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
「將珍視的人銘刻在心,他們將與你同在、給予你力量。」──專訪比利時繪本作家安.艾珀
提問:郭孚 內容提供:大塊文化 /2025-04-01 瀏覽次數(71)
《奶奶什麼時候回來?》探討「缺席與哀悼」的主題,試圖捕捉人們生命中的印記——無論是具象的痕跡,還是隱藏在物品中、喚起對摯愛之人回憶的無形記憶。書中充滿謎團,不僅從未直接描繪哈達奶...
-
「好的故事不會只給孩子單一的答案。」──專訪兒童文學作家王宇清
提問:巫佳蓮 內容提供:小麥田出版 /2025-03-31 瀏覽次數(477)
無論是《妖怪新聞社》裡運用敏銳觀察力辦案的貓妖雲八通、流落荒島的美味冒險故事《荒島食驗家》等暢銷又充滿想像力的作品,都出自王宇清之筆。寫作至今近二十年,他描寫細膩又飽含臺灣風土...
-
藝術家堪稱失敗率最高的行業,為何總有人前仆後繼?──讀漫畫《藝術家的鳥生活》
作者:馬尼尼為 /2025-03-26 瀏覽次數(1068)
身為美術系,無緣當上藝術家,有一半以上的系友早就和藝術離得遠遠的。去看畫廊、博覽會,還會直接說「好醜」「下次不要來看」之類的。發現身邊那些「對藝術有興趣的」沒有一個是美術系的,...
-
生命軌跡迥然不同,但與「這裡」及「那裡」的每次相遇都赤誠擁抱──專訪《這裡,那裡》作者盧心遠
內容提供:青林出版 /2025-03-24 瀏覽次數(1084)
在我們的生活中,一直都有這兩種人:一種人像海鷗一樣,永遠在路上,永遠在流浪,世界再大都要親自去看看;而另一種人則像樹一樣,追求安定感,追求歸屬感,紮根於一處後便落地生根。 保有...
-
【主題繪本控】以《魔女宅急便》打造的「草莓色」世界──拜訪東京「魔法文學館」
作者:賴嘉綾 /2025-03-21 瀏覽次數(2359)
在台灣成立兒童文學館是許多關心兒文人士的心願,讓我們來看看兩個好玩的地方作為參考。一是日本的「魔法文學館」,另一是在荷蘭海牙的「兒童圖書博物館」。 本文先介紹2023年11月開幕的「...
-
泥巴國不是小孩專屬,你我化解不開的情緒也都收在那裡──讀《泥巴殿下:泥巴國的公主》
作者:黃筱茵 /2025-03-19 瀏覽次數(2435)
怒氣與情緒時常難以名狀,像某種黑沉沉的低氣壓,讓人喘不過氣,又想大吼。兒童的怒氣尤其讓成人不知所措,只要孩子一發脾氣,成人的第一反應常常是指責與壓制,「你又發脾氣了!」、「這麼...
-
若非一心想逃,也就無從受困──讀井子漫畫《溫河幻覺》
作者:李華 /2025-03-18 瀏覽次數(1613)
從某時開始,我們喜愛談論夢境,時常還勝過現實。因為外面的世界昭然若揭,所有的神祕地帶都早已被探索完畢──能見的都是已能預見的;能做的也都是他人已經做過的。唯一的神話叫「失落」,例...
-
為孩子創作不一樣的動物繪本──專訪《動物們下班啦!》作者李憶婷
作者:藍依勤(繪本星球212-7版主) 內容提供:KIDO親子時堂 /2025-03-14 瀏覽次數(1873)
如果讀過李憶婷的《美好動物園》,在看到《動物們下班啦!意想不到的熱鬧生活》封面時,應該會對這扇寫著「AN IDEAL ZOO」的大門有印象,差別只是這次在「IDEAL」的下方掛上的是「CLOSED」。...
-
只要我們沒有忘記他就好──讀《一歲的外公》
作者:郭彥麟 內容提供:時報出版 /2025-03-13 瀏覽次數(2406)
而隨著人口老化,人生的旅程開始往下坡走去,陡峭的路,總是帶來更多的不安定,因此,老人精神照顧需求,也開始大量浮現。2005年,「老人精神醫學會」成立,開始訓練另一個次專,另一種敏感...
-
我們所有的努力,寶寶都默默記在心裡──讀《媽咪為什麼不睡覺?》
作者:郭孚 內容提供:悅知文化 /2025-03-12 瀏覽次數(2497)
《媽咪為什麼不睡覺?》不同於一般從「父母」視角出發的晚安繪本,而是透過「寶寶」天真可愛的眼光來說故事。從「媽咪為什麼不睡覺?」這個好笑的疑問開始,寶寶猜測著各種理由,最後甚至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