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主題繪本控】幽默是所有巧妙的總和──拜訪比利時繪本家Klaas Verplancke

  • 字級



經常有人問繪本家有什麼斜槓的?其實,還不如說繪本家通常是什麼正職,然後再斜槓做繪本。我訪問過的繪本家們各個不同,有人從事設計或出版,做書是下班的事;有的很會做菜,可以在畫畫的同時做麵包、熬湯(這些花時間的過程都很像做書);有人因為小孩而做出更符合需求的書,創作出具同理心的作品,因而暢銷全世界。做繪本像是人生的進階版,對生活有了更多體驗後,將知識與情緒抽絲剝繭,輔以媒材與技法,展現給讀者。

住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的克拉斯.魏普朗克(Klaas Verplancke, 1964-)以充滿父愛的《爸爸有一千隻手》Applesauce)在世界各地有20種譯本,打動許多讀者的心。內容是父親用行動向孩子坦承大人的情緒,因而和緩了親子關係中的不安,創作當時,克拉斯的兒子還小,他將滿滿的父愛填在書裡,描述了有壓力的關係並非不美好,反倒因為真情面對而讓一切有轉機,讀者一邊讀也因為自己的經歷獲得慰藉。


比利時繪本家Klaas Verplancke。(攝影 / 賴嘉綾)

爸爸有一千隻手

爸爸有一千隻手


讓大人孩子討論情緒課題的繪本。(圖 / 爸爸有一千隻手)


這次前往拜訪克拉斯的約定,因為他要與兒子午餐而延到傍晚,已經成為運輸船員的兒子依舊是父親心中第一順位,這樣的感覺與看書的感受非常契合。在荷蘭、比利時,Applesauce(蘋果泥)是一種可以有各種吃法的醬料,並非像美式的嬰兒食品或點心,每一家都有自己的作法和配方,當然也會隨著蘋果種類和季節變化酸甜口感,適合佐肉類,也可以沾薯條或做成甜點,準備的過程比果醬簡便,尤其在書裡,孩子形容父親的手指舔起來就像蘋果醬,充滿愛的溫暖與酸甜,感覺很好吃。

他的《小柏想做一件特別的事》(JOT)得到2001年波隆那拉加茲獎的評審特別推薦獎。那年他同時以《頌歌集》(Ozewiezewoze)得到故事類(Fiction)獎,這是一本結集許多童謠並以字母排列的合集,被評審們譽為:有如華麗重現30年代精緻的平面設計,繪者活用字型學與色彩,做了一場大膽的試驗。當然,這些榮譽持續到現在,他幾乎年年來到波隆納童書展,經常受邀為評審,或是擔任幫創作者講評的大師,即使沒有特別任務,也是年輕人請益的對象。





《頌歌集》(Ozewiezewoze)活用字型學與色彩,做了一場大膽的試驗。


克拉斯的工作桌。(攝影 / 賴嘉綾)


他經常在報章雜誌發表單幅社論漫畫,在比利時境內,有大布魯塞爾區、荷語區(佛蘭德斯)、法語區(瓦隆尼亞);長期處於分裂的南北兩大區,使得人們習慣使用自己的權利與懂得權限,創作者敏銳關注社會現象,更善用創作來嘲諷時事。他較早的作品已結集成 The First Klaas Book,收集了大量手繪時期的作品;近期的可以在IG上一窺究竟,如下面這張 The Downfall of Europe's Domacracies,他用一輛下坡時輪子漸漸消失的腳踏車來提醒六月即將進行議會選舉的歐盟走向。他創作的圖像有各種層面,譬如這幾天才發表在《綠色歐洲雜誌》(Green European Journal)的插圖,兩個角色因為頭碰頭而開出花朵,不必文字就令人會心一笑。他的靜態圖像充滿動態思維,所以有部分作品也經由合作夥伴 Arevik d'Or 做成動畫,增添了許多趣味。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Klaas Verplancke (@klaas_verplancke_official)分享的貼文



發表在《綠色歐洲雜誌》的插圖。(圖片來源/ klaas.be


近年受到矚目的是一本關於藝術家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 1898-1967)Magritte's Apple,由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委託繪製。MoMA的這個繪本系列,每一本都是依循藝術家的創作生涯找到背景相近的繪本家完成,已陸續出版了索妮亞.德洛內(Sonia Delaunay)草間彌生、竇加,畢卡索的因為觸及版權問題而銷毀,讀者無緣看見。馬格利特是比利時藝術家,於是邀請一位比利時的繪本家來創作合情合理,但比利時繪本創作者很多啊,出版方找上這位曾經名列2006年安徒生獎決選名單,又18次進入林格倫獎複決名單(可能已經創紀錄了)的繪本家。

