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宗教/民間信仰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73則)
-
作家專業書評 林昭被行刑後,監獄還向她母親要五分錢的子彈費──讀《血書:林昭的信仰、抗爭與殉道之旅》
作者:郭婷 /2021-08-02 瀏覽次數(8906)
林昭在當代中國史上是最特別的人物。面對殘酷的打壓,她卻愈戰愈勇,愈發堅毅和沸騰。當時讀這本書的英文版,連曦教授用了feisty這個詞:她不只頑強,更有驚人和勃發的生命力,不願以沉默認...
-
作家專業書評 黃麗如/中國口口聲聲民族融合,卻讓藏人活不下去──讀《吃佛》
作者:黃麗如 /2021-07-22 瀏覽次數(14463)
藏人的願望很卑微,但以目前中國政府的手段看來,絲毫不讓藏文化、藏信仰有活路,反倒更密集的監控藏人、限制藏人的行動。尤其這一年多因為疫情而「理所當然」的疫調和人口管理,藏人的自由...
-
作家專業書評 傷心是因為被愛情女神夾住心臟?一本由藝術角度切入的身體史──讀《中世紀的身體》
作者:盧省言 /2021-06-14 瀏覽次數(6841)
關於中世紀,人們有許多想像。因為史料相對少,以及後世對此時期的「後見之明」,中世紀常被稱作黑暗的一千年,對比希臘羅馬以及文藝復興後的風光。直至近十幾年,越來越多關於中世紀歷史的...
-
作家專業書評 母女先是親暱,後來疏遠,最後又不得不親近:最遠的送行──讀鍾文音小說《別送》
作者:謝凱特 /2021-04-20 瀏覽次數(14290)
《別送》裡的母女關係是一則普世寓言:先是親暱,後來疏遠,最後又不得不的親近。親近也有不得不?有的,故人故鄉這頭總有什麼辦法逼每個出逃的孩子回首──比方因病倒下、昏迷、失能,留住愛...
-
作家專業書評 未知人,焉知神。人為何「以神之名」合理化自己各種作為?──讀《造神》
作者:翁稷安 /2020-11-25 瀏覽次數(7794)
在網路訊息泛濫的年代裡,人人都能發聲,無所顧忌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公共知識分子」的面貌已然模糊。 雷薩.阿斯蘭是否符合今日「公共知識分子」的界定,或許還有待討論,他雖然勇於針對...
-
博客來選書 【編輯說書】張惠菁/阿斯蘭,《造神》,與二十一世紀的「宗教識讀」
作者:張惠菁 /2020-08-25 瀏覽次數(7259)
雷薩.阿斯蘭在美國是非常知名的公共知識分子。如果你在Youtube上搜他的名字──Reza Aslan,會搜到非常多的影片。其中一大部分是他上CNN、福斯等電視台的新聞節目,被訪問與伊斯蘭有關的議題...
-
作家專業書評 一本討論信仰、信念與「中年危機」的奇幻作品──讀《五神傳說首部曲:王城闇影》
作者:馬立軒 /2020-05-07 瀏覽次數(7444)
本作主角卡札里是一名年過三十的男子,在經歷了各種劫難之後返回故鄉,具有貴族身分的他,原本只期望能夠在過去擔任侍從之地討份下人的工作,卻因故成為王女的私人教師與秘書;原本早已遠離...
-
作家專業書評 「正向思考」本身有問題嗎?失控的究竟是什麼?──讀《失控的正向思考》
作者:許菁芳 /2020-04-08 瀏覽次數(19422)
其實正向思考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它的失控。作者指出,其中一個副作用就是讓人昧於現實,但疾病本身,怎麼可能沒有痛苦與挫折?甚而,當它變成一種集體行動後,創造出一個「只能正向的...
-
作家專業書評 把誇大的恐懼植入內心,就能控制他人?──吳曉樂讀《現代「洗腦」手冊》
作者:吳曉樂 /2019-09-24 瀏覽次數(26770)
我大概是到了《現代「洗腦」手冊》第39頁的那句「想要對他人洗腦,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對他們的煩惱感同身受」,開始對書封上「反洗腦專家」的頭銜產生認同。 洗腦已深入日常生活 現代「洗...
-
馬欣|孤獨眾生相 【馬欣專欄|敬這殘酷又美好的世界】邪教與現代化社會,哪一個更虛假?──《仲夏魘》的丹妮
作者:馬欣 /2019-07-16 瀏覽次數(13876)
這部電影拆穿了人的本性是現代化的亂碼,也講白了人在邪教裡,就是活著的「消失」,兩邊如照鏡子一樣像親兄弟。《仲夏魘》表面上以邪教之名殺外地青年,其實是以正午陽光對照工整現代化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