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彭仁郁/愛與痛的孿生本體論──牛津非常短講《愛》與《痛》

  • 字級



愛與痛,被預設為人們終其一生苦苦追尋或奮力逃離的正反兩極。無論是有愛、缺愛,受著苦痛折磨,或成功離苦得樂,人們以全副身心靈沉浸其中,最識箇中滋味的,莫屬身處愛戀天堂或跌落苦痛地獄的靈魂。是以,何須閱讀著名學者論著,來理解自身走過,或正在穿越的生命體驗?問得更直接一點,牛津非常短講系列的《愛》與《痛》,是否能讓諸位擁有一手經驗的當事人更真切地理解,愛與痛在你我生命中展現的姿態,發揮的力道,流變的意義?


▌愛與痛的意符學

《愛》的作者德・索薩(Ronald de Sousa)是專攻情感、認知科學、倫理學等領域的心靈哲學家,《痛》的作者布迪斯(Rob Boddice)是以醫學、科學和情感作為研究對象的歷史學家。兩位學者不約而同地採取近似的書寫策略,首先從概念史出發,整地般盤點了以「西方」為主的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用以命名人生兩大情感狀態的詞彙,接著闡述哲學、心理學、大腦神經生物學等知識論及方法論迥異的學術領域,分別藉何種取徑分析、解釋或詮釋人們極為熟悉、卻難以言詮的存在經驗。因兩位作者自身文化背景和學科訓練,概念史的爬梳不可免俗地回溯至古希臘哲學和基督宗教,而中國、印度等「東方」古文明,以及美洲印第安等少數族群文化中可找到的、溢出西方語詞指涉範疇的近義詞,則被引述作為開啟另類經驗認知的參照。

愛:牛津非常短講011

愛:牛津非常短講011

痛:牛津非常短講012

痛:牛津非常短講012

兩位作者未曾直接言明的是語詞(文化)與經驗(個人)交互形構的意符學。當詞彙從龐雜紛陳、混沌未明的經驗中孕生,意味著人們開始擁有指認特定現象或狀態的文化邏輯和思考框架,也有了據以傳達經驗感受的基礎。然而,主流文化普遍接受的既有詞彙,亦會反過來組織、結構、限縮人們的經驗感知。尚未遭逢詞語的經驗面向,傾向從既已架構好的言說體系羅網中篩落、佚失。

同時閱讀這兩本書,會立刻察覺到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圍繞著「愛」與「痛」各自生成的兩團關聯詞文字雲,在一開始就出現大量交疊,彰顯了此二存在經驗的曖昧性、多向性,及彼此間複雜的交織性。


▌愛的星雲

《愛》的作者,在尚未針對浪漫愛、肉欲愛、友愛、博愛,或具宗教意涵的悲憫大愛做出分類之前,就已經把愛剪碎了隨風吹向大海⋯⋯喔,不,(抱歉,腦中不可控地響起多首學生時代的失戀歌),是即已指出愛中隱含的瘋狂、死亡等悲劇性面向(如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殉情故事),藉以揭示關於愛的諸多謎團。

謎團之一顯現在與愛緊密相連的詞彙正負向皆有之。通常被理解為正向的有同理、憐憫、渴慕、忠貞、歡愉、狂喜;負向的包括占有、嫉妒、束縛、背叛、情殺等;無法直接做出正負向區分的性、愛欲、依附、痴戀、激情,則屬愛的衍伸詞。以愛之名,竟能引發如此天差地遠的意向性、情感狀態和行動,面貌多到模糊難辨。其中,與愛並置的負向情感與精神狀態,更促使人們質問,是否每一種「愛」的宣稱,最終都朝向人們心中追尋的愛?自此,又衍生出愛的真假問題。

