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人物專訪

  • 【商業焦點人物】《無路之路》作者保羅.米勒談工作與生活的新解答

    作者:保羅.米勒 內容提供:一起來出版 / 2025-07-11

    「當大家以為保羅事業有成、人生勝利,他卻覺得上班才是最沒前途的一條路。」──Jemmy Ko 【2025/7月份商業焦點人物】保羅.米勒一度是大家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後來決定轉而追尋一條無既定方向的「無路之路」。他對人與工作的關係有著獨到的洞見,希望更多人能過上豐足生活。 Q:在《無路之路》一書中你走上非傳統、不以成功為目標的人生價值,在這幾年的經驗中,你對「工作的本質」有什麼新的理解?或是在企業中工作的人,難以...

    More
  • 【馬欣專欄】你我中年的眼淚,得要笑著才能出來——《F1電影》的桑尼

    作者:馬欣 / 2025-07-15

    導演約瑟夫·柯金斯基繼《捍衛戰士:獨行俠》之後,再次拍出中年的景貌,無論人過去成功與否,「人生舞台」都會轉瞬即逝,像壽司轉盤。歡騰之後,你我都要面對自己其實是在「後台」,準備著下一個超越自己恐懼的時刻。

    More
  • 瀟湘神/現代化與歷史創傷的追憶之旅──讀《蕉葉與樹的約定》

    作者:瀟湘神 內容提供:鏡文學 / 2025-07-11

    當代臺灣的主流敘事,往往將原住民浪漫化,以「前現代」的想像加以凝視。但實際上,若以「日治時代」為現代化的起點,原住民實則與漢人共同經歷了現代化的歷程。當代作家若要顛覆這種停滯不前的前現代想像,就必須循著這段現代化的記憶,破除僵化的幻想。 然而,「現代化」本身具有壓倒性的暴力,能將所有事物塑造成相似的模樣。如同現代都會,處處高樓林立,不仔細觀察,很容易將不同城市混淆。經過「現代化」這道工序,自我與...

    More
  • 沒有壞人,卻人人受傷?揭開家庭祕密後的修復之路──讀《家鎖:華人家庭這個巨獸》

    作者:Emily Chan / 2025-07-09

    《家鎖》的作者譚蕙芸是一位屢獲殊榮的資深記者,亦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教師。多年來,她為社會弱勢發聲,報導過無數人生悲歡,然而這次,卻將筆鋒轉向最親近、也最難以言說的自身家庭。 她以新聞工作者冷靜客觀的態度,重新翻查家族史,尋找見證人,打開封塵的物品,拼湊出被遺忘與隱藏的記憶碎片。這本書,記錄了關於照顧、理解、修補與重建的歷程,當中有驚險、疲憊與難以言喻的五味雜陳,儼然是來自生活現場的真實報導。

    More
  • 白樵 /關於一則進入村上神話的純真可能

    作者:白樵 內容提供:時報出版 / 2025-07-14

    中年人習於趨吉避凶,唯純真者,方能持續成為村上信徒。也有機緣者,如我,在經歷了四十年的時差後,仍對生活與命運保有信仰與初衷,得以共振,得以皈依。

    More

文章類別

熱門文章HOT STORIES

  • 最新文章NEW STORIES

    最新文章一覽

    博客來獨書報

    博客來獨書報一覽

    搜尋標籤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