:四季恆溫,衣食無缺,婚配家庭都受到妥當照顧,人們在設計良好的生活秩序中,從來無需自主作出選擇,同時也失去了因受挫而成長、獲得智慧的機會。他們追求一致,排除差異,壓抑衝動與激情,一有疼痛就服用止痛藥,漸漸失去分辨色彩的能力,也沒有音樂。
我特別感興趣的,是作者露薏絲.勞瑞對學校與家庭教育中無所不在的「正確用語」的強調。
故事從喬納思面對十二歲慶典的「恐懼」開場。他從記憶中搜尋恐懼的定義與經驗,帶領讀者快速掃描「同化社區」的生活場景,直到他尋得更精確的「焦慮」,總算才安置了自身情緒,得以與人分享感受。
在同化社區裡,所有的孩子都學會小心翼翼遣詞用字,不可誇張(如「我餓死了」),不可過度(如「憂心如焚」)。正因為人們的具體經驗極其一致、有限,且泰半經過設計與衡量,因此據以溝通思考的話語,都是理性分析後的定性,像一個個情緒標籤,簡單統一。
當語言只是準確描述狀態的工具,一來意味著生命裡沒有意外與歧出的情境,再無不可言傳的複雜感受;二來也表明了語言的僵化,無以承載想像力,喪失詩歌延展的可能性。沒有詩。
沒有詩的語言,也因此成為思想最貧瘠的荒地。
喬納思被遴選為「記憶傳承人」後,從世世代代累積的歷史記憶中學會受傷、戰爭、飢餓的痛苦,也帶來愛與溫暖的體認。他的情緒被深刻翻攪,身體的傷害不能靠止痛劑解決,生命的視野從此不同。這個十二歲的少年,無法回頭地直視現實,因而覺察每個家庭夜夜進行的「討論時間」,分享的也不過是平淺表層的喜怒波瀾,真正的憤怒與傷心,絕不是經由簡化的分析與安慰就可以撫平的。
喪失承擔意外的能力的人生,是停滯而虛矯的。他經驗到不公與殘忍,才懂得了世間無以言傳的痛楚與能量。
少年喬納思的勇敢逃亡,不是英雄式的覺醒,而是鑲嵌在世代的關係脈絡中,有長者的智慧傳承,幼者的未來交託,他的改變也將牽動整個社區的改變。唯一的傳承人走了,記憶將分散給所有人共同承擔,可預見的害怕、混亂,也可能帶來傷害、失序,但也許正是一個集體改變的機會,朝向有詩有歌的未來。
★五月博客來選書完整清單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