究竟該依循何種路徑才可能闡明愛的真貌?學術一點的說法是,是否存在一種或數種最適切的愛的認識論?德・索薩嘗試取徑哲學思辨、大腦神經生物學、文學等視角,切入各種以愛之名而引發的矛盾、弔詭的現象與效應。至於這些迥異的認識論折射出的光線,是否得以彼此加乘,穿透謎團,照亮愛的「真」貌,或最終抽絲剝繭而得的,只能是謎團本身的細部樣貌,留待讀者評斷。


▌痛的星雲

《痛》的作者,開宗明義即指出此概念的模糊性,強調「我們要對付的不是一種沒有時間性的單純機械現象」(頁18),這橫渡生命歷程與存在範疇的複雜身心狀態,使得光是「痛一字不夠用」。與痛纏繞的詞彙,除了容易聯想的受難、悲慟、折磨、懲罰、施虐、苦行、鞭笞之外,亦包括性、愛欲、虔誠、麻醉、同理、聆聽。不論起因是疾病、災難、戰爭、情傷,身體的痛從來不是純粹生理現象(作者舉出的重要案例是,當缺乏傾訴苦痛的對象,疼痛甚至無法被承受重大創傷的主體所感知);反之,靈魂之痛亦可能透過身體展現(像是揪心,肝腸寸斷等,非生理因臟腑感受的形容)。

布迪斯毫不遮掩地批判西方科學主義長久信奉的身心二元論,同時質疑客觀量化疼痛指數的嘗試,也趁機為笛卡兒抱不平,因為後者經常被錯誤地指責為身心二元論的始作俑者。正因為痛的經驗同時包含感覺、感受、情緒、關係、意義、文化等複雜層面,作者認為,不僅是大腦神經生物學、實證科學知識論無法一舉道盡,倘若以醫療專業優先決定哪些苦痛論述或感知具有認識論上的正當性,應被認真對待,哪些純屬子虛烏有,僅需做出表面同理、毋需當真,那麼疼痛的受苦主體便可能再度被專業論述異化。比較值得注意的是,主流醫療知識框架仰賴的實證科學知識論,絕大多數都偏重具有明確生理因的疼痛論述(如大腦神經傳導機制、情緒中樞區位論、基因論),而對於心理因或心理面向則難以認真對待。弔詭的是,「不過是在你腦中」的說法,卻又意指疼痛的感知虛幻飄渺而不值一提。書中以「幻肢疼痛」為例,指出這至今無法從生理機制獲得明確解釋,亦難以用藥物有效控制的特殊疼痛經驗,往往令受單一論述綑綁的醫療專業工作者不知如何進行處遇。主張真正破除身心二元論,正視身心交互性的作者,認為醫療科學認識論須適時讓位給世俗知識論,才可能懂得聆聽、接應受苦主體。


▌愛與痛的孿生星體

「愛」與「痛」兩大星雲,在性愛(包含施虐-受虐快感)、死亡、瘋狂(精神疾病)、受苦、同理等意想不到的場域發生交集。而在相互交疊的區域中,發出最耀眼星光的是 Passion(英文)/Passio(拉丁文),這個字詞同時具有受苦、強烈情感的意涵。

基督宗教信仰中,耶穌為救贖世人之罪,甘願遭受鞭笞、苦刑,被釘在十架上,死後被埋葬,第三日從死者中復活的整個受難過程,用的就是 Passion/Passio 這個字。基督無垠大愛的展現方式,恰好證成了愛(激情)與痛(受難)的一體兩面:對人類懷抱極致情感而甘願捨身,以人子血肉之軀親歷凌辱炙痛和死亡煉獄,始能換取所有罪人與父神的和解,令世人得享平安。如此,Passion不只是激情與受難重合的時刻,一方面,挑起了愛與犧牲之間糾結張力的疑竇,另一方面,亦將罪愆、和好(和解)、修復等,嵌在人際或群際重大暴力衝突後的關係重建、人類集體未來性等,極具當代意涵的關鍵議題,帶進了反思的視野。

