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臺灣,是一個混血時代裡的混血島國,文化、政治、社會與教育被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不同議題猛烈撞擊,於是我們活在一個據說最接近平等的時空,並且為了配得上這個時空,在各種古老與嶄新的規訓尚未產生共識前的夾縫中,彎彎曲曲地,努力長出所謂「愛自己、做自己」的模樣。
讀ab的短篇小說集《不道德索引》,讀的正是我們在這時代裡彷彿充滿自由,但自由也充滿陷阱的步步維艱。
這是一個進步的新時代,但舊時代的約束仍在街角徘徊:我們知道了世界上的人遠遠不止LGBTQIA,所以後面還有一個+,但偶爾連自己要放在哪個分類都沒那麼明確;知道婚家制度之外還有多邊戀、開放式關係的可能,情欲的邊界無限展開,但人倫規則還哐哴哐哴地掛在踝邊,讓人不敢走遠之外,還有一些人居然主動蹲下來說要解開你的束縛但一路摸進了內褲;將集中爆乳塑身胸罩換成了無鋼圈之後,高跟鞋還是沒辦法踢開,而這一切都要在最新型的手機上用app裡的折價券買;看見了一些進步的口號和過時的觀念一樣有著瑕疵與漏洞,但是大家都在喊的時候,也只好假裝張大嘴,好像自己和每個人都一樣堅定決絕;這世界新的東西太多,連手指頭都還沒指到它們就已經更新迭代成另一種型態,遺漏了什麼都像是一種罪……
新與舊各自有不同的問題,全疊在身上時,那些問題會變成更大的鴻溝與摺痕,我們之中,誰都想要盡量成為更好的那種人,但這時代需要適應的規則與正在產生的一樣多,若是稍稍想要順著規則走,便難以避免拗折,有時候彎曲與拗折的弧度太大,大到超越了能夠承受的程度,我們不想放棄,還努力撐著那些不可能的角度,身上那些不合身甚至互相矛盾的服飾配件規則產品,則搶在我們發現之前一一破洞綻線,裡頭的彈簧和棉花「嘣」地彈跳出來,而我們還以為自己將這個「進步人類」扮演得還不錯,不知道別人眼中的我們,已是千瘡百孔。
這是我在這個時代身為臺灣女人的感受,也是我讀著《不道德索引》時的感受。
ab不只寫女人,但尤其擅長寫女人。身為讀者,我並不需要能夠完全剛好嵌入某個表情符號,皮膚便能接收到她的描摹,我知道,正有人把我的彎曲寫出來,把美魔女、自然美和美少女戰士之間那些怎麼都對不上的溝壑凹槽寫出來,將所有的這個時代既要且要、既不能且不可要,都寫出來……做為一個讀者,我讀得心累的同時,也完全能夠想像作者ab剜肉割骨的誠實,會讓她的寫作過程變得多麼艱辛。
然而,《不道德索引》又不僅僅是寫出那些艱辛而已,每一個故事,都大量堆疊了現代產物,從各式各樣的app,到五花八門的現代產業鏈,宛如不斷迴旋的關卡一般,考驗著我們「夠不夠好」、「配得上這個時代了嗎」。說也奇怪,當這些名詞出現在生活裡,明明看起來都好端端的,頂多讓人分心、讓人想要花錢掏荷包,昂貴便利又美好得像這個時代的幻影,但在ab筆下,它們卻一一露出了猙獰的真貌,這時我們才詫然驚覺,那些自然健康美麗優雅窈窕氣質智識品德勇氣溫柔⋯⋯全得兼具的要求,究竟有多艱鉅。它們化身為各種產品與服務,一點一滴滲進我們的身體,一邊呢喃著「愛自己」、「做自己」,一邊引領著我們往永不可能抵達的方向攀爬,簡直像是寄生在蝸牛體內的彩蚴吸蟲,操縱著我們往不見得真的想去的「高處」而去。
在ab筆下,各式各樣應時代而生的職業與身分都各有困境,這些困境有的相通,有的不然,有的甚至讓人驚覺,或許就連我們的專業與養成,都只是為了成為一個可以符合更多規則的人。
我是哪一個表情符號呢?一邊讀一邊想著這問題,答案毫不意外地全書皆是,端看生命情境的當下,我們被自己或整個世界期待成為哪一種。
於是讀這本書,難免磕磕碰碰,那些撞得人破皮流血的就不說了,還有那些已經內化成為生活日常甚至生命底色的,都一併讓ab的手術刀精準地挑出來,在冷冰冰亮晃晃的金屬檯面上,一一排列成此刻我們臉上掛著、手機裡傳送著的表情符號,不由得人不承認:豈只是把自己商品化,我們幾乎已經符碼化了,如同ab在不同故事裡反覆提及的,想盡辦法符合規則,其實也只是渴望一個安身的立足之地,然而這個微小的盼望卻需要消耗大量的心力,為了符合標準,甚至不可以太完美,就連不完美也要不完美得剛剛好對齊標準線,最終成為這個現代社會裡量產的其中一枚,漂漂亮亮但也禁不得細看、破綻處處的娃娃。
ab將這些娃娃們千辛萬難的破綻,一一化為文學的隱喻,即便是痛也痛得那麼精緻,所以讀著痛著,卻又彷彿看到其中以現代世界的種種繽紛碎片拼起的萬花筒,眼睛一瞬也捨不得眨地,在自己掉了遍地的棉花、機關與鈕扣,正狼狽不堪地撿拾時,竟還是深深地感覺到美。
美得讓人忍不住想要相信,當身上這些不應該屬於自己的規則與配件,一路隨著ab的故事被挑出、掉落、掏空之後,闔上書的我們,應該就能開始去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那個表情了,吧?
作者簡介
OKAPI專訪:那些「不對勁」,引發什麼蝴蝶效應?專訪《女神自助餐》劉芷妤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