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針砭各項新聞時事、社會現象與世代狀況的熱門部落格「人渣文本」,原先掛在首頁的舊版宣言是: 「先是個人渣,才會是個倫理學家。但多數的人渣不會發生這種質變。」前陣子換了新版宣言:「人皆有罪。自認沒罪的不是人,是人渣。」身為多所大學通識哲學課程教師、專研倫理學的「人渣文本」版主周偉航,總將「人渣」與「倫理學家」相連。對此,他難得收起了一貫的嬉笑怒罵,認真地解釋道:
「過去我們認為倫理學家必須是個聖人,像孔孟那樣,這是對倫理學很大的誤解。一個完全沒有體驗過罪惡、不曾擁有過罪惡感的人,是無法發展出完整的倫理學的。」就像沒吃過某種食物卻要說明味道,會碰到解釋上的困難。但總也不是要殺過人才懂得殺人的感覺,重點是要讓自己能進入他者的情境去思考。「倫理學家如果要橫跨所有人類的活動層面,必須要看進黑暗,才能將之從罪惡提升。」周偉航說,真正的倫理學是要幫助活在現實倫理困境中的人,讓處於罪惡、自我慾望、環境壓力之下的受苦者跳脫出來。話語至此,他嚴肅的口吻瞬間轉為一派輕鬆,「至於那些很有良心、人生順遂的好人,就讓他們去過他們的好生活就好啦。」
周偉航總是像這樣,用一種近似無聊男子的尖酸甚或刻薄,傳遞著他的哲學/倫理學普及思想。喜歡他的讀者總對他犀利且一針見血的文字拍案叫絕,不喜歡他的讀者就將他歸為嘴砲、謾罵的酸民一類。 這些周偉航都不在意。就像他由2013年在部落格刊載的〈大學生應該避免的事〉延伸而成的新書《大學生不要當的28種人:寫給每個人的計畫》,也刻意將其中的哲學難度降得極低。「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寫這麼普、這麼俗的哲學書?因為對不懂的人來說,一個專有名詞就是一個空格,一篇充滿專有名詞的文章,就會變成空格空格空格。」老師們總說讀外文書時,遇到看不懂的單字就先跳過;但如果一直跳過,最後根本不知道讀了些什麼。「所以整篇文章只能有一個空格,最後就像解謎一樣,把那個空格解出來。」至於要解出什麼答案?就交給讀者。不論讀者是正確地讀,或是誤讀,都是值得鼓勵的——這始終是周偉航書寫哲普文章的目標。
為了讓哲學思考不是空談,而是訓練,周偉航的課堂採用問題導向學習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又為了讓思考訓練更生活化,且示範層層推進的思考法,他不只丟問題給學生,也接受學生提問,再將重複率最高的問題寫成文章,貼在部落格上供人隨時閱覽,彷彿互動資料庫一般。「教書教了九年,學生最常提出的無非是『很常看人不順眼,該怎麼辦?』『一上台就緊張,有建議的方法嗎?』『我覺得自己很廢,還有救嗎?』等等。」於是他盤整又盤整,歸納出28個大學生類型——毫無目標的空白人、守不住財的吃土人、無存在感的空氣人、過度認真的標準答案人……趣味橫生又貼近現實的比喻,活生生、血淋淋地勾勒出周偉航多年來觀察到的年輕世代。
「現在的年輕世代比起我們那時,相對茫然許多。」生於1976年的周偉航,面對這群年紀幾乎小上一半的大學生,既有些許同情的無奈,也有恨鐵不成鋼的感嘆。「現在學生們擁有的世界比我們以前更好,卻一副沒什麼機會的消極模樣,其實都是把自己看窄了。」資訊多了、世界大了,卻反而夢想少了、思考停滯了。「以前我們想的是:『欸,要不在學校賣雞排吧?』Why not?現在學生想的是:『不要吧,不能在學校賣雞排吧?』自己就先說不行了。」過多的自我否定,封死了種種可能,「你一定要讓自己去開拓、去亂跑。慢慢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有個滿大的結構,那就是你一直想要的標準答案。」
人生像是一場RPG挑戰,癱在原地不出發,永遠都無法抵達。「性格補強的第一步,很簡單。不要好高騖遠,先從最簡單的練習下手。」不論你是哪種人,覺得自己有多廢,你都不可能一秒變聖人。「所以你只要變成小廢人就好,實際一點。」就像剛開始跑馬拉松,不要一下子就跑全馬,先從一圈開始,慢慢增加,慢慢提升自我能力。
「如果你有心要了解自己,不管什麼年齡層,都可以從這裡找到你的範本。」以玩笑的態度閱讀,得到的像是流行雜誌心理測驗般的膚淺娛樂,「但如果你很深層地去想,你會得到很真實的答案,可能是你自己很難以面對的。」周偉航最擅長的,無非是將艱深的哲學思索,以童叟皆宜的可口糖衣裹起,讓你吞食容易,卻反覆品味。
「這本書當然看起來通俗,有些讀者可能會說,寫這些不就和一般勵志書一樣?」但周偉航認為,會這麼說的人,實在太輕忽倫理學。「好像今天翻過書了,明天就能照本宣科。根本沒可能。」說得容易,不見得想得簡單,「我們在寫的時候,得經過很多佈局,每個詞都要先想好:如果有人來攻,我該怎麼守?其中有很多都是當代最新的哲學論述。」他甚至會放一些邏輯的小陷阱,期許有人進來質疑、開戰,造成發酵。「這是拉抬社會的過程,必須要所有的知識份子進入對話,才會不斷產生新的刺激。這是我們該有的責任。」
那他現在到底是人渣還是倫理學家?「我哦?我還不到倫理學家,還比較接近人渣啦。」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