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偵探社

為何下毒手法屢屢出現在文學與歷史中?──讀《毒藥的滋味:11種致命分子與使用它們的凶手》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毒藥有一定的吸引力……它不像左輪手槍子彈或鈍器那麼粗糙。

──阿嘉莎.克莉絲蒂《殺手魔術》(1952)


「poison」(毒藥、毒物)這個單字自1200年起出現在英語中。但事實上,人類存在多久,毒藥的歷史就有多長,「毒殺」可說是一門與人類史一樣古老的黑暗藝術。西元前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被處決時就是喝毒堇汁,爾後的羅馬帝國、中國皇室、天主教教會,下毒暗算更是陰謀者爭權奪利的手段。金庸武俠小說中的用毒高手「西毒」歐陽鋒、「星宿派」丁春秋自成一派;現代的犯罪推理小說、動漫、劇集愛好者同樣對毒藥不陌生,「有杏仁味,是氰化物!」幾乎已成推理迷的常識。

為何毒藥對意圖殺人者來說有致命的吸引力?筆者認為有幾個因素:

一、 避免自己的嫌疑,十八世紀以前很多毒物引發的症狀與流行病相似,當時的科學技術檢驗不出來,得以逃過法網;
二、 下毒是以「間接」方式下手,可避免用凶器殺人後帶來的生理、心理不適感以及可能被反撲的危險;
三、 下毒簡直「老少咸宜」,體力不足的老人或小孩都可以用來除掉厭惡對象。試想在某人的茶杯灑入一些白粉,顯然比動刀動槍還輕鬆。

即使我們這些平凡的旁觀者,似乎也難逃被毒藥擄獲、著迷於千奇百怪的犯罪小說與真實毒殺案件,那麼,擁有專業學識的職人或許更樂意將自己的所學「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英國化學家凱瑟琳.哈卡普(Kathryn Harkup)的《A代表砒霜:阿嘉莎.克莉絲蒂的致命配藥室》(2015)分析謀殺天后小說中的14種殺手毒藥,並進行解說,甚至精心製作克莉絲蒂著作的殺人事件「死因統計表」,具體呈現使用毒藥的高密度,本作無論在推理小說界還是醫學界都獲得完美評價,是必收神作。

另一本醫學生化博士尼爾.布萊伯瑞(Neil Bradbury)的《毒藥的滋味:11種致命分子與使用它們的凶手》亦不遑多讓,出版後勇奪亞馬遜分類暢銷榜冠軍、編輯精選最佳非虛構作品,並入圍Goodreads 2022年度最佳非虛構作品。這兩本書結構接近,同樣介紹那些知名毒藥的由來、成分、以及怎麼對人體產生危害的機制分析,還有相關的毒殺事件。主要差異在《A代表砒霜》介紹克莉絲蒂小說中的虛構命案,而《毒藥的滋味》講的全是真實案件,還收錄過去華文世界中資訊極少的事件,對真實犯罪迷來說堪稱至寶。
犯罪手法系列SP-A代表砒霜:阿嘉莎‧克莉絲蒂的致命配藥室

A代表砒霜:阿嘉莎‧克莉絲蒂的致命配藥室

毒藥的滋味:11種致命分子與使用它們的凶手

毒藥的滋味:11種致命分子與使用它們的凶手

根據現實中的刑事案件統計,最常被使用的前三大毒物,分別是砷(砒霜)氰化物番木鱉鹼,這三種毒藥在《毒藥的滋味》與《A代表砒霜》也都有獨立篇幅。布萊伯瑞說明,砷在十九世紀的中毒事件中足足佔了三分之一,部分原因是它容易取得,由砷製成的綠色壁紙在歐洲曾經受到歡迎、也是常用的滅鼠驅蟲藥;重點是,砷沒有明顯的味道,不容易被食用者察覺,造成的症狀很像霍亂、流感、食物中毒,若長期以低劑量摻在食物中,很有機會達成完美犯罪,許多細心用砷慢性下毒的人,就是配偶或護理師。


含有砷的綠色壁紙會讓人慢性中毒。(圖片來源 / wiki


氰化物除了以淡淡的苦杏仁味聞名,被兇手喜愛的原因在於效力強,只需1/500一湯匙的份量就能殺死一個成年人,可謂「殺人一瞬間」,是戰爭時期間諜最愛的暗殺武器。克莉絲蒂曾經將一本小說命名《閃閃發光的氰化物》(Sparkling Cyanide,中文版《魂縈舊恨》)。氰化物也在歷史上最殘暴的惡行中扮演關鍵角色,納粹的奧斯威辛等集中營就是用氰化物製造的毒氣(齊克隆B)處決無辜囚犯。至今在意外中接觸到氰化物的人95%會死亡,如果不幸中了這種毒,即刻提供解毒劑是唯一的救命之道。

