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一份網路書店的分析數據甚覺殘酷 ,原來台灣購買現代詩的讀者年齡層,高峰區間帶是落在15到22歲,也就是高中生大學生。這樣說來,大學畢業進入社會,讀詩就會變成不合時宜的事(?)原來詩的讀者群真的是青春限定,有保存期限的。
想想25歲仍在讀詩就會被當成老人看待,怎能不感恩讚嘆天團五月天《後青春期的詩》專輯,「後青春期」的用法有點類似四人用餐,餐廳為了避免諧音,都會說「三加一」。「後」青春可以多「後」,時間感又可以自由發揮了,就算是「年事已高」也可以理所當然:
當我年事已高,有些人
依然會 千里迢迢
趕來愛我;而另一些人
會再次拋棄我
──宇向〈理所當然〉,《陽光照在需要它的地方:宇向詩選》
宇向為中國「70後」詩人,她的情詩作品令我聯想到歌手李佳薇飆高音唱〈煎熬〉或辛曉琪唱〈領悟〉。一如後青春期的愛情,已不是純純小情歌,一旦賭注了金錢或生涯往往跌得不輕,就像〈煎熬〉MV裡因為失戀沮喪在家多日,廚餘垃圾橫陳,蟑螂飛蛆爬行;又像是〈領悟〉MV裡不斷刷洗馬桶想忘懷傷痛的女子。後青春期讀的詩,談的不只是愛情的背叛,而是更往人性裡的暗,所以我很認同宇向用蒼蠅討論「聖潔的一面」:
為了讓更多的陽光進來
整個上午我都在擦洗一塊玻璃
我把它擦得很乾凈
乾淨得好像沒有玻璃,好像只剩下空氣
過後我陷進沙發裡
欣賞那一方塊充足的陽光
一隻蒼蠅飛出去,撞在上面
一隻蒼蠅想飛進來,撞在上面
一些蒼蠅想飛進飛出,它們撞在上面
窗台上幾隻蒼蠅
扭動著身子在陽光中盲目地掙扎
我想我的生活和這些蒼蠅的生活沒有多大區別
我一直幻想朝向聖潔的一面
──宇向〈聖潔的一面〉,《陽光照在需要它的地方:宇向詩選》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