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2013書市觀察】忽然關心我獨身:給獨居生活的全方位書單

  • 字級


閱讀觀察banner
文/萬金油(作家)

當OKAPI邀稿時,我覺得這是一種人生的詛咒,因為獨居太久,於是三不五時就得寫一些關於獨居的文章,獨居不就那樣,有什麼好談的呢?然而,當我看到2013年出版圈,一連串「一個人」的出版社熱潮,覺得其中好像有些意思了。

出版的主題從一個人吃飯(從電鍋料理、早餐一路吃到甜點都有各種一個人食譜)到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到處玩之外,還有教你如何「一個人」帶小孩出門玩),就連獨老也變得好時髦,一點也不悲情了(例如《為自己準備一本獨老幸福存摺》)。

一個人的快樂蔬食餐:滿足每一天的味蕾,自己一個人的飲食旅行!
一個人的快樂蔬食餐:滿足每一天的味蕾,自己一個人的飲食旅行!
一個人用韓文去旅行(附贈一個人用韓文去旅行隨身版+MP3+防水書套)
一個人用韓文去旅行(附贈一個人用韓文去旅行隨身版+MP3+防水書套)
為自己準備一本獨老幸福存摺
為自己準備一本獨老幸福存摺

究竟是我們這個社會太熱愛孤獨?還是獨居是人生必然面對得「冏境」,既然脫逃不了,於是演變成這場集體的強顏歡笑,自我催眠?

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
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
王浩威的《晚熟時代》分析了東方社會個人主義其實是異於西方(尤其是美國)的個人主義,個人與家庭仍是以另一種糾結的方式拉扯,而是不是物質經濟的連展造成了不婚、獨居的風潮?書中列舉了不同經濟程度的國家,卻仍有高結婚率、出生率,這樣的例子反證:社會的經濟發展,並不是造成獨居的唯一原因。而且,我們以為的獨居從來不是那麼「獨」,依舊與家庭處於拉扯關係。

《獨居時代》則是從個人的成長過程提出另一種解釋:

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
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
所有的小孩都是在成長過程裡學會獨居,「最早的獨居生活,就是從擁有自己的房間開」。獨處是通往人格健全的一個中繼站,但何以這波出版風潮,似乎把獨居視為人生最終的存在狀況?整體社會似乎陷於一種對未來悲觀(其中的邏輯是:薪水永遠不會升了,所以永遠不敢談戀愛結婚生子),但這種悲觀又帶著歡慶的氣氛(我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喔:一個人的美食地圖、一個人的旅行書)。

當然,教會的朋友,像是郭美江牧師可能會不同的看法,社會獨居者這麼多,就是因為他們接觸太多同性戀,同性戀是一種靈的轉移,大家都被轉移了,憂心啊。(但這是靈的問題,我沒辦法討論,就此略過)

唯一讓我有意見的是各種強調單身美好的心靈勵志書籍,作為一位長期的獨居者,我有足夠的資格這樣說:獨居從來不是什麼美好的事,大多數獨居的人,其實是生命不得不然的選擇。

當我讀到各種強調獨身美好的書籍,我感到一股悲涼,那些大聲疾呼,怎麼聽都像是強顏歡笑,他們不斷強調一個人可以如何自由,一個人可以如何擺脫他人的牽絆,這些話像是說給自己聽的信心喊話,又像是不斷向外界解釋正名獨居的正當性。

獨居是一種遺憾,長得不帥、沒有大奶、薪水太少也都是一種遺憾,獨居放在人生各種遺憾裡,並不顯得特別。

當有一天,你不必不斷告訴別人(同時也不必告訴自己):我一個人也很好;你不必再去讀各種一個人的旅行書、一個人的食譜(旅行和作菜其實是一種本能),偶而在節慶裡覺得落單而感傷,但那些感傷就只是感傷,你不必向別人解釋,別人不需要懂(他們也不會懂),這樣的獨居時代也許比較健康。




看「2013年度百大」暢銷榜書單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沒有人該為自己的性向道歉

    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出櫃可以是溫馨故事,也可能是家庭革命,正因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更應由自己選擇出櫃與否、以何種方式出櫃。

    3022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沒有人該為自己的性向道歉

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出櫃可以是溫馨故事,也可能是家庭革命,正因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更應由自己選擇出櫃與否、以何種方式出櫃。

302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