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無關立場。但我們至少可以,也應該,停下來,想一想。張娟芬《殺戮的艱難》
作者:DL / 2010-12-16 瀏覽次數(12905)
一個月前,出版社提到將出版張娟芬的新書,談死刑,書名叫做《殺戮的艱難》。張娟芬的文字是非常感性具有渲染力的,拿到稿子,邊看,邊想要怎麼做。在年底非常忙碌喧鬧的辦公室中,我戴上耳機,就這麼靜靜的看了下去。
第一段,她稱之為【思考】。〈殺戮的艱難〉成文最早,2005年,那時還叫替死聯盟,有個自己人笑稱的「怕死讀書會」。他們看『鐵案疑雲』,反死刑運動者策劃了一場假的謀殺案,凱文史貝西演兇手,證據都準備的好好的,他也不出所料的判了死刑,被處決了。可是記得嗎,凱文史貝西不是兇手;他們只是想告訴世人:有些事,可能不是你以為的那樣,當你發現真相的時候卻來不及了,怎麼辦?「反死刑,需要反到這樣嗎?」
他們也討論丹諾的經典案例,兩個聰明的年輕人無聊一時興起,綁架、殺害了14歲鄰居小孩,而且「毫?無?悔?意」。丹諾一開始就撤回無罪抗辯,當庭認罪。因為,如果組大陪審團,這兩個人現在的處境是人人喊殺;而且陪審團採多數決,「判死刑很容易,因為責任被分攤掉了。」所以他的訴訟策略是:認罪,然後讓一個法官定生死。他成功了,兩個年輕人被判無期徒刑,一個死在獄中,另一個服刑33年後假釋出獄。丹諾的論點是:當時一戰剛結束,一場戰爭,每天死幾千個人都司空見慣,整個社會的是非都不一樣了,我們什麼資格說這兩個孩子的錯?「倘若我們處死他們,仇恨只會繼續餵養仇恨。」
〈繞著死刑走一圈〉,則是從卷宗上那個「一心求死」的死刑犯鄧武功開始,繞過廢死聯盟副召集人、法國廢死的法務部長巴丹戴爾、堅持死刑的檢察官、《冷血》的柯波帝,最後再回到那個等死的鄧武功。張娟芬採訪兼敘事的寫死刑、犯罪、殘忍,還有惡有惡報。這裡面,有全然的旁觀者、運動者,也有那個所謂的惡人。
〈我只願意為你朗讀〉以電影/小說《為愛朗讀》為引,講司法系統的有限性。這三篇長文的成文時間比較早,那時張娟芬剛從婦運轉戰廢死,很多觀點,她要好好想一想。這或許也是全書敘事性最高、最柔軟的部分,張娟芬用一個疊著一個的故事,有電影、小說,更多是她的訪談,留下她思考死刑存廢的印記。
第二段,稱之為【行動】。記錄從2010年2月開始台灣社會沸沸揚揚的死刑爭論,一篇一篇的投書加上大事記,某個程度替我們描畫出大半年來爭議梗概。第三段是【見證】,兩篇長文〈廢死釋憲的折返跑〉、〈媒體的廢死觀點〉,完整論述關於廢死釋憲,和廢死議題在媒體框架下的問題。後面兩段論述比較完整、比較嚴肅;而且,你看的到心焦和憤怒。
這真的是一本好難下筆的書。因為這就是一個好難「說」的議題,事關人命,怎麼可以輕忽,不管是已經被殺的,還是那將被殺的?怎能不慎重以待。可是仔細想想,其實沒有一件容易說得清楚:什麼是正義?誰說了算?會不會說到底我們就是對法律、對人治不信任,廢死的怕誤判;贊成死刑的則說「我怎麼知道不會關一關就又被放出來了!?」
被害者家屬,大家好像都很關心,可是大家真的關心嗎?贊成的說要建立被害人家屬保護制度,可是以我們社會,諸多體制本已不健全,再添一樁,談何容易?為被害者家屬聲援的、搖旗吶喊的,又怎知會不會只是傳統殺人償命的道德觀念投射?
年中,法務部長下台,死刑議題沸沸揚揚,可是有多少人是當著看熱鬧的心情?我們既不耐煩去看那嚴謹的法條、案例、理論辯證;又不願讓自己一下子掉進被害人死刑犯,過度濫情的訴求。有些人或許選擇恣意、無所謂的大發議論;大部分的人,我想,是替自己找一套能接受的說法,然後保持安靜,不關心、不在乎,不想引起無謂的爭端。等到頭條新聞過了,我們就忘了這件事。
你贊成死刑嗎?張娟芬在自序最後說到:
對於一個嚮往正義的人,死刑多少構成一種誘惑。如果您還沒決定要支持還是反對死刑,如果您心裡還是有七個支持與八個反對死刑的理由,老實說,我覺得很正常。但是下次輿論又喊殺的時候,我們至少可以,停下來,想一想。
我想,或許我們起碼該做的,就是不放過每一次閱讀的機會,每一次停下來的機會。
我們至少可以,也應該,停下來,想一想。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