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與疫共存的時代,如何重新看待瘟疫與人類的距離?導讀《瘟疫與文明:人類疾病大歷史》

  • 字級



台灣疫情指揮中心於2023年五月解散,台灣社會正式邁入了與 COVID-19 共存的新生活。回顧三年疫情,我們的生活從戰戰兢兢到淡定共存,COVID-19病毒從危險敵人到最熟悉的他者,您是否好奇以前人們是如何面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傳染病?

有別於多數傳染病史著作以人類的觀點來看待瘟疫,《瘟疫與文明:人類疾病大歷史》從生態的角度,強調人與微生物皆為自然的一份子,輔以基因體學與演化學的資料,重新書寫傳染病的歷史。

作者凱爾.哈珀(Kyle Harper)的學術訓練多在人文領域,但此書充分展現他的跨領域研究能力。他取得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之後,任教於奧克拉荷馬大學,他的專長是古羅馬帝國歷史,令我佩服的是,他的學術訓練不僅無礙於他對生醫研究文獻的援引與解讀,這本書的新穎洞見反倒打破人文與科學的疆界,不但提供讀者從歷史反思「人—疾病—環境」的新視野,也為作者獲得無數獎項的肯定。

此書給我有點相見恨晚的感慨。我還記得準備醫師國考時,必須將每種會導致人類身體不適甚至死亡的微生物與寄生蟲記熟,不但要熟記它們導致人類疾病的機制,乃至於它們身上有幾根毛、遺傳物質、與外殼性質。我不禁感嘆,當時如果有這本書,我對那些病菌、寄生蟲與病媒的形象會更生動,而非死記硬背。

本書於導論即揭示以宏觀視野來闡述微生物與傳染病的歷史。作者在全球史鉅著《瘟疫與人》《槍炮、病菌與鋼鐵》《哥倫布大交換》的基礎上,別出心裁地納入演化的概念,在時間與空間上拓展了傳染病史的討論範疇。演化本身就是物種群體變遷的歷史,以達爾文的演化論來說,我們視為科技文明的醫療、藥物與公共衛生,正是人類直接或間接介入病菌演化的活動,加上人們的社會、政治與經濟活動,使得人類與微生物共同演化。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25週年暢銷紀念版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25週年暢銷紀念版

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

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

在研究材料上,作者靈活運用了基因體研究文獻。囿於人社研究與生醫研究迥異的知識生產與專業訓練模式,一般人社學者不常也不太敢使用的自然科學文獻,然而,倘若缺少微生物的基因體研究成果作為證據,作者難以論證人類、微生物與瘟疫的共同演化。這本書的最大亮點便是將歷史學結合基因體學,指出以歷史檔案研究為主的醫療公衛史之不足。

本書為通史式的編寫,始於史前時代終於21世紀的COVID-19疫情,依著歷史時序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史前人類與微生物的互動,作者透過考古與古微生物基因體研究成果,指出用火對人類文明和微生物演化的巨大影響,懂得用火讓人類克服生活環境的限制,也讓原本咸少移動的微生物隨著人類在地表的遷徙,擴散出原有的盛行地區。第二部分則是農耕時代的傳染病,隨著人類掌握動植物的養育技術,群聚定居模式也影響微生物的演化和疾病型態,人畜共通疾病、飛沫與糞口傳播疾病大肆流行,作者慧黠地指出,農耕時代人類得要開始煩惱人與排泄物之間的距離,因此,衛生設施與行為規範成為人類因應傳染病而生的文明產物(見第四章)。

隨著時代演進,人類社會型態愈趨複雜,歐洲帝國興起後對殖民地的統治,再次掀起人與微生物在地理上的大規模移動。第三部分重新審視既有的熱帶醫學史研究,透過晚近基因體學研究成果,作者糾正以往常見的「處女地假說」,指出主流歷史描述1492年「哥倫布大交換」將天花與梅毒雙向傳播到歐美洲兩大陸,預設了在此之前歐洲大陸不存在梅毒病原體、美洲大陸也沒有天花病毒,因此,兩地人們對於彼此常見的疾病沒有免疫力。然而,根據基因證據,梅毒螺旋菌在1492年之前已存在歐洲,且能追溯到10-15世紀之間的共同祖先;基因研究也指出,天花病毒適應人類的過程有其階段性且時間不到兩千年,現代常見且致死率高的天花病毒株是16世紀才出現,究竟1490年代美洲人們遭逢天花性質為何,仍是個謎團(見第七章)。

第四部分跟COVID-19疫情最為相關,聚焦於全球化脈絡下的現代國家,如何透過現代醫學與公衛政策來防治傳染病。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目前常見的「pandemic」是在19世紀南亞的霍亂全球流行之後,才有了「全球大流行」的字義,否則,這個詞的希臘文字根是「所有」(pan-)「人民」(demic)的意思,跟流行病(epidemic)同義,沒有「全球」的空間概念(見第11章)。

本書仍有值得檢討之處。作者常用最高級形容詞來描述史事,顯得有些武斷,但此現象也反映了作者樂觀地深信自然科學文獻。的確,從演化與基因研究審視瘟疫的歷史,我們能檢視歷史檔案裡紀錄者的主觀意見與倖存者偏誤,但近年來科技與社會研究已揭示科學知識的客觀中立也是一種意識形態,科學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仍受社會文化影響,醫療史家羅森伯格(Charles Rosenberg)也指出疾病須被人們正視其嚴重性,社會才會提出相應的防疫措施。因此,過度依賴演化與基因的研究成果,將會簡化了框構疾病過程的社會文化因素,甚至忽略了前人面對、忖度與應變未知疾病的努力。

總的來說,此書中譯本的出版對於邁入與疫共存不久的台灣社會,正是時候。誠如作者所言:「地球就是一個微生物的世界。至於人類,只是剛好活在其中」(頁40),人與微生物在不斷的相遇之中共同演化,瘟疫雖不可避免,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多元視角,從人類過去面對傳染病的經驗,汲取迎向未知疾病的智慧與勇氣。

瘟疫與文明:人類疾病大歷史

瘟疫與文明:人類疾病大歷史

 


陳柏勳
中西醫師,畢業於長庚大學中西醫雙主修,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前任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中醫科醫師,現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中心博士候選人,關注傳統醫藥與現代社會的互動。


 延伸閱讀 

大疫年紀事(史上第一部瘟疫文學,歐洲小說之父丹尼爾‧狄福融合紀實與想像之震撼作品)

大疫年紀事(史上第一部瘟疫文學,歐洲小說之父丹尼爾‧狄福融合紀實與想像之震撼作品)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

免疫解碼:免疫科學的最新發現,未來醫療的生死關鍵

免疫解碼:免疫科學的最新發現,未來醫療的生死關鍵

共病時代:醫師、獸醫師、生態學家如何合力對抗新世代的健康難題

共病時代:醫師、獸醫師、生態學家如何合力對抗新世代的健康難題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2019布克獎選出雙得主!得主之一的瑪格麗特.愛特伍作品魅力何在?

《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是我閱讀時最艱難的體驗,當然,傑出的作家才能讓你為書中的虛構人物感到擔憂和痛苦,但這本書裡的情節如此逼人而來,讀之令人坐立不安。

178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