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人物專訪

  • 我希望畫出待在家裡是一件很自然又值得珍惜的事──專訪《戀家的人》、《期待開動》作者井田千秋

    內容提供:圓神出版 / 2025-07-07

    井田千秋表示:我心目中理想的「家」,是為居住者量身打造的空間,讓人感到自由又安心的地方。像是祕密基地、也像是窩巢——是隨著生活的累積自然形成的場域。我很喜歡那種能看出「這個人是什麼樣子」的房子。 我會刻意保留一點憧憬與質樸共存的空間,描繪居所的時候,時常忍不住畫時髦的傢俱,覺得精挑細選、擺滿心愛物件的家非常迷人。除此之外,那些從老家帶來的東西、旅行中一時衝動買下的紀念品,也讓人感到開心。我喜歡有很...

    More
  • 沒有壞人,卻人人受傷?揭開家庭祕密後的修復之路──讀《家鎖:華人家庭這個巨獸》

    作者:Emily Chan / 2025-07-09

    《家鎖》的作者譚蕙芸是一位屢獲殊榮的資深記者,亦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教師。多年來,她為社會弱勢發聲,報導過無數人生悲歡,然而這次,卻將筆鋒轉向最親近、也最難以言說的自身家庭。 她以新聞工作者冷靜客觀的態度,重新翻查家族史,尋找見證人,打開封塵的物品,拼湊出被遺忘與隱藏的記憶碎片。這本書,記錄了關於照顧、理解、修補與重建的歷程,當中有驚險、疲憊與難以言喻的五味雜陳,儼然是來自生活現場的真實報導。

    More
  • 讓眼前的名畫療癒你──專訪現象級藝術小說《蒙娜之眼》作者湯瑪斯.謝勒斯

    採訪:李若韻 內容提供:時報出版 / 2025-07-07

    暢銷小說《蒙娜之眼》被法國媒體稱為「現象級的出版巨作」,作者湯瑪斯.謝勒斯因此書榮獲2025年「法國出版獎」之年度作家大獎。2024年初於法國出版的《蒙娜之眼》,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已被翻譯成37種語言版本,全球熱銷,截至目前已賣出35萬冊,並準備籌拍電影。 被譽為「藝術版的《蘇菲的世界》」,《蒙娜之眼》像是寓言、成長故事,更像是一部療癒之作。本書將藝術與傷痛合而為一,透過小女孩「蒙娜」那雙並不安定的眼睛……因...

    More
  • 逆生長的凍齡虛構技藝──劉思坊的《怪城少女》

    作者:白樵 攝影:陳佩芸 / 2025-07-03

    若散文的「虛構」足以撼動其標籤屬性,思坊則在萬物皆允的小說文類裡,反覆斟酌「真實」與「真相」。「虛構的東西背後有一個真實,那比寫實還真。你必須相信它。」思坊堅定地說。調度細節,強調後果,所引起的強烈情緒,即為故事的力量所在,亦為故事的真實。而有些真相,更得藉由虛構與謊言,方能破土而出。 「真實」這標籤的主體性,或許必須透過那決然的相異參照點——那在貝里斯與馬康多的遙遠下午,一個帶著奇幻色彩的他者...

    More
  • 【日常的講究】一杯黃澄澄的誘惑──自家釀義大利檸檬酒

    作者:比才 / 2025-07-09

    台北市一家我很喜歡的義大利餐廳,除了餐點美味氣氛自在外,餐後常常會請客人喝自家釀的檸檬酒,通常到了深夜還坐在店裡沒離開的人,都會得到一杯,有的時候店家沒有主動端出來,我還會厚臉皮直接開口問,「今天有檸檬酒可以喝嗎?」主廚兼老闆是義大利人,只見他從冷凍庫拿出一大瓶黃澄澄、不透明的酒,沒有酒標,一看就知道是自家釀,再拿出幾只玻璃小杯,每杯都大方的斟到滿,遞給大家。 檸檬酒非常烈,主廚送上酒的時候,...

    More

文章類別

熱門文章HOT STORIES

  • 最新文章NEW STORIES

    最新文章一覽

    博客來獨書報

    博客來獨書報一覽

    搜尋標籤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