魂縈舊恨(克莉絲蒂繁體中文版20週年紀念珍藏62) (電子書)

魂縈舊恨(克莉絲蒂繁體中文版20週年紀念珍藏62) (電子書)

齊克隆B罐頭及簽名的訂單,寫著「用於猶太人安置的材料」,白色碎粒為罐頭內容物。(圖片來源 / wiki

而筆者在本文想深入探討的,是現代人較陌生的番木鱉鹼(strychnine),這是提煉自「馬錢子」種子的生物鹼。它可能是最惡毒的一種毒藥,也是推理小說黃金時代最不可或缺的凶器,或多或少讓推理迷最感到「情有獨鍾」。《毒藥的滋味》整理出與番木鱉鹼有關的文學作品皆舉足輕重,如科幻小說之父H.G.威爾斯的《隱形人》(1897)有主角服用番木鱉鹼作為興奮劑的描述,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長篇小說《四簽名》(1890)、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偵探小說出道作《史岱爾莊謀殺案》(1920)。希區考克在《驚魂記》(1960)安排殺人魔用番木鱉鹼毒死了母親,恐怖小說之王史蒂芬.金獲得愛倫坡獎的《賓士先生》(2014)也使用了這種毒藥。此外,中國宮廷裡的三大毒藥之一「牽機藥」就是番木鱉鹼,因南唐後主李煜被宋太宗趙光義以此藥賜死而聞名。


馬錢子是一種落葉喬木,產於南亞和東南亞等地,種子有毒。(圖片來源 / wiki


番木鱉鹼有明顯的苦味,毒性也略遜氰化物,追求完美犯罪的話實用度並不高,為什麼在推理小說史卻有無與倫比的存在感?原因在於中毒後的反應有強烈的戲劇效果。番木鱉鹼無論是透過注射、吸入或食用,幾分鐘內就會讓人體肌肉開始抽搐、緊繃,尤其下顎和臉部的痙攣,迫使中毒者露出怪異的笑容,被稱為「譏諷的笑容」(sardonic grin)症狀,畫面可怖。

在毒性發作的3-4小時裡,受害者會飽受痙攣與抽搐之苦,肌肉嚴重的反覆收縮,人體會不斷彈起又落下,最終以「角弓反張」姿勢,在肌肉過度勞累無法動彈之下,喪失呼吸機能慘烈死去。「角弓反張」是什麼模樣?我們來看《史岱爾莊謀殺案》的描述:「最後的抽搐使她從床上彈起來,最終她只有後腦勺和腳後跟著地,身體以一種奇異的方式拱起。」番木鱉鹼至今沒有100%有用的解藥,這種折磨被害者好一段時間的毒害方式,過程惡毒,令人生畏,最符合世人心中對於「中毒」的恐懼,也難怪讓小說家們「愛不釋手」。《史岱爾莊謀殺案》出版後在銷售數字上不算亮眼,但對於番木鱉鹼的正確描寫,還獲得《藥學期刊》給予科學層面的讚賞,令克莉絲蒂引以為傲,奠定她往後邁向毒殺天后的基礎。

史岱爾莊謀殺案(克莉絲蒂繁體中文版20週年紀念珍藏17)

史岱爾莊謀殺案(克莉絲蒂繁體中文版20週年紀念珍藏17)


角弓反張(Opisthotonus)是身體向後反折如弓狀的臨床表現。(圖片來源 / wiki


《毒藥的滋味》介紹的番木鱉鹼真實犯罪事件,也極具話題。英俊又高智商的蘇格蘭移民醫師湯瑪斯.尼爾.克里姆(Thomas Neill Cream),在愛丁堡大學念書時,有一位年輕的醫學院同學就叫柯南.道爾。但克里姆並未像未來的道爾走向調查解謎之路,而是變成恐怖的「蘭貝斯毒師」(The Lambeth Poisoner)。

1877至1892年間,這個聲名狼藉的醫師在加拿大、美國與英國以化名毒殺了十人,包含自己的太太,並不斷逃脫嫌疑。他開始作案的時間早於「開膛手傑克」(1888年間犯案)以及美國最早現身的連環殺手「白城魔鬼」霍姆斯醫生(1893年犯案)。根據現代研究,毫無動機、只為殺人而隨意挑選被害者的新型態「隨機殺人犯」很可能來自於克里姆這個時期。他在治安敗壞的倫敦蘭貝斯區大開殺戒,利用醫生身分開藥,讓無戒心的性工作者吞下番木鱉鹼。最後他被送上絞刑台,報告認為克里姆是毒藥狂和虐待狂,而番木鱉鹼的效果最能滿足他的嗜虐心理。值得慶幸的是,如今我們已經沒那麼容易取得這種毒藥。


