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小歇3分鐘3-Minute Reading

個人意見:劉墉的《我們靠自己》像包著糖衣的健素糖

  • 字級




劉墉的《我們靠自己》是本寓言故事集,小故事、搭上他的水墨畫,跟我不懂為何要有的中英對照(可能是想讓讀的人還有學英文的附加價值吧)。本書讀起來,有點像長輩會在Line上轉傳的那種,來源不明的警世故事。

本書的「易讀性」很高,簡簡單單的寓言故事,講直白的大道理,任何喜歡被教訓的人,在本書裡都可以找到滿滿的教訓。劉墉說起來也是雞湯書祖師爺,在輕薄短小的現代,出了這本寓言故事集。故事都很明白,要講的道理也一看就懂,儘管裡面有兔子、有斑馬、有獵鷹和小草,但很多故事本身根基奠定在大人的俗世裡,不是給小孩看的。

我們靠自己(圖文繪本、中英對照)

我們靠自己(圖文繪本、中英對照)

小孩看了封面圖兔子跟獵鷹那篇,只怕晚上要作惡夢,被獵鷹抓住的兔子,出賣鄰居田鼠未果,最後被獵鷹啄去了眼睛獻給獵人,當然有些涵義,只是這不是寫給小孩看的故事,寫給小孩看的故事不是不能有暴力或悲傷,而是,大人的洞明世事有兩種結果,一種是開闊,一種是奸猾,兔子與獵鷹很顯然的,是一個奸猾的悲劇。

如果整本書都是奸猾的悲劇我也能欣賞,因為那讓人明白社會事嘛(想起他的《我不是教你詐》),但劉墉的作品在所謂社會事上,其實與現代的社會精神是不太相符的,書的基底也許是一個長輩,經歷人生所獲得的人生經歷、甚至智慧,但是長輩的經歷未必適用於每個人,篇篇都是教化的口吻,與當代的需求有落差,現在人需要的不是說教,而是陪伴,當代的雞湯讀者少鹽少油,只求清淡陪伴,不求藥效了,現代重視的自癒在這本書裡是少見的。

書除了文字和情節內容,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對讀者說話的角度,之前讀的雞湯書儘管未必合胃口,但多半是平輩間的互相理解,互相分享,《我們靠自己》則有一種揮之不去的俯視角度。這可能也是寓言故事這個類型的基礎,想用巧妙的方式去勸說別人「讓被勸的人自己思考」,但還是勸了,要勸說別人,弄得不好,有時難免就有一種把自己放在別人之上的角度,所以本書最具有一貫性的,就在這個說話的角度上。

寫寓言故事最困難的點,其實是「故事」,要寓的言反正人世間不脫那幾個大道理,開篇的蝸牛母子對話帶出書名《我們靠自己》,是超級意料之內的事情。故事如果不夠引人入勝,那麼寓言就無法順利地被帶入讀者的腦海,更有甚者,如果故事不夠精彩,但只會得到滿滿的說教意味,少去了聽故事的單純興味,前言裡說到星雲大師在廟口演講,講故事時人群聚集,講道理時人群漸漸散去,但如果發現故事也只是道理,不知道人會不會直接走光。

《我們靠自己》有點像包著糖衣的健素糖(誰還記得這個),薄薄的糖衣,是那麼的易融,裡面讓人皺眉的倒也不見得就是良藥,而是滿滿的「我是為你好」。

我們靠自己(圖文繪本、中英對照) (電子書)

我們靠自己(圖文繪本、中英對照) (電子書)

 

※本篇文章由作者個人創作授權刊登※


 \\ 個人意見的生死雞湯閱讀 //
生與死,和這兩者之間的事。個人意見全新主題專欄每週更新!
按下方作者追蹤按鈕(須登入),更新通知不漏讀!

00.在生與死之間,我們只能想辦法過得好一點
01.湯裡已有真雞,為何還要加雞湯粉?──讀黃山料《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
02.不是心靈雞湯,而是心靈維他命──讀Peter Su《你的不快樂,是花了太多時間在乎,不在乎你的人和事》
03.青春期的成長之痛──讀不朽《想把餘生的溫柔都給你》
04.與其高喊「愛自己」,不如定期定額投資ETF──讀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
05.雞湯書的力量來自於讀者,需要自己活過讀來方有滋味。──讀肆一《即使孤獨前行,你也要燦爛自己》


作者簡介

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以藝術投資為興趣,時尚評論部落格「個人意見」格主。著有《個人意見之品味教學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指南》《個人意見之愛情寶鑑》以及《個人意見之完美的任性》。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不/宜讀指南】兒童不宜.有些繪本長大才懂

    我們對童話的想像往往是「從此王子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可你曾讀過「非正面結局」的童話故事嗎?暗黑、血腥、暴力、惡毒,接著我們往往就預設結局會「好起來」,但如果沒有呢?許多童話繪本便選擇了這樣的結局──好人最後死了、殺人者逍遙法外、親人之間互相傷害......等,真槍實彈在孩童面前上演──這世上「好心不一定有好報,惡人不一定會死掉」,看似「兒童不宜」,但以暗黑現實面來協助兒童建立成長過程中理解、接觸真實社會的秩序,或許反而是最好的「護身寶劍」。

    3960 2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不/宜讀指南】兒童不宜.有些繪本長大才懂

我們對童話的想像往往是「從此王子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可你曾讀過「非正面結局」的童話故事嗎?暗黑、血腥、暴力、惡毒,接著我們往往就預設結局會「好起來」,但如果沒有呢?許多童話繪本便選擇了這樣的結局──好人最後死了、殺人者逍遙法外、親人之間互相傷害......等,真槍實彈在孩童面前上演──這世上「好心不一定有好報,惡人不一定會死掉」,看似「兒童不宜」,但以暗黑現實面來協助兒童建立成長過程中理解、接觸真實社會的秩序,或許反而是最好的「護身寶劍」。

3960 2