比利時深受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加上皇家藝術收藏,古董與鑽石交易,一直是精緻美學,貴族風範,低調奢華的地方。馬格利特從抽象派畫風到超現實,如何將這樣的藝術家介紹給孩子呢?克拉斯首先界定了訴求對象,他要用這本書介紹馬格利特給還不熟悉他的讀者。原本的MoMA版封面採用了九個畫框,分別展示不同主題,也在內容裡鋪陳豐富的想像,以馬格利特為人熟知的綠蘋果、黑高帽、空中石頭等代表元素,也運用分格的排版呼應名畫。後來的英國與法國版封面,則是被改用綠蘋果襯在藍天白雲上。
Magritte’s Apple

Magritte's AppleMOMA版)

Magritte’s Apple

Magritte's Apple(英國版)

儘管已經被大獎提名提到成為日常,他從未稍作喘息,除了出版自己的刊物 BANG!、創作單幅漫畫、國際工作坊與評審工作,也在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授課(他是今年 3x3 magazine 選出的 Educator of the Year)。清晨開始一天的工作,數十年皆如此,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斟酌技巧、媒材和表現方式。他給自己和其他藝術家的建議是:多曝光,讓別人認識你、記得你

曾在廣告公司工作的他舉例,創作者就如同一位汽車銷售員要熟知汽車型號的性能、配備、款式,甚至新舊車款的差異都要讓顧客明白,才能創造業績,沒有經紀人的他有一套別人無法取代的工作模式,他自己更新網頁,只要有新作品就上傳;也投稿知名網站,以2024年3月號《紐約客》雜誌封面為例,他曾經投過近兩百次草稿,才得到這個機會。而且這還是一份十年前的草稿,近期才得到藝術總監回信所完成的彩色改訂版。

他認為,創作者就是要不斷尋找新的合作契機(如雜誌、動畫、外國出版社)。目前他的所有作品,正計劃存放在布魯日的藝術機構裡。他接受本次訪問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已經畫了三十多年了。一開始並非為了要成為繪本作家,而是漸漸成為這樣的人。」但他看起來還只是三十多歲的模樣,繪本創作真是個駐齡的行業。不論是創作繪本,或畫時事諷刺單幅漫畫,前置作業都是很燒腦的過程,而他最享受的就是這個階段。我們來看看這本《國王的金鬍子》(The King's Golden Beard,暫譯)。在下面這段影片中,我們可以讀到畫面解構教學簡易式;使用三角形、平行直線構造出趣味的造型與立體的距離。看似簡單,作法也不難,但是他從艱深的設計立論裡巧妙運用了比例、色塊、視覺的平衡。閱讀他的作品,始終沉迷於畫面獨特的幽默感,就如同許多有經驗的評論人所言:幽默感是一種 yes or no。

The King’’s Golden Beard

The King's Golden Beard


幽默在繪本裡有一種獨特的力量,因為多數繪本都帶著教育功能,但如何讓孩子們容易吸收呢?他認為,這就是所有巧妙的總合。苦難的故事如果帶著幽默,就自然生成希望;說教的故事帶著幽默,就成為習慣的養成;歡樂的故事帶著幽默,就不會只是搞笑;但如何將同理心轉換成幽默,就是創作者的調味料和讀者的品嘗力了。

最後我問:如果可以擁有一種超能力,你會希望是什麼呢?他再次確認什麼超能力呢?我舉例說「如果不用練習就可以成為小提琴家,或是一種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學會的能力」,他再想了想,試圖找出一個適合的字:「是不是可以用compassion(關懷、惻隱之心)這個字,譬如我可以知道讀者讀了我的書之後是怎麼想的。」

也許他覺得我這樣千里迢迢從波隆那又來到安特衛普訪問也是一種奇特的讀者,真不知道在想什麼?!



克拉斯的居家布置典雅,交錯著懷舊古物和極簡風格。(攝影 / 賴嘉綾)



作者簡介

作家、繪本評論人。「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工作室負責人。因為陪伴孩子閱讀,而與繪本結緣,從繪本中學到各種知識,也呼應生活經歷到各種繪本裡。她將手中的繪本變成百科,致力推廣繪本閱讀,籌組讀書會、撰寫專欄、策劃展覽與講座、聯繫國際交流、推動國內繪本創作者接軌國際,從事所有繪本相關活動。曾任金鼎獎、台北市圖好書大家讀、書展基金會書展大獎評審,亞洲Scholastic Picture Book Award主審。2017年由Scholastic Asia贈予繪本大使榮譽。
著有《與圖畫書創作者有約》《動物們的讀書會: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童書遊歷:跨越時間與國界的繪本行旅》《是真的嗎?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2》《什麼這麼好笑?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3》《賴嘉綾的繪本報一報》《懂得欣賞,是件快樂的事!》《神奇的32頁:探訪世界繪本名家創作祕辛》等書,最新作品為《動物們的讀書會II: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4》。
部落格:Too Many PictureBooks
專欄:OKAPI閱讀生活誌「主題繪本控」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警察執法過當挑起敏感神經,美國種族歧視議題如何理解?

日前一名非裔男子遭美國警察執法過當而死亡,進而引起一連串抗議行動,各地示威不斷,人種的歧視與不平等問題又再度成為美國社會爭論的議題。何以一樁執法失當引起如此大的民眾怒火?這些著作中或許可見一絲端倪。

276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