從神的高度下降到人的尺度,兩位作者亦十分有默契地提到16世紀天主教神祕主義者聖德瑞莎(或聖女大德蘭)的宗教狂喜經驗。「天使將矛從她的內臟中拔出來時,她『因為神偉大的愛而徹底燃燒。那樣的疼痛實在無比尖銳,我忍不住呻吟了好幾次;由劇烈疼痛帶來的甜蜜感受是如此強烈,任何人都不可能想失去它』。」(引自《痛》第六章〈疼痛作為一種快樂〉,頁116-117)大德蘭在虔敬默禱、與神合一的狂喜中,同時經驗到極度痛苦與甜蜜,這描繪「神愛」的見證,幾乎與性高潮的身體感受無異,引人無盡遐想。


聖女大德蘭(Teresa de Ávila,1515-1582)最為人所知的是祈禱時的神祕經驗。她在神魂超拔的時候,內心猶如被天主的愛所穿透。(圖 / wiki

17世紀天主教會為大德蘭封聖,認證了她神蹟體驗的真實性,某種程度亦肯認了與神合一的渴慕之中含有的肉身性,不僅不應受到譴責,甚至為當時神學教義所推崇。人神交會的極致之愛,顯然超越了任何外顯性別框架,甘願將一己生命全部交托給超越思想可及、意志可控範圍的至高他者,是對不可知的無限的全然信任之內,湧現了不可預期、毫無保留的全然接納的若狂欣喜。或許,非得這般極致苦樂的同在,才能得以跳脫,或至少懸置慣常語言、概念所內建的線性因果邏輯和工具性交換價值,開闢非比尋常的、理解愛的路徑。

只是,作為精神分析學徒,讀畢二書,不免稍稍感到惋惜。愛與死,苦痛與歡愉,依戀與瘋狂,都是精神分析的經典主題。雖然兩位作者都約略提及精神分析對於歇斯底里症、施虐-受虐癖等愛痛交織的「症候群」的解析,卻也忽略了佛洛伊德大概是繼尼采之後,反覆探究愛欲(連結的欲望)和死欲(毀滅、斷裂的衝動)之間永恆對峙、纏繞、循環的理論家。但這毋寧跟這套書系設定是給初入門的讀者有很大的關係,或許對作者及主編而言,精神分析是屬於另一個知識和實踐宇宙的存在。

回到本文最初的詰問,各位同為「愛」與「痛」局內人的讀者,閱讀這兩本書,究竟對我們理解自身存在經驗有何幫助?面臨重大生命課題,知識確實不一定能指點迷津。就算是心靈成長類書籍,往往只能是徬徨無依心靈的浮木,有時是雞肋。然而,閱讀不同學派知識生產者如何開闢思考生命難題的蹊徑本身,或能發生某種「去中心化」的效果,發現被謎團困住的自己,原來並不孤單。


21世紀的人生難題:憂鬱‧焦慮‧藥‧迷信‧愛‧痛(牛津非常短講II)

21世紀的人生難題:憂鬱‧焦慮‧藥‧迷信‧愛‧痛(牛津非常短講II)

21世紀的人生難題:憂鬱‧焦慮‧藥‧迷信‧愛‧痛(牛津非常短講II) (電子書)

21世紀的人生難題:憂鬱‧焦慮‧藥‧迷信‧愛‧痛(牛津非常短講II) (電子書)




作者簡介

巴黎狄德羅大學心理病理暨精神分析學博士。法國分析空間學會認證之精神分析師。博論於2007年獲法國「研究世界」獎後,改寫為專書《亂倫試煉》(PUF, 2009)。嘗試探討精神分析之當代性、人為暴力創傷與療癒。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韓國反映社會現實的小說風潮漸漸吹起,這些作品你讀過了嗎?

光州事件、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南北韓的對峙......多本南韓文學題材緊貼時代脈絡,探討社會的真實面,這些優秀的作品/作家你認識了嗎?

57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