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不知道!
是什麼驅使我們成為他人的守護者?捷運奪刀英雄的本能選擇──《利他衝動》
作者:黃貞祥 內容提供:知田出版 / 2025-01-06 瀏覽次數(1221)
在台中和台北的捷運系統中,曾發生過驚心動魄的攻擊事件。每當危急時刻來臨,總有乘客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冒著生命危險制服行兇者,守護無辜群眾的安全。這些英雄置自身安危於度外,選擇以勇氣和善良對抗恐懼,彰顯了人性中的大義凜然與無私奉獻。
在社群媒體與募款平台上,我們常能看到為重病患者籌措醫療費用,或幫助低收入家庭的感人行動。許多捐款者與受助者素不相識,但依然慷慨解囊,展現「急公好義」的精神。他們在面對他人苦難時的同理與善行,無疑是一道溫暖人心的光芒。
日常生活中,突發意外屢見不鮮:行人摔倒在地,老人因身體不適無法起身。我就親眼目睹幾次:有好心的路人「雪中送炭」,俯身扶助。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舉,卻充滿溫情,體現了人性中「助人為樂」的利他精神。
《利他衝動:驅策我們幫助他人的力量》(The Altruistic Urge: Why We're Driven to Help Others)由美國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史蒂芬妮.普雷斯頓(Stephanie D. Preston)撰寫,深入探討利他行為的成因,並研究其演化根源及神經科學基礎。她試圖解答人類和其他動物為何會毫不猶豫地幫助他人,以及這種行為是如何在演化中存留的。透過案例與理論,普雷斯頓揭示了利他行為背後「根深蒂固」的衝動以及其運作機制。
《利他衝動》序言以一系列幽默的佛羅里達新聞故事開場,描述一些居民的古怪行為,如孕婦奮力從鯊魚口中救出丈夫。這些故事雖然生動有趣,但普雷斯頓藉此引出一個嚴肅的問題:為何人們會在面對陌生人或動物的危險情況下伸出援手?這些行為往往不是基於理性,而是一種內心深處的「利他衝動」。
普雷斯頓指出,利他行為不僅僅是人類獨有,許多動物也表現出類似的行為,不僅對親屬,甚至跨物種也能觀察到這些行為。例如,海豚曾被觀察到幫助受困的鯨魚,而狗也經常拯救遇險的飼主或其他動物,這些案例顯示了動物之間的跨物種利他行為。她透過多個案例,探討動物界如何表現出不顧自身風險、優先保護他人的行為。
《利他衝動》的核心在於利他反應模型的建立。普雷斯頓提出,這種模型源於動物的演化,尤其是哺乳動物之間的照護行為。她引用母鼠銜回幼崽的實驗來說明這一模型。實驗中,母鼠被放置在一個設有帶電網的環境中,研究人員觀察到,母鼠即使面臨穿越帶電網的風險,仍會努力將受傷的幼崽銜回窩巢。這表明母鼠對幼崽的強烈保護行為超越了對自身安全的考量,顯示了這種利他行為的深層本能。研究還進一步記錄了母鼠的行為反應時間和成功率,強調了這種行為的堅定性和一貫性。這種強烈的「護子」本能顯示出保護弱小同伴的利他行為,並指出這種行為並非僅限於親屬之間,而是一種更深層的本能,甚至可以延伸到無親緣關係的個體上。
普雷斯頓進一步細緻地將利他行為進行分類,從照護子代到跨物種的保護行為,這些行為在不同情境下有其獨特特徵。她指出,這些行為有共通的神經基礎,使得利他反應模型不僅適用於人類,也適用於多種動物,讓我們能更全面理解利他行為的生物學根源。
《利他衝動》中也深入剖析了利他行為的神經基礎,特別是催產素和多巴胺在此類行為中的角色。催產素通常與親密情感和母愛相關,能增強對弱勢者的同理心,激發利他行為。多巴胺則主要提供動機,使人更願意接近需要幫助的人,並在助人後感受到滿足,進一步強化這種行為的動力。
此外,前扣帶皮層和杏仁核等神經區域在利他行為中也發揮重要作用。這些區域涉及情感處理、決策和風險評估,幫助人們在瞬間做出救援決策,而非依賴長時間的理性考量,這也解釋了為何在危急時刻,人們常會「不加思索」地採取行動。
許多哺乳動物如靈長類、大象等,在面臨同伴或其他動物處於困境時,會選擇提供幫助,甚至冒著生命危險。這些行為讓人反思:利他行為是否是生物演化中的共通特徵,甚至是一種適應性?跨物種的行為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人類與動物行為的相似之處。
普雷斯頓詳細分析了影響利他行為的多種因素,例如受害者的特徵、觀察者的情緒狀態、社會文化背景等。她指出,當受害者的特徵符合無助、弱勢、需要即時幫助時,人們的利他反應會較強烈。同樣地,觀察者的情緒狀態,如同理心的高低,也會影響利他行為的表現。
文化和成長背景也深刻影響利他行為。例如,在崇尚個人主義的社會中,人們對陌生人的苦難相對冷漠;而在強調團體主義的文化中,利他行為則更為普遍。這些文化因素展示了利他行為的複雜性,使我們理解到這並非純粹的本能,而是受環境和教育影響。
普雷斯頓還提到利他行為的限制和矛盾,強調這種行為並非無條件的。儘管我們有利他衝動,但在某些情境下,這種衝動會受到道德抉擇的約束。例如,當幫助他人可能使自己陷入危險時,我們可能會猶豫甚至選擇不行動。在自然災害中,雖然很多人會冒險救助受困者,但有時候面對危險的火災或洪水,部分救援者可能因自身安全考量而選擇撤退。這反映了利他行為在現實中的限制與複雜性。
在《利他衝動》的結尾,普雷斯頓探討了當前全球化背景下利他行為的意涵。面對全球性挑戰,如何運用利他反應促進人類和諧成為重要議題。她希望我們能以更開放和積極的態度看待這種生物性質,使其成為助人動力,進而對社會和生態環境做出貢獻。助人是一種生物本能,但這不意味它是無意識或機械的,相反,這是一種深刻的情感聯繫。當我們伸出援手時,不僅是在幫助他人,也是對自身生物本能的回應,這是人類和所有生物所擁有的一種高尚特質。
黃貞祥
來自馬來西亞,現居風城。畢業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暨碩士班,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遺傳學博士班,從事果蠅演化遺傳學研究。
曾於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從事鳥類的演化遺傳學、基因體學及演化發育生物學研究。
過去曾長期擔任中文科學新聞網站「科景」(Sciscape.org)總編輯。
興趣廣泛的生物學家,嗜好讀書、看戲、寫作、踏青、逗貓。
臉書粉絲專頁:GENE思書齋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