作者布萊伯瑞在採訪中表示,自己是推理迷,在念書學習化學物質對身體的作用時,就對毒藥產生興趣。當學到新物質,腦中常常會想:這能用來謀殺?如果使用能不被發現?這種「是否有完美的毒藥」的想法,具現為《毒藥的滋味》,書名正是致敬他喜愛的英國作家 P.D.詹姆絲(1920-2014)《死亡的滋味》(A Taste for Death,1986)。他認為大部分讀者應該會對本書感興趣,因為我們都是聽白雪公主和毒蘋果的故事長大,對於「毒」的好奇心已成一種文化。

介紹過許多驚心動魄的案例,布萊伯瑞在書中也揭開兩個迷思。首先「毒亦是藥」,毒藥本身就是純粹的化學物質,雖然會對人體產生傷害,但對人類也益處,差別只在使用方式,我們不需要因發生過的事件而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最精采的案例就是第一章提到的胰島素,一聽到胰島素,大眾的認知是解救糖尿病患者的仙丹,但如果注射過量,其降血糖的特性足以致死。1957年,巴洛太太就是被丈夫肯尼斯.巴洛(Kenneth Barlow)以注射的方式謀害,那位以護理師身分輕鬆取得胰島素的丈夫,甚至大方跟同僚分享:「胰島素能夠進行完美謀殺,因為會溶在血液中不被發現。」

來自植物的著名毒物「毛地黃」與「顛茄」也是經典例子,克莉絲蒂在《死亡約會》(1938)、《赫丘勒的十二道任務》(1947)等作品使用過。這兩種生物鹼的作用正好相反,毛地黃會刺激、強化心臟跳動,而顛茄中的阿托品(Atropine)會抑制心跳和副交感神經。也就是說,它們可以作為彼此的解藥,更在醫學上有廣泛用途,科學家經由研究毛地黃對人體的影響,開發出治療心律不整的強心藥物;而阿托品名列世界衛生組織的基本藥物清單,能對抗沙林毒氣這類有機磷化合物。
死亡約會(克莉絲蒂繁體中文版20週年紀念珍藏19) (電子書)

死亡約會(克莉絲蒂繁體中文版20週年紀念珍藏19) (電子書)

赫丘勒的十二道任務(克莉絲蒂繁體中文版20週年紀念珍藏21) (電子書)

赫丘勒的十二道任務(克莉絲蒂繁體中文版20週年紀念珍藏21) (電子書)

第二個迷思就是,二十世紀科學大為進步,如今毒藥已不太可能躲過檢測,兇手越來越難逃過法網。根據美國疾病預防中心的數據,2019年只有49人被蓄意投毒,佔整體兇殺案不到1%。然而,生活中始終存在唾手可得的毒物,如你家後花園栽種的蓖麻或烏頭;或是,隨著時代演進誕生的嶄新毒物,本書介紹來自核反應爐的「釙210」,毒性比氰化物強上百萬倍,但購買價格是數千萬美元。因此布萊伯瑞認為毒藥這種謀殺手段或許沒落,但永遠不會消失,它們在犯罪推理小說中大顯身手的機會也不會式微。

《毒藥的滋味》溫馨提醒,心懷不軌者切勿抱持僥倖心理,想從本書學到什麼完美犯罪的手段,書末還附上一份表格,註明這11種毒物的症狀與解毒方式。這是一部結合科普、醫學史、真實犯罪與推理小說的傑作,作者時不時加入的幽默口吻,亦令本書讀來引人入勝、難以釋卷。


毒藥的滋味:11種致命分子與使用它們的凶手 (電子書)

毒藥的滋味:11種致命分子與使用它們的凶手 (電子書)


作者簡介

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百萬書評部落客,日韓劇、電影與足球專欄作家。本業為製作超過百本本土推理、奇幻、愛情等類型小說的出版業編輯,成功售出相關電影、電視劇、遊戲之IP版權。並擔任KadoKado百萬小說創作大賞、島田莊司獎、林佛兒獎、完美犯罪讀這本等文學評審,興趣是文化內涵、社會議題的深度觀察。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世間有這麼多的離合聚散,如何在失去中重新學習活著?

生活就是不斷學習面對失去與放下的過程,失去的悲痛難以消化,但也讓我們看清逝者對自己的意義。目送了愈多的人,能帶著遠行的寶藏就愈多,讓我們從不同角度認識死亡,以及死亡帶來的各種課題,該如何面對?

71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