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廖瞇/得要夠輕,才能說出這難以言喻的「我們」──《咦,帽子不見了!》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我猜許有些人讀完《咦,帽子不見了!》可能會說:「然後咧?」「啊這是要講什麼?」這是一個四個小孩去朋友家參加生日派對,朋友爸爸表演魔術把他們的帽子變不見,最後又找回來了的故事。四句話講完,完全沒有教育意義。作者是瑞典作家艾娃‧林斯特,她的前一本書《我的眼淚果醬》,我找了來讀,一樣讀不出半點教育意義。

超讚的。

兩本繪本我都沒讀到教育意義,我讀到的是「朋友」。但這個「朋友」也不是在說「不要讓朋友孤單」、「要懂得面對孤單」、「不要排擠朋友」;或是「小朋友的東西也很重要,大人如果弄丟了要好好面對」。故事本身沒有要傳遞有關教訓、啟示的企圖,就只是透過文字和畫面說著短短的故事,那發生在朋友之間,特別是小孩子的朋友之間,誰跟誰就是比較好,我跟誰誰誰總是在一起,那種曾經歷過童年就會知道的,一種很幽微的關係與感受。


咦,帽子不見了?(林格倫獎得主、《我的眼淚果醬》作者──艾娃‧林斯特代表作)

咦,帽子不見了?(林格倫獎得主、《我的眼淚果醬》作者──艾娃‧林斯特代表作)


在《咦,帽子不見了!》的畫面中,會發現「米雅、湯姆、馬可和我」,總是在一起。他們一起去參加派對,派對中有許多小孩,而他們四個總是在一起。吉姆的爸爸表演從空瓶子抽出餐巾時,許多小孩圍在吉姆爸爸身邊,而「我們」在一旁觀看。幾乎每一頁有出現他們的畫面,「我們」四個總是在一起。

《咦,帽子不見了!》的畫面中,會發現「米雅、湯姆、馬可和我」,總是在一起。《咦,帽子不見了!》的畫面中,會發現「米雅、湯姆、馬可和我」,總是在一起。

吉姆的爸爸表演從空瓶子抽出餐巾時,許多小孩圍在吉姆爸爸身邊,而「我們」在一旁觀看。吉姆的爸爸表演從空瓶子抽出餐巾時,許多小孩圍在吉姆爸爸身邊,而「我們」在一旁觀看。


「我們」想知道他是不是也有辦法將東西變不見。

可是「我們」沒有拿回帽子。

「我們」本來就不喜歡生日派對常出現的那種小小硬硬、凹凸不平的點心。

可是「我們」不喜歡鮮奶油。

說話的是主述者「我」,「我」是蘇菲,蘇菲說「我們」。但我在想,蘇菲說「我們都不喜歡」,真的是四個小孩都不喜歡嗎?還是蘇菲覺得「我們」都不喜歡?當然我不會知道,但我知道「我們」所要表達的是,不是真的都如何如何,而是蘇菲覺得「我們一起」。

《咦,帽子不見了!》帽子真的不見了!「我們」沒有拿回帽子。《咦,帽子不見了!》吉姆的爸爸真的把帽子變不見了!「我們」沒有拿回帽子。

生日派對的隔天《咦,帽子不見了!》生日派對的隔天,日子依然繼續

《咦,帽子不見了!》內頁《咦,帽子不見了!》就是一則這樣,輕輕淡淡的故事。而作者得要夠輕,才能呈現出這種難以言喻卻能明白的「我們」。


在《我的眼淚果醬》裡,蒂蒂、小比和米蘭,沒有跟法蘭克一起。法蘭克覺得很孤單。蒂蒂、小比和米蘭是「他們」。

我不確定我讀到的「我們」與「他們」,是不是作者原本想表達的意圖。但好的故事是這樣,讀者可能從中讀到許多與自己有關的連結。我想起小時候的「我們」與「他們」。這個我們與他們,不是壁壘分明的切割,而是一種自然而然,就是這樣的東西。

然後冬天來了

這裡有米雅、湯姆、馬可和我。

我們聚在一起,就像平常一樣。

結尾是冬天,那麼故事剛開始時是什麼季節呢?那時候他們就戴著毛帽了呢!毛帽是新的,就算不是冬天也要戴,「我們」要一起戴,一起去參加派對。所以當帽子不見了,他們應該很傷心吧?但吉姆的爸爸好像還搞不清楚狀況,「我們」只好說是喔。

 

就是一則這樣,輕輕淡淡的故事。而作者得要夠輕,才能呈現出這種難以言喻卻能明白的「我們」。

我的眼淚果醬(林格倫大獎得主艾娃‧林斯特代表作品) (電子書)

我的眼淚果醬(林格倫大獎得主艾娃‧林斯特代表作品) (電子書)

咦,帽子不見了?(林格倫獎得主、《我的眼淚果醬》作者──艾娃‧林斯特代表作) (電子書)

咦,帽子不見了?(林格倫獎得主、《我的眼淚果醬》作者──艾娃‧林斯特代表作) (電子書)




作者簡介

大學讀了七年,分別是工業產品設計系與新聞系。認為生命所有經歷都影響創作。著有詩集《沒用的東西》;非虛構長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曾獲第二十屆台北文學獎年金,2020年臺灣文學金典獎。

瞇是細細地看,慢慢地想。現以文字為生。

【OKAPI專訪】「真實的去認識一個人吧,然後,再多知道一些。」──專訪廖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世界難民日 難民是一種「狀態」,不是一種身分

    每年的難民數持續增加,加上近期他國戰火衝突不斷,更讓人感覺到「難民」離我們不遠。失去家國的狀態若難以想像,這幾篇文章能帶你入門,畢竟在全球脈動息息相關的今日,我們都無法排除成為難民的可能。

    2501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世界難民日 難民是一種「狀態」,不是一種身分

每年的難民數持續增加,加上近期他國戰火衝突不斷,更讓人感覺到「難民」離我們不遠。失去家國的狀態若難以想像,這幾篇文章能帶你入門,畢竟在全球脈動息息相關的今日,我們都無法排除成為難民的可能。

25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