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狄倫思想起——《歌之國土:馬世芳的巴布‧狄倫六講》作者自序
作者:馬世芳 內容提供:新經典文化 / 2025-01-23 瀏覽次數(282)
— 1 —
交出《歌之國土》十三萬字書稿,我終於完成了這件中文世界沒有人做過的事──寫一本深入淺出、全面導聆巴布.狄倫作品的指南。
這本書的底稿,是二〇二〇年秋末連續六週「誠品講堂」的錄音紀錄。起先以為整理過的逐字稿稍加潤飾,便能直接出版。但我重讀當時講演內容,發現很多地方需要補充、訂正,於是一頭栽進改寫工作,逐段考證,大幅增刪,添上許多當時來不及講的內容,並把故事延伸到二〇二五年。密集工作兩個多月,費盡心力,終於完成了從頭重寫整本書的大工程。
我為「狄倫學」浩瀚的書目添上一本原創中文著作,卻絕對沒有和英語世界一爭高下、甚至標新立論的野心──但是關於狄倫,我能說的、想說的,都在這本書裡了。
這是一本針對中文讀者而寫,不需任何知識準備也能輕鬆閱讀的書。六講依時代排序,篇幅偏重六、七〇年代,但也盡量兼顧狄倫生涯各時期的代表作,尤其九〇年代後期迄今「重生三部曲」以降的精彩傑作。書裡提到的歌曲和實況影片,動動手指都能在網上找到。對許多人來說,巴布.狄倫大名如雷貫耳,面對他的作品卻又往往不得其門而入,我希望能寫出一本引領讀者的「入門之書」。
— 2 —
讀過的狄倫傳記之中,保羅.威廉斯(Paul Williams, 1948-2013)的《巴布.狄倫:表演藝術家》(Bob Dylan: Performing Artist)最得我心。威廉斯曾創辦影響深遠的搖滾雜誌《Crawdaddy!》,是「搖滾樂評」文類開疆拓土的先鋒。
威廉斯從「表演藝術家」角度寫狄倫,細細描述狄倫作品的「聽感」,並不一味做歌詞分析──他是我寫音樂文字的啟蒙者。威廉斯示範了如何以文字捕捉莫可名狀的聽覺衝擊,如何平衡「樂迷」的感性和「樂評」的理性,如何兼顧「私我經驗」與「大我視角」,如何以平易的遣辭寫出款款深情。
我從威廉斯的寫作學習到:世間沒有註定「小眾」的題材,只要把故事說好,永遠都可能感動陌生的讀者和聽眾。
我希望這本書也能做到。
— 3 —
《歌之國土》是我繼二〇一九年主編並參與翻譯《巴布.狄倫歌詩集》、二〇二四年翻譯狄倫著作《當代歌曲哲學》之後,又一項「狄倫主題工程」。我也正在翻譯馬克.波利佐蒂(Mark Polizzotti, 1957-)回顧狄倫經典專輯的《六十一號公路重遊》,很快就會出版。
應該試著回答一個「大哉問」:為什麼是巴布.狄倫?
並不是因為他很偉大、他的音樂如何改變歷史云云,那些都不重要。
我想是因為:他在歌裡展示了一個深不可測的世界。那裡充滿故事和角色,危機四伏,有著無數分岔的道路。你能在他的歌裡抵達最遙遠的夢的邊境,經歷亂世與江湖,穿越漫長曲折的歷史與苦難,遇見邪魔與聖靈,理解慾望與傷害、罪疚與懲罰,體驗瘋狂、虛無、還有愛,以及偽裝成愛的一切。
我想是因為:他不斷在重新發明自己。直到八旬高齡,他仍然在路上,仍然在創造,出手仍然令人讚嘆。你愈想定義他,他就愈難捉摸。他能用抽象晦澀的方式,精確描述我們難以言說的集體狀態。他是占卜者,是神祕的流浪漢,是面容隱在暗影中的魔術師。
— 4 —
我幾乎是孤伶伶地迷上狄倫的。我相信同時代、同輩人一定也有人在聽狄倫,但我並不知道他們在哪裡。
究竟是哪一首歌、在什麼時候打中我的?已經不復記憶。是〈絕對第四街〉(Positively Fourth Street)漩渦般的電風琴?還是〈鈴鼓手先生〉(Mr. Tambourine Man)曠放如夢的口琴?我想,終究還是他沙啞帶鼻音的歌聲。對我來說,無須理解歌詞,那聲音已經直擊心坎。
很多人說他不會唱歌,說別人唱他的歌比較好聽,但對一個已經迷上羅大佑的少年來說,狄倫的歌喉不是問題──話說羅大佑不只沙啞蒼涼的嗓音,他的爆炸頭和墨鏡不也是一九六六年狄倫造型的翻版?
後來我聽英年早逝的青年歌謠先鋒李雙澤彈唱錄音,歌喉粗礪,亦頗見狄倫流風,和崇尚清純唱腔的校園民歌完全不同路數。若非狄倫,這樣的歌者恐怕更難出聲。
是的,光憑那嗓音,便能把我們從天真帶向世故。
— 5 —
我生於一九七一年,沒趕上狄倫青春正盛、掀起千層浪的六〇年代,他是我父母那輩文青的偶像──戒嚴時代的台灣,狄倫的歌聲通過翻版唱片嘩嘩的炒豆聲在他們的唱機響起。那些歌詞意象繁密、語言詰屈、充滿次文化典故,究竟在他們的腦袋裡投射出什麼畫面?我也很好奇。
或許,光憑三兩首歌,一個世代就足以啟蒙。或許,那把少年老成的蒼涼嗓子、那支像老火車汽笛吹響的口琴,就已經足夠──你不必聽懂狄倫,就能聽懂狄倫。
狄倫告訴我們:欲得真自由,必先一無所有──從「正常」社會脫逸,成為「中輟者」(dropout),談何容易。
我在上一輩文青們留下的斷簡殘篇裡尋找狄倫,那時他和他們都正年輕。同樣的歌聲隔著一整個世代迴盪,我從他們的表情讀到了相同的嚮往與渴望。他們的反叛,和隔海造反的西方嬰兒潮世代不盡相像。搖滾的神諭並不是集體的啟蒙儀式,而更像是個人悟道的修行。
而我在幾位敬仰的前輩文青身上,都嗅到了某種「中輟者」的氣質。
— 6 —
《歌之國土》得以成形,要感謝王儀君、司徒嘉恒和故友楊久穎協助整理講堂錄音稿。久穎沒能來得及看到這本書,是我的遺憾──她是我初出社會,在BBS站搖滾版終於遇見的,也在聽狄倫的同代人。她會串起狄倫歌名寫詩,我讀得又驚又喜。我們都曾經是孤獨的樂迷,在網路上遇見氣味相投的同好,比什麼都高興。之所以開始寫音樂文字,最初也是為了在網路上和為數不多的同好分享。說穿了,就是不甘寂寞。
謹以這本書獻給久穎,以及我們這一代不甘寂寞的搖滾樂迷。
也向那位老歌手說一聲「謝謝」,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
馬世芳於台北
01/20/2025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