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紀錄片影展片太多,怎麼看】推薦片單02|黃建宏:眼神的方向與深度──雨貝.梭裴與庸俗性的戰爭

  • 字級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即將於5月6日開跑,為期10天,將會放映 134部來自世界各地精彩、經典的紀錄片。影片這麼多,到底該怎麼看?
別擔心,TIDF 特地挑出如果只有一套套票的時間,不得不看的幾部紀錄片。這幾部紀錄片碰觸的議題、形式美學各自不同,無論是當代新作或經典不朽,都能滿足雜食性的你!




影展焦點導演雨貝.梭裴(提供/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文╱黃建宏

每一部紀錄片都是一種歷程,它嘗試讓我們能夠在影片時間和敘事時間中,高密度且多面向地「面對」某人、某事或某物。

以這樣的角度來看本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焦點導演:雨貝・梭裴(Hubert SAUPER)的作品,他不是要揭發任何秘密,也不為特定價值觀進行捍衛,更不是以田調進行教條式的分析,但可以確認的是,他必然是個對抗庸俗性的鬥士。何謂「庸俗性」?就是在今天各地的民主狀態、經濟轉向或政治爭端中,必然發生的存在困境,如描繪表演者遷徙生活的《漂流馬戲團》、談論日常暴力的《在我們的故事裡孤獨》《基桑加尼日記》、碰觸經濟殖民的《以朋友之名》《達爾文的噩夢》,它們在影片中,都被梭裴還原為一種「日常」,而不像媒體或學者所聲稱的任何「反常」。

面對梭裴的影片,會發現自己的感知極其自然地被捲入既複雜又困難的內容裡,這是他紀錄片最為特殊之處,也是他所創造出的影像力量。但這力量來自何處?首先,來自於他對所「面對」的事件的結構性理解,然後,更為重要而核心的是:他如何面對對話者、對話者如何面對鏡頭和環境、鏡頭如何面對世界,而且他總是在鏡頭前完成了對質的時刻,或是讓被攝者與受訪者和鏡頭進行對話。

「面對」成了他紀錄片影像最深刻的特質與能動性。我們在他的面對中,最常看到受訪者如何因為導演的鏡位或尖銳提問,而進入「面對」的狀態,並在各種對質中,讓承受者的情感連結上事件的脈絡,如《漂流馬戲團》中的演出者和「跟人互動的動物」的影像;《在我們的故事裡孤獨》中那些女性家暴受害者臉部的大特寫;《基桑加尼日記》中難民營裡擁擠的殘弱難民;以及《以朋友之名》《達爾文的噩夢》中道貌岸然的剝削者和無奈的被剝削者。梭裴總是準確地以被攝者的眼神標示出「面對」的時刻。

劇照《以朋友之名》劇照(提供/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此外,梭裴擁有操作空鏡頭的詩性與意義,如《在我們的故事裡孤獨》中被雨水刷成仿如碎片的車窗,或是《以朋友之名》中在地面上爬行的螞蟻和從飛機攝影機所看到的地平面,以及《達爾文的噩夢》中那映在海面上的飛機影子以及機場塔台被打死的蜜蜂等等,這些取自拍攝與事件地點的空鏡頭,都是極具意義或隱喻功能的詩性影像,我們亦從中獲得一種面對日常庸俗性的思考「深度」。

深度不能被淺薄地閱讀為權威,並相對地為淺薄搖起大旗,這或許就是後現代或法國思潮中相關思想家,與其閱讀者和詮釋者之間最大的誤解。我們當然無法否認第二次世界大戰、60年代甚至至民主化之前,大多數權威者總會用深度來保證其文化象徵的位置,於是風起雲湧的批判理論,乘著自由市場批判威權政治的同時,無深度的「庸俗性」也漸次地形成一種被認可的日常暴力,以各種剝削形式漫漶到世界各個角落。

面對20世紀末以來這樣的狀態,許多論述在今天都因為對生命的「無能觸動」而失去了批判世界的力道,甚至投誠給庸俗性(如失憶狀態下形式主義的複製和拼湊),梭裴的紀錄影像之所以能夠指認出我們必要面對和批判的,正是一種日常化的庸俗性,而且力道十足,因為他的鏡頭不是觀念、也不是工具,而是不同眼神之間得以對質和交會的介面。


   焦點導演|雨貝.梭裴    


雨貝.梭裴(1966-)出生於奧地利,曾旅居英國、義大利、美國、坦尚尼亞、剛果等國,1990年代中期定居巴黎,常獲邀出席全世界的研討會,也在許多大學和國際影展開設大師班授課,並贏得超過50個國際獎項的肯定。

作品包含家庭、殖民、全球化、政治等議題,看似嚴肅但獨具詩意。強調使用小攝影機的他,以獨特的「漫遊」方式不斷移動,深入那些難以進入觸及之處,隨機交談探訪,記錄親身見聞,以近距離的目擊和鳥瞰視角,拼貼出一幅具強烈作者觀點的全景圖。其中,耗費超過20年所完成的「非洲三部曲」,揭露黑暗大陸的不堪,成為深刻探討當代困境的經典之作。更多影展訊息


黃建宏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副教授,從事關於影像與策展的研究;同時也書寫電影、當代藝術與表演藝術的評論,並翻譯法國當代理論,如德勒茲、布希亞與洪席耶等人的著作。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當時他們為什麼上街頭?看文字與影像紀錄的反送中運動

距離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已經三年,紀錄當時現況的紀錄片《時代革命》近期上映,透過導演的攝影機,捕捉到什麼樣的緊張現場與參與者的想法?透過相關文章,讓我們貼近當時的事件面貌。

15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