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編輯、邊急、鞭擊

【編輯.邊急.鞭擊】遠流總編輯汪若蘭:你能不能成為站在讀者這邊的編輯?

  • 字級


(攝影/陳佩芸)(攝影/陳佩芸)



碰面那天,遠流總編輯汪若蘭帶來的,不是她在木馬文化時期成果傲人的翻譯小說《追風箏的孩子》《不存在的女兒》《偷書賊》《第13個故事》;也不是她去到遠流後,每每出手皆掀動市場的心靈勵志書《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練習》《每一天練習照顧自己》;連大受歡迎的《做了這本書》《教你一次學會禪繞畫》,或如今熱潮席捲全台,甫上市半年,銷量即累積數十萬本的著色書《秘密花園》,她都沒帶。

追風箏的孩子 不存在的女兒 偷書賊(15萬本紀念版本) 第十三個故事 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練習:當我們能愛自己,就能準備好,付出愛與接受愛 每一天練習照顧自己:當我們為自己負起責任,就能真正放手,做自己 做了這本書 秘密花園

她只帶來一本《城市的意象》

「為什麼帶這本書嗎?應該是我很喜歡這本書吧。」她輕輕地笑了起來,笑聲有點女孩式的甜美,很難想像眼前看來文弱的她,近十年來推動了多少暢銷大書。要說部分閱讀風向由她引導,也不誇張。

(攝影/陳佩芸)(攝影/陳佩芸)

 

城市的意象

城市的意象

這本主題專深且略偏冷硬的《城市的意象》,恰好是汪若蘭回溯自己編輯生涯最適合的起點。大學念外文系,畢業後陸續在《全球防衛雜誌》與台灣英文雜誌社擔任編輯,繼之又出國念藝術史。回台後,原本在世界宗教博物館擔任古文物採購(「如果你去參觀,可能會看到我買的東西。」她說。)不到一年,她自忖所學困頓,不足以支撐她判定藝術品的真偽,便決定離開。帶點茫然地,汪若蘭想起先前在出版社的工作經驗,正巧貓頭鷹出版需求藝術史相關的編輯,她便二度踏上編輯之路,直到現在。

「算是進入貓頭鷹,我才往主編選書的方向學習。」汪若蘭細數當時做的書,不脫經典文學、建築與藝術,「等於把我以前學的通通搬到出版來,我學什麼就選什麼書。」

念藝術史自然會涉及建築,至於文學,則是她幼年養成的閱讀喜好。國小時她便不斷接收家人塞來的各種小說作品:好時年、金庸、瓊瑤、倪匡……從武俠讀到科幻,從在地式揪心愛情,讀到國外淒美羅曼史。「也有一個字都看不懂的,例如《塊肉餘生錄》,我翻開第一句就,哦!好難哦。但讀小說始終是我很有興趣的事,我可以一直看個不停。」

在「學什麼就選什麼」的方針下,從貓頭鷹到木馬初期,汪若蘭做的書,充滿熱誠與理想,然多半叫好不叫座。「城邦集團在轉到香港那段期間,開過各出版社的檢討會,每一家都拿著業績報表被問:這套書再版幾次?第一版是多少本?有沒有回本?」雖然已非菜鳥編輯,但面對以「利」為唯一指標的審問,她不諱言,那實在很可怕。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認識『獲利』、『營業』與『理想』到底要怎麼平衡。」彼時的她就像多數編輯一樣,總是熱衷地做自認可以帶給讀者重要養分的書,「腦子裡的想法都是:如果你要認識文學、建築、藝術,就要先從我選的這一套書看起。」但這樣的說詞,讀者不見得買單。書做出來是有型有款,銷售數字在老闆眼裡,可就不那麼漂亮。「那次打擊還滿大的。我不斷地想,要怎樣有名又有利?或起碼要有利。」要是沒名又沒利,就太慘了。

還沒想出答案,她便離開城邦,成立木馬文化,是讀書共和國的開國元老之一。最初三年,她還是用原來的方式選書、做書,得回的數字奇慘無比,四大資產報表一片滿江紅,「每個月出貨減掉退貨是負的。我賺不到書錢,還要付錢給經銷商,嚇死我了。」聽聞老闆動了撤換她的念頭,汪若蘭雖感挫敗,又不願走上以書養書的惡性循環,不免陷入迷惘,質疑自己到底還要不要待在出版這一行。「但我想了又想,我覺得自己不管走到哪,眼睛看到的都是書;在書店裡,不論什麼書,我都會想:如果是我,會怎麼做這本書?」她對書的興趣之濃,連自己都說不清楚。

