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白色恐怖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71則)
-
作家專業書評 李拓梓/理解韓國,要認識朴正熙;要認識朴正熙,就不能忘記「南山」──讀《南山的部長們》
作者:李拓梓 內容提供:凌宇 /2022-05-31 瀏覽次數(8512)
韓國政壇一向詭譎轟烈,除了剛卸任的文在寅之外,目前還沒有總統全身而退。閱讀《南山的部長們》時,也可以感受到那種政治上的恐怖氣氛,南山的幹員們為了達成目的,經常無所不用其極,威脅...
-
\ 本月大人物 / 「在認識臺灣美術史的路上,我們還要努力學習。」──專訪《臺灣美術兩百年》總策劃顏娟英、蔡家丘
採訪: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2022-05-12 瀏覽次數(11611)
若談起臺灣美術史,你的腦海裡會立刻浮現某一幅畫,或某位藝術家的名字嗎? 2019年,在福祿文化基金會贊助支持下,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顏娟英與一群臺灣美術史學者組成團隊,開始進行為期兩...
-
作家專業書評 林運鴻/在時代的波濤洶湧中,為一小片浪花停留──讀賴香吟小說《白色畫像》
作者:林運鴻 /2022-05-05 瀏覽次數(7110)
許多時候,我們用「歷史」這個沉重字眼,稱呼一段無法被遺忘的苦難。比如翻開《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在偷渡前夜,深情凝視熟睡兒女,就算明白此後永別,也只能強忍淚水不敢傾訴。又或者《史...
-
不讀不知道! 柳廷燁/當時韓國人說起首爾南山,伴隨而來的是恐懼──朴正熙執政18年的關鍵人物紀錄《南山的部長們》
作者:柳廷燁 內容提供:凌宇 /2022-04-11 瀏覽次數(8442)
一提到首爾的南山,很多台灣人會想到首爾塔或纜車。然而在過去,「南山」是韓國人恐懼的對象。這是因為國家安全企劃部就設在這裡,也是現今國家情報院的前身。
-
作家專業書評 林運鴻/在每個國民都不談政治的年代,政治其實無孔不入──讀張國立《私人間諜》
作者:林運鴻 內容提供:鏡文學 /2022-03-25 瀏覽次數(4219)
小說家張國立一向擅於把故事講得驚心動魄,這次他的懸疑新作《私人間諜》,在表面上是關於「監視者」竟成為「被監視者」,可是,身為「細胞」卻打算脫離警總羽翼,這中間還有隱情,那是一縷...
-
一起看圖文 天公伯仔給蔡焜霖的任務太辛苦了,但他願意說,我們就願意聽──讀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
作者:諶淑婷 內容提供:慢工出版 /2022-03-10 瀏覽次數(10018)
《來自清水的孩子》以人物傳記的形式,畫出台灣人最沉重的戒嚴38年,也畫出在那之前與其後,台灣人對國家認同的追尋與懷疑。台灣付出慘痛代價,失去無數珍貴生命、剝奪太多人的一生,直到現...
-
\ 本月大人物 / 「寫這些故事,角色的生命力大到讓作者像個僕人。」──專訪賴香吟《白色畫像》
採訪:朱嘉漢 攝影:Achim Plum /2022-02-24 瀏覽次數(8788)
作家賴香吟。 1918年,畫家卡濟米爾.馬列維奇發表了《白色上的白方塊》。顧名思義,一片白色底上,有個方方正正,卻歪斜著、不置中也不水平的白色方塊。底色的白與方塊的白是略有差異的白。...
-
一起看圖文 吳平稑/記憶的線條分明卻輪廓不清:看《臺北來信》鋪開家族史的皺褶
作者:吳平稑 內容提供:慢工出版 /2022-02-10 瀏覽次數(2898)
雖然一匹魚曾提到自己看的漫畫太少,但仍不禁令人嘉許他對漫畫語言的理解。在《臺北來信》中,整體的畫格變化、畫面鋪排、敘事節奏、取景的呼應,都比在《熱帶季風3》的〈法事記〉更有伸展空...
-
一起看圖文 馬翊航/記憶不是完結篇──讀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
作者:馬翊航 內容提供:慢工出版 /2022-01-04 瀏覽次數(4781)
《來自清水的孩子》前三冊以不同的筆觸,分隔不同人生階段的質地,輕柔色鉛筆的童年、木刻版畫的艱苦歲月、雙色印刷與網點的出版生涯。來到了第四冊,以寫實風格、相片拼貼強化了現實感,對...
-
作家專業書評 戰神沒在引戰的時候,所進行的「進攻性防禦」──讀《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
作者:林運鴻 /2021-10-27 瀏覽次數(5606)
朱宥勳新書《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或可當成戰神體不用於打仗的時候,對於文學寫作邊界的試探性擴張。本書主角是幾位戰後台灣文學史上開天闢地的大咖,寫他們在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