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醫生這一行,和你想的不一樣。劉育志的《刀下人間》

  • 字級


小志志
(攝影/但以理)

刀下人間
刀下人間
第一印象先入為主的誤差,再次印驗認知的謬誤,出身台南柳營的醫生作家劉育志,新書《刀下人間》作者照片裡的他,在藍天底下笑得燦爛,「我天生皮膚黑,看起來很陽光,但其實是個宅男」。2007年,結集部落格作品的處女作《外科失樂園》獲得廣大迴響,部落格風行時,他個人網站點閱累積次數突破80萬次。在醫生訓練生涯、公認最辛苦的住院醫生階段,格主「小志志」的分身,成為劉育志對抗壓力,意外的遁逃私路徑。

「多年後回頭看,我的書寫方式也變了很多。」從個人生活點滴的紀錄,過渡到人生百態、有意識的書寫,劉育志表示,一路走來都是意外。他還記得第一次出書,作媽媽的驚訝自己的兒子,「字寫這麼醜還能出書」。不愛趴趴走、很愛家的劉育志言談間,說自己是個「很聳的鄉下人」,從就學到進入醫院這座白色巨塔,從沒動過離家的念頭,「我是標準南部小孩,沒辦法習慣台北這樣的城市,從柳營到台南市,對我來說,就是從鄉下進到一個更熱鬧的鄉下」。和許多台灣的學子一樣,劉育志因為聯考分數,選填志願落進醫學系,過程沒有掙扎,「對一般人來說很自然」,但面臨分門選科,他卻做了「不太一般」的決定,僅填寫外科一門。「外科是很英雄主義的地方,走外科的人通常不會去做無謂的事情,」談及醫學專業,劉育志顯得專注,不受周邊環境嘈雜,格外令人印象深刻。外科的高工時、高風險成為近來討論醫療品質的熱議題,劉育志表示,當學生的時候,進醫院首先面臨的震撼彈多半來自外科,「就像軍隊裡的特種部隊,會覺得外科很厲害呀,當所有藥物都無效的時候,只剩外科還有處理的機會」。劉育志不諱言,選擇成為外科醫師,普遍有種崇拜英雄的心情,「否則,怎麼有辦法走過連一般人都知道、不是人過的外科訓練生活呢。」

小志志
(攝影/但以理)
走進去了,一如《刀下人間》序裡寫的:終於曉得「出乎意料」才是生命的常態。在與各種病患接觸後,劉育志發現當醫生這件事,原來非常複雜,「一開始以為只要把病人醫好,健康送出醫院大門就是醫生最大的職責,事實是會遇到要求在醫院多待幾天的病人,這樣保險可以多理賠個幾天」。後來他知道,自己要面對的是叫做人之常情,「醫生被迫在很年輕的時候,在很短的時間內去經歷很多事,有不堪的一面,但也有很多美好的部分。」很多人問劉育志為何要寫作,寫的還是醫院裡的人性百態,不會感到疲倦嗎?他給了簡單的答案,無非是「珍惜」兩字。劉育志表示,一個人往往得用上一輩子的時間,才能真正了解這兩個字,但在他眼前時時刻刻上演的生老病死,卻一直提醒著他時光流逝的速度,「很多讀者以為我應該很老吧,大概是這個原因。」

時間,一樣適用在劉育志的寫作上,許多故事在腦子一放就是數年,第一時間可能不知如何述說,或寫來讓讀者好懂,「很多時候,對的故事終究會來」,一些來自自己所見,更多的時候是同儕間的分享;時候到了,腦子裡放故事的抽屜,自然就會現身,「那就是好運來的時候」。問及作家身分有沒有替他帶來不便,劉育志表示,寫作本就不被認為是醫生的主要價值,被質疑是很正常的,但在醫病關係方面,自己的確受到影響,「下筆的時候,一定先得把事情想通,透過這個動作,我發現自己比較能退一步思考」。站在醫療最前線,書裡寫到,來關說床位的通常不是最親近的親屬,「套句台語說的,這些人想表示『我尚厲害』」,背後真正的是脆弱與不安,「真正在照顧病人的家屬,衝突時往往會反過來幫我們說話,他們看得見醫生在做什麼。」劉育志表示,人如果懂得珍惜,那他每天經手的「不甘願」也會少得很多,「醫院說到底是個失去東西的地方,不要到了最後才發現你多愛身邊的那個人,那就很可惜了。」

面臨現今外科人才短缺的困境,劉育志認為,一個世代的特質一定由其成長的環境形塑而成,如同〈昨日烏托邦〉一文裡那個曾經富有的諾魯國,當資源耗盡,短短二十年,一切都能化為烏有,「我這個世代如果還懷有崇拜英雄的情懷,下個世代為何不行?」劉育志表示,不要去單純指責年輕的一代無法刻苦耐勞,而要去思考這個環境終究崇尚的是什麼,「到頭來你會知道,金錢買不到快樂,買不到夢想,」在生命教育逐漸備受重視的當下,「我希望一切都還不算太晚。」
 

〔劉育志作品〕
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從G點、隆乳、自慰到同性戀,醫生這樣談性
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從G點、隆乳、自慰到同性戀,醫生這樣談性
外科失樂園
外科失樂園
刀下人間
刀下人間
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
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
玩命手術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
玩命手術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
公主病,沒藥醫!
公主病,沒藥醫!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精神疾病的樣貌是什麼?身邊的人好像「怪怪的」,我該怎麼辦?

精神疾病與腫瘤一樣,都是嚴重且可能致命的疾病,透過閱讀更加了解精神疾病的樣貌,撇除因不了解而產生的懼怕與偏見,並即時幫助自己或身邊的人。

45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