確定自己的意向後,汪若蘭請老闆再給她一次機會,接著思考:我到底要做什麼?「那時我了解經典文學很難經營,但我擁有外文條件,就決定做翻譯小說。」她坦言,在這之前,她對當代外文小說一點都不熟,知名文學獎不識,暢銷大眾類型更全然不知。「我就去書店的外國文學區,跟著他們的分類,從A到Z,把每本書都翻一遍。」她要知道哪些書、哪些作家已經出過了,才能去選還可以找到的作家。這一翻,就翻了她好幾個月。

然她引進的作家作品,台灣讀者多半面生。「我的判斷基準是:它到底在講什麼?作家本身是不是一則有趣的故事,或有什麼特殊的人生經歷?」她看的不只是故事或得獎與否,更是作者的人生歷練,「作者的人生故事如果夠精彩,寫出來的東西自然好看,因為那是真實的深刻經驗。」木馬文學系列數本轟轟烈烈的代表作,都是這樣選來的。「你只要走過那條路,寫出來的東西一定會很感人。」對汪若蘭來說,這是跨越國界、超出時空的選書原則。

(攝影/陳佩芸)(攝影/陳佩芸)


到遠流後,她由文學轉向非文學,碰觸心靈勵志這塊於她更陌生的領域。「其實做心靈勵志的書,某方面也能幫助自己。那很療癒。」出於自身閱讀的感動,她推出了遠流早年出過的《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練習》《每一天練習照顧自己》,「我自己讀這兩本很有感覺,就想把它重新包裝、重新定義、重新做連結。」這兩本書在國外持續長銷,讓汪若蘭相信它們一定有超脫世代的能量。「我做小說的時候,就是把我最深的感動分享給讀者,」換到心靈勵志類,讀者雖有不同,但本質還是一樣,「只是前者透過故事傳達,後者是直接進到你心裡。重點是你怎麼讓讀者明白:我和你是一樣的,我站在你這邊。

閱讀該是陪伴,該是支持,而不是一定要讀者吸收什麼、增長什麼。「你能不能成為站在讀者這邊的編輯?」一本書能不能賣,到頭來還是取決於編輯對書的感受度有多少、可不可以傳染給讀者。「書讓你感動,但你能否體會讀者的感受,知道讀者需要什麼、想看什麼?從選書到文案,我想的都是:如果我是讀者,我真正要的是什麼?」

禪繞畫和著色畫也是如此。「我從小就很愛畫畫,整天都在亂畫,也會自己買書學畫畫,我可以理解這樣的需求與功能。」因己身經驗,汪若蘭知道畫畫帶來的樂趣,當她看見國外掀起這股風潮,便決定將之帶進台灣。「很多人喜歡畫畫,卻又望之卻步,但禪繞畫和著色畫只要一動手,你就會很有信心,相信自己也有畫畫天份。這是這兩種繪畫獨有的特殊功能──引發讀者內在的、自己未知的需求。」

教你一次學會禪繞畫:12種基本圖樣、125個範例統統學會

教你一次學會禪繞畫:12種基本圖樣、125個範例統統學會

100個禪繞畫的創意練習:從入門到進階、七大類圖樣、最新黑白與彩色禪繞畫法

100個禪繞畫的創意練習:從入門到進階、七大類圖樣、最新黑白與彩色禪繞畫法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現代讀者傾向視覺、重視分享,更強化了塗畫類書籍的傳播。「虛擬世界追求人與人的連結,但缺乏真正的溫度。我深信手感的溫度是無法取代的。」而當你畫了一張圖,分享到社群網站上,卻能讓網路不再冰冷。「所以就是利用這兩者的矛盾:溫度與分享,那就是市場所在。」分享讓人得到成就感,有了成就感,自然能夠持續,進而擴散。

「編輯能不能走到讀者那一邊是很重要的。你不必一直跑在很前面,有時候你必須來到讀者身旁,告訴他:這裡有一本小說,或一本禪繞畫,它很有趣,非常紓壓,你要不要試試看?」

對於自己總被視為「很會操作暢銷書的總編輯」,汪若蘭不太好意思地笑了。「我只是做自己喜歡、有興趣,以及有過共同經驗的內容。會選擇做出版,就是希望透過書,傳達一些自己認為很棒的想法。」可能是一則好故事,或一幀動人的圖象,或一次快樂的手感體會,「只要讀者能和我一樣,感受到我所感受的美好感覺,那我就覺得很棒。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點圖閱讀更多【編輯.邊急.鞭擊】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OKAPI無限期免費看方案】地方的他們需要你

有人透過營造、有人透過設計、有人透過食物,他們在做的事情,叫做「地方創生」

249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