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創作者介紹
文章列表ARTICLE LIST
-
\ 本月大人物 /「不要聽大人那一套,請依照自己的感覺活下去。」──專訪五味太郎
採訪: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口譯:賴庭筠 / 2024-03-11 瀏覽次數(16799)
「『童書』這詞,要是能馬上消失該有多好啊!」 這句話出自五味太郎與長新太的一場對談中,收錄在《來聊聊繪本吧》。在那場談話裡,五味太郎幾乎揭露了他的繪本觀與創作觀:自由、幽默、拆...
-
\ 本月大人物 /「這就是只有漫畫才做得到的魔力!」 ──專訪《直到夜色溫柔》作者簡莉穎、廢廢子
採訪: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 2023-02-14 瀏覽次數(13520)
在《直到夜色溫柔》裡,讓兩個人相遇的,不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而是各種寂寞、憂傷、焦灼、無以名狀的情緒。他們潮濕、乾涸,或許盈滿情慾,或許淡漠無傷。故事裡,每個角色都沒有名字,卻擁...
-
編輯、邊急、鞭擊《Fountain新活水》總編輯黃麗群:當你想要抗辯什麼,就是一期雜誌的題目了
採訪: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 2022-09-06 瀏覽次數(10537)
2022年7月號《新活水》雜誌以台灣伴手禮為題,斗大的「101樣好吃到捨不得送人的台灣伴手禮」字樣浮印封面,吸睛力十足,專題內容兼顧情報功能也記錄人文風土。在紙媒漸頹的時代,精彩的企畫...
-
\ 本月大人物 /「在認識臺灣美術史的路上,我們還要努力學習。」──專訪《臺灣美術兩百年》總策劃顏娟英、蔡家丘
採訪: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 2022-05-12 瀏覽次數(10740)
若談起臺灣美術史,你的腦海裡會立刻浮現某一幅畫,或某位藝術家的名字嗎? 2019年,在福祿文化基金會贊助支持下,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顏娟英與一群臺灣美術史學者組成團隊,開始進行為期兩...
-
\ 本月大人物 /「我的青春犧牲了,但有更多人的青春得到陪伴。」──專訪喀飛《台灣同運三十》
採訪: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 2021-11-19 瀏覽次數(7997)
「同志運動是大家的,為運動留下紀錄也不該是一個人的責任,」喀飛想透過這本書拋磚引玉,鼓勵所有參與者寫出自己的運動經驗,「也許現在你覺得沒什麼,但再過20年之後就有什麼了,其實2018...
-
\ 本月大人物 /「我從小穿著盔甲長大,把自己訓練得特別堅強。」──專訪杜修蘭《逆女》
採訪: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 2021-10-28 瀏覽次數(19952)
25年前,杜修蘭以小說《逆女》初試啼聲,獲得第一屆皇冠大眾小說獎。故事敘寫女同志丁天使的成長歷程及破碎糾葛的原生家庭,矛盾的性別、階級與族群問題交織於一身,其寫實張力令人驚豔。200...
-
\ 本月大人物 /在《傀儡花》用一條注釋說不完的,就用一本小說講完它──專訪陳耀昌《島之曦》
採訪: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 2021-08-23 瀏覽次數(14851)
陳耀昌還記得,他決定開始撰寫小說《島之曦》的那天是2020年3月15日。他和盧丙丁的孫子林章峯先生約在臺北福華飯店,他聽了故事,拍下資料,而後開始動筆寫下這本以「臺灣文化協會」為主軸的...
-
\ 本月大人物 /地名研究的重點是「怎麼說」,而不是「怎麼寫」──專訪吳密察、翁佳音《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採訪: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 2021-03-23 瀏覽次數(20626)
《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由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翻譯、歷史學者翁佳音審定。 你能想像,一位百年前的日本學者,可能比你還了解你家鄉的地名掌故嗎? 1895年,是日本領有臺灣的第一年,人...
-
\ 本月大人物 /「讀韓國文學,可以更客觀看見台灣的現代化經驗。」崔末順談如何編選《吹過星星的風》
採訪: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 2020-03-19 瀏覽次數(11350)
政大台文所副教授崔末順。 今年二月,奧斯卡金像獎首度將最佳影片頒給外語國家。韓國導演奉俊昊與他的《寄身上流》彷彿為亞洲電影出了口氣,許多媒體更紛紛撰文分析韓國的影視政策如何有效助...
-
新手上路臺語童星的逆襲!為何臺語片在我們的集體記憶完全消失?──專訪蘇致亨《毋甘願的電影史》
採訪: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 2020-03-02 瀏覽次數(31760)
你看過臺語片嗎? 曾經,臺灣每年平均上映上百部臺語片,是世界第三大劇情片生產國,僅次於日本和印度;曾經,在龜山與鶯歌的交接處,有一座占地十餘甲的片廠,規模浩大,是亞洲第三大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