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我們要的只是一個好聲音,一個感動人心的好聲音,我們用那個聲音,去回憶自己在那一年的心情。
作者:operatic / 2007-06-21 瀏覽次數(3138)
……台灣本地音樂家左宏元、翁清溪、莊奴陸續創作出屬於台灣當地社會民情的歌曲後,才真正將聽眾的聽覺拓展到新領域,否則在1970年代以前,大眾都仍然緬懷在三十年前的老歌音樂中。(p.65)
看到這段,忍不住笑了出來。
在這個全民書寫的年代裡,「當下的真實」似乎不再只是由一枝筆、一個觀點所記錄,如此我們留下了更多「當下」的面貌。在王贊元先生的《再現群星會》一書中,記錄了台灣1960至1970年代,當時的「流行音樂」是如何蓬勃發展,還有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正如之前看《囍事台灣》時的感受一樣,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意外的就又看見了另一段台灣變化的風貌。
而那段摘錄的文字,則是呼應了近年來我們又開始聽起老歌的風潮。倒不一定是非得往前回推三十年,不過費玉清、蔡琴、黃大城等民歌手、甚至最近黃品源要開演唱會了,都是某種懷舊的感覺。
我們要的只是一個好聲音,一個感動人心的好聲音,我們用那個聲音,去回憶自己在那一年的心情。
新的聲音也太多太雜了,於是我們回頭找出熟悉的感覺。
群星會的年代,當「歌星」是可以如同上下班一樣規律的。在電視與廣播這兩個固定的媒體中,歌星努力練唱、費心打扮,都是為著能呈現最好的表演。那時他們不用雜耍、不用練才藝,不用伶牙俐齒。最重要的工作,除了歌唱技巧之外,就是與樂隊如何配合,與如何在台上作最完美的演出。群星會年代之前是黃梅調盛行,之後則是瓊瑤電影風靡,但在各個時代的風潮演變中,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個好聲音,唱出的動人好歌。
所以,在剛頒完金曲獎,每週趕著看「超級星光大道」的我,看這本《再現群星會》時,只覺得有驚人的相似性。在每個年代,聽眾要的東西從來沒有改變,只是當年這些人對於音樂與工作的堅持,到了現在,那些留下了,哪些又消失不見了?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