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2012閱讀觀察】黃威融:我們不缺情報,缺的是有想法的內容

  • 字級


2012閱讀觀察BANNER


日常小事,才是眾人有共識的大事?我們從另一個人的愛好分享、生活體驗,感受到自已的渴望與需求。2012年,許多個人在生活層面看似微小而私我的定義、刻度,透過書本文字引發共鳴,成為大眾深刻感受的集體共識。他人的經驗感觸,成就了我們過得還不錯的一年……關於那些我們感受到,卻說不清、道不盡的,就讓幾位資深編輯人為我們發聲。

小日子享生活誌 12月號/2012 第8期
小日子享生活誌 12月號/2012 第8期
〔年度出版趨勢觀察|04〕
出版品|《小日子享生活誌

做哪些事會讓你愉悅?聽一首樂曲、品嘗一杯咖啡、享受一頓早餐、展開一段旅行…?《小日子》用微小但誠摯的心意,帶你尋獲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

文╱
黃威融(《小日子》編輯總監)

Q1. 請談談當初創辦《小日子》的想法,以及你會怎麼定義《小日子》?
黃威融:創辦《小日子》之前我擔任《Shopping Design》的總編輯(2006-2011),根據我的觀察,2000-2010年是台灣社會最關心設計的十年,接下來人們還是會關心設計,但是不會局限在產品設計、空間設計、平面設計……,人們關心設計的領域會擴大,「生活風格」議題會是下一階段的內容重點,因此我們把《小日子》定位是個「Life Design Magazine 」,它還是關注設計議題和產品,但是包含更多生活風格的主題。

所謂「小日子」的定義,重點是「小」在此時此地的意義,我們以為所謂的「小」, 是相對於台灣社會熱切追求的「大」,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個人風格強烈的小店(食堂、咖啡館、雜貨鋪……),我們在封面用了這個法文字——「C’est si bon」,用英文來說就是「 It’s so good」,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如此美好」。

Q2. 您如何選定每期《小日子》的主題?
小日子享生活誌 11月號/2012 第7期
小日子享生活誌 11月號/2012 第7期
黃威融:我們一開始設定《小日子》的主要內容是這:懂設計.吃美食.愛旅行.聊建築.聽音樂.看電影,發生在這五個領域有意思的題目就是我們的主題。

這五個領域其實就是「生活風格」這個大主題下的子題,生活風格當然不只這五個,在第一個階段先以這五個為主。四月號的封面故事是早餐(美食),六月是城市村落(建築和空間設計),七月是旅館(旅行),八月是咖啡館畫作和藝術品(空間設計),九月是回家吃飯(美食),十月是日常生活需要音樂(音樂),十一月是杯碗盤(設計),十二月是咖啡(美食)。

每一期前頭的一件事的主題分佈,也透露了我們的選題策略。

Q3.今年有許多生活誌創刊(如《日日》、《練習雜誌》、《SENSE》…等),請問您如何觀察這波出版現象?
黃威融:這是因為台灣太缺生活風格的內容了,我們並不缺生活情報類資訊,缺的是有想法的生活風格讀物——有想法指的是從題目設定、切入點、圖文構成、敘事設定……都有想法。我不清楚其它刊物為何湊巧都在今年創刊,過去幾年我已經看到大雜誌們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這一兩年大型雜誌的銷售量不如從前,但是讀者對吃喝玩樂的需求愈來愈高,對我來說這就是很好的進場時機點。

此外,過去幾年我因為前往台灣各地採訪或認識許多「 小單位」的朋友,他們的創造力和爆發力深深打動和鼓舞了我, 例如一大堆有獨特想法的自創品牌工作者,例如各地投入老房子經營的朋友,例如本地獨立樂團和影像工作的創作者……,他們的才華和工作方式,讓我覺得應該可以嘗試用比較小而獨立的方式來作雜誌。

Q4.今後的《小日子》會朝什麼方向前進?
黃威融:從2012年四月創刊至今,我們覺得自己的方向是對的,不過在呈現的執行技巧上還是有一些不夠好的地方,需要改進。

所謂方向對的意思,我們就是繼續策劃生活風格世界的故事主題,最需要改進的地方試舉一例,我們的內容常常太滿了,太滿會造成擺盤的空間感被壓縮,不夠自在。雜誌內容之外,我們會舉辦更多和讀者互動的活動,好比說這幾個固定在台北華山別境的演講分享,歡迎大家來跟我們認識。

Q5. 請給還沒看過《小日子》的讀者一個閱讀的理由。

黃威融:如果你喜歡台灣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情調,你一定要翻翻《小日子》。我們用相對清新的編輯手法,邀請有個性的寫手和內部編輯們一起做出內容。創辦《小日子》之後,和一些中國的讀者朋友互動,他們對於台灣能夠孕育出這樣形態的雜誌感到好奇和喜悅,對他們來說,這是本很有台灣特殊風景味道的內容物,如果過去一年你還沒有發現我們,請你不要再蹉跎了,我們一本只賣100元,很多地方